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金 鑫
论文摘要:
本文从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重要性出发,给出了目前阅读教学应该注意的两点,给教师以启发,提升阅读教学的时效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同样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其中的有感情绝非是老师或学生完全个性的释放以进行二度创作,而是在理性深入了解课本内容后,尽可能地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原文章的本色,通过正确处理停顿、语调、语气,再现文本内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里的读书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紧密相连,从过去和现在的阅读教学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过于古板和落后,比如课堂上,一段感人至深的话语,经由学生口中道来,平淡无奇,甚而有念读、唱读之势,老师可能原有的一腔激情,顿遭瓢泼冰雨……针对这种语文教学弊端,我想就此谈谈自己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看法。
一、小学语文阅读现状
1、重视程度不够。
小学教育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自主意识薄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但是,由于大多数教师走不出传统教学的观念,教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不够重视,学生只是单纯地理解阅读为"读"的含义,不了解阅读的真正内涵。学生读书只是泛泛而读,对于课文中的感情色彩并不了解,导致学生阅读的基调很平淡无奇,毫无新意。汉语是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内容中涵盖大量的知识和历史色彩,如果学生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去读一篇课文或者古诗,又怎么能够感受到汉语的无穷奥秘呢?
2、阅读时间不足。
由于小学生自觉性不强,学生家长监督力度不够,小学生语文阅读时间只局限于课堂,缺少锻炼机会。有的学生为了敷衍教师,很快地将一篇课文读完,达不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3、心理阻碍作用。
学生大部分的生活区域是学校和家庭,家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很大。大多数时间,学生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很少在家,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导致有些学生胆小、羞怯,不敢大声说话。在教师要求学生单独起来阅读课文之时,学生害怕被同学笑话,不敢大声阅读课文,或者直接保持沉默,致使教师教学难以进行,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得不到锻炼。
4、阅读方法单调。
由于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对于新课程还不够熟悉,在教学方面大部分思路是根据传统教学方法制订教学方案的。对于学生阅读的教学,教师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方法显得单调、枯燥,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为了背诵课文才去阅读,使得学生阅读效果不明显,阅读课文毫无感情,无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二、重视阅读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是学生阅读训练的基础阶段,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及交际领会能力的锻炼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感受
阅读的文章大多都是作者在生活的感触下写出来的,从阅读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做文章时的感触,继而从这种感触中发现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小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对于社会的一些现象缺乏一些了解,通过阅读中对社会的描述,加深他们对社会的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语文的阅读就好像一幅画面,为这些还没走出学校的孩子们展示社会的场景,进而触发他们的心灵,这是其他学科的教育不可比拟的。
2、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阅读中的一些问题是不同于数学中的问题的,对于阅读来说,不同的时期总能从中发现不同的含义,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见解,这就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从阅读中可以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不断创新,这对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有利的。
3、倡导正确人生价值
现代社会物质不断膨胀,许多人的价值观发张变化甚至扭曲,而小学生正是善于模仿的年龄,很容易被错误的社会现象误导。教师可以从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让他们与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不良现象区分开来。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总是的两个注意点
1、质疑探究,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阅读训练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质疑探究”情境,要有意识设置恰当的有意义的问题悬念,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意愿,将传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学会大胆提问,提出独到的见解,敢于反驳其他同学的意见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时候教师的鼓励、肯定和引导是相当重要的。对于学生而言,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反驳他人的见解比一味的赞同更有讨论空间。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怀疑、反驳、批评、感叹,即使不一定正确,但只要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主动探索,都是难能可贵的,值得提倡和表扬,就怕的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此外,在阅读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浏览相关的书籍报刊,或通过网络查阅相关的资料,让学生从中发现多种答案和新的问题,鼓励学生把各种各样的答案和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再比较异同,得出一种满意的答案,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小学生心中的迷团就会自然消散,阅读课堂才会更有实效,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可以得到充分提高。教师要在课堂中积极鼓励学生质疑,让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它是人脑在已有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我认为以下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可行的。
创设情景帮助学生联想。在引导学生想象时,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插图,课文和插图强调的重点不同,插图强调的是局部,课文强调的是整体,所以让学生在阅读时将课文和插图对比起来,获得有关的表象和意境,进行创造想象,这样不但丰富了画面描述的情节,而且加深了对课文的熟练程度。
引导学生想象课文中的画面。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才能使他们在头脑里想象出一幅幅画面。小学课文中,许多是描绘山水风光的,也有很多是写景状物的。例如二年级下册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就是描写春天的美景的,教学时,教师特别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诗中的画面,才能感悟作者笔下的美好春光。
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展开想。在课文中往往有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对于他们的语言、动作、表情,作者有细致入微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让学生在品读同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在脑海里放一场电影,人物形象便栩栩如生地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这样也让阅读教学更富有实效性。
总之,在课堂教学阅读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发挥‘导’的作用,把学生引入主动阅读的状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就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借助榜样的力量,以点带面,学生之间相互帮助,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建志谈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改策略《福建教育》 2000 第10期
[2]陈景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吉林教育:综合》 2009 第7期
论文作者:金鑫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教师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能力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7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