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糖尿病患者合理应用降糖药物的有效方法论文_朱丽琼

张家界市人民医院 湖南张家界 427000

【摘 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合理应用降糖药物的有效方法,供糖尿病患者参考选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进行的糖尿病患者12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其临床资料和降糖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服用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使用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程越长,胰岛素的使用率越高。结论:选择合理有效的降糖药物对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控制有重要作用,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比单用口服降糖药效果更佳,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糖尿病;降糖药物;方法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作用障碍或者胰岛素分泌缺陷导致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该疾病的主要特征。长期代谢紊乱与持续高血糖等可造成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1]。本文主要分析糖尿病患者合理应用降糖药物的有效方法,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的对象是2014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患者60例,其中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67.2±5.1)岁,病程在3年以下的患者有13例,病程在3年-5年的患者有17例,病程在5年-10年的患者有21例,病程在10年以上的患者有9例,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有2例,2型糖尿病患者有58例;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68.1±4.9)岁,病程在3年以下的患者有12例,病程在3年-5年的患者有18例,病程在5年-10年的患者有20例,病程在10年以上的患者有10例,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有1例,2型糖尿病患者有59例。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2]

对照组主要采用单服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主要包括磺脲类、双胍类或阿卡波糖,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或者个人喜好选择口服药物,也可以联合使用两种口服药物,在饭前半小时或餐时服药,每天2-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胰岛素用法:剂量<30U,早餐前注射30-50U,早餐前用量为2/3,晚餐前用量为1/3,剂量>50U。先用短效胰岛素分4次餐前注射,血糖调整稳定后再按剂量分2-3次餐前注射,之后依据血糖值调整胰岛素用量。

1.3评定标准[3]

按照统一评定标准,疗效评为显效、好转、无效。显效:空腹状态下血糖含量低于6.1 m mol.L-1,餐后2小时血糖含量低于8.0 m mol.L-1,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6.2%,为显效;好转:空腹状态下血糖含量低于7.0 m mol.L-1,餐后2小时血糖含量低于10.0 m mol.L-1,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高于6.2%,低于8.0%,为好转;无效:空腹状态下血糖含量高于7.0 m mol.L-1,餐后2小时血糖含量高于10.0 m mol.L-1,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高于8%,为无效。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两组数据的组间差距用X²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对比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4]。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2.1疗效对比

治疗一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疗效,观察组显效42例,对照组显效35例,观察组比对照组多约12%;观察组好转16例,对照组好转14例,观察组比对照组多约3.34%;观察组无效仅2例,对照组无效11例,观察组比对照组少约15%。2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总效率比对照组高约23%。比较2组患者疗效统计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²=16.3947,P<0.05)。详见表1。

2.2药物治疗方式与病程关系对比

观察组患者服用口服药加胰岛素进行治疗,并且在用药期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节用药,结果发现,病程在3年以下的13例患者中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占23.08%,病程在3年-5年的患者中有17例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占29.41%,病程在5年-10年的患者中有21例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占47.62%,病程在10年以上的患者中有9例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占100%。从患者的用药期间的情况可以看出,病程越长的患者胰岛素使用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15.9614,P<0.05)。

3.讨论

目前临床上缺乏治愈糖尿病的有效药物,一般治疗上以维持血糖稳定为标准,另外,良好的预防也很重要。对于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及时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教育,还要介绍血糖和尿糖的自我监测方法,降糖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5]。糖尿病患者还要特别注意饮食,构建合理的饮食结构,控制好蛋白质的摄入量,病情严重的糖尿病患者,要少食水果,避免水果中的果糖和葡萄糖造成机体内血糖升高,还要控制糖分和盐分的摄入,盐分摄入过多会促进食物的消化,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从而造成患者血糖浓度升高,加重病情。另外,有吸烟饮酒习惯的糖尿病患者要戒除烟酒,烟酒会导致糖尿病患者病情失去控制,影响患者健康。

本研究中,分别给予2组患者口服降糖药、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对比结果发现,对照组总效率为73.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16.3947,P<0.05),另外,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使用胰岛素的比重相应增加,3年以下患者使用率为23.08%,3年-5年的患者使用率为29.41%,5年-10年的患者使用率为47.62%,10年以上的患者使用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15.9614,P<0.05)。

综上所述,两种治疗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均有效果,但是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控制患者血糖,减少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邹春鹏,金慧佩,黄品同.应变-血压指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中型动脉弹性的初步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3,19(7):572-575.

[2]吴玉苗,杨苛君.对上海市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的思考[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7(01):38-39.

[3]李彬,傅汉菁,袁申元.北京市15个城区社区3297例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治疗现状的调查:北京社区糖尿病研究[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1,10(11):796-800.

[4]江学容,成小蔓.国家基本药物中口服降糖药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12):1021-1024.

[5]邹春鹏,吴笑英,黄品同.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3,19(3):212-215.

论文作者:朱丽琼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  ;  ;  ;  ;  ;  ;  ;  

浅析糖尿病患者合理应用降糖药物的有效方法论文_朱丽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