摘要: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创新;认识;营造;开展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确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中小学生加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并掌握其一般规律,以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
二、创新教育的开展是形式需要、课改要求
创新教育是面向未来、对人才提出的一种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教育理念。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研究和解决教育中如何开发人的创新潜能为宗旨。教育学生开展创新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超越现有知识与发展水平。
为此,创新教育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发表和坚持己见、乐于标新立异、耐心听取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与批评、有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良好心态等等。大量的调查和研究表明,这些个性品质在具有创造性人才,如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等人的身上都表现得十分明显。而且正是这些品质才使他们的创新和创造成功有了可靠的保证。虽然过去我们也一直在提倡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但由于考试的影响,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和考核都对实施创新教育起了不良的影响。
教师往往精心设计的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很难达到实际的教学效果。通常是开开心心地进行了一个阶段,但由于应付考试,所以教师又不得不重新给学生补课,进行一套套的应试考试讲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养成创新学习所需的人格品质,自然就谈不上能成功地开展创新学习。
新的课程要求和评价为实施创新教育搭建了平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实施强调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营造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我们应该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又不可忽视的。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创新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丰富和提高自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3.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教师要扩展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结构、扩大视野,真正提高学生素质。
四、数学创新教育的内容与培养
1.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
在教学数学知识时,我们通过有关的实际例子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和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学生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
数学中的组合原理(C3=3,C30=435)说明一个人涉猎知识越多,知识面就越广,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和创新能力就越强。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学习更多、更全面的数学知识,为将来的创新活动奠定扎实的数学功底。学生在接受教育和获取知识的同时要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2.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若能教师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和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那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我们应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模式;要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和总结规律。
在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解题后,还要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想象,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解题教学,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同时还要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归类鉴别等等。学生在运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也就掌握了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4.开发情感智力教育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后盾。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要具有像爱迪生发明灯丝那样的坚定信念。在“问题数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气魄,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错析教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的取长补短。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中学 551700)
论文作者:曾力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创新精神论文; 能力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2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