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商业元素与传统街区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重构&以北京东直门街(桂街)环境规划设计为例_建筑论文

当代商业元素与传统街区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重构&以北京东直门街(桂街)环境规划设计为例_建筑论文

传统街区中当代商业元素与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重构——以北京东直门内大街(簋街)环境规划设计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街区论文,北京论文,历史文化论文,规划设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TU984.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739X(2009)06-0126-07

城市传统商业街区是反映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领地,其空间结构、格局形态、功能构成、环境质量及其反映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城市或区域的重要标志,往往被称为城市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结构的转变,我国旧城中心的传统商业街区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出现了种种问题,例如历史地段的破坏性建设、传统商业的衰落、交通状况恶化、市政设施陈旧、服务设施匮乏、外部环境欠佳等,这一系列问题导致其空间环境的持续恶化,进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制约。如何改善传统商业街的物质及人文环境,在延续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激发现代商业活力,使其与新的社会生活相匹配,已经成为当前传统商业街区更新改造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改善街道面貌,提升商业环境品质,借助2008奥运会的契机,2006年11月,北京市商务局将“簋街”等10条特色商业街列为北京市商业发展的特色经营服务体系的重点项目之一,并开始着手实施相关的整治更新工作。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中心于2007年11月—2008年5月间,完成了北京东直门内大街(簋街)的环境规划设计,并实地参与了部分实施工作,对这一传统商业街区的复兴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尝试。本文总结归纳了这次环境整治更新实践中的主要工作思路和技术方法,希望能够为后续传统商业街区的整治更新提供有益的参照与借鉴。

东直门内大街(下文简称“东内大街”),又称“簋街”,是北京市一条重要的特色商业街,其范围东起二环路东直门立交桥西端,西至北新桥十字路口,长约1.5 km,被小街口分为东西两段,东侧道路红线宽60 m,西侧则为21.5 m。簋街现有商业店铺177个,经营范围包括餐饮、食品、服装、通讯、美容美发、茶叶等,其中餐饮业优势明显,约占50%,是北京市最负盛名的餐饮街。

1 历史与传承:官仓——庙市——鬼市——鬼街——簋街

东内大街一直以来受东直门历史发展的影响,最初形成于元大都时期,因“崇仁门”而得名“崇仁门街”。此时由于海运兴盛的缘故,坝河、亚麻河经由“崇仁门”水关进入元大都,在城门内卸载及仓储粮食、货物,因而附近遍布官仓。

明代开始,“崇仁门”改名为“东直门”,意指“民兴教兴,东至东海,西至西陲”,由于明北京城城墙的南扩,其区位相对北移,由元大都东城墙的中端变成明北京城的东北角。伴随着漕运的兴盛,东内大街作为粮食、木材经由通惠河和坝河进京的主要通道,区位重要性不断提升,又被称为“商门”。此时的东内大街,较之元代则更为兴盛,街道两侧及以南地区,成为木材加工作坊、棺材铺以及粮仓云集之地,渐趋繁华,在“因富而贵”的边际效应下,很快吸引了大批官绅不断迁入,而与之一墙之隔的东直门外地区也开始有村落发展聚集。

东内大街在明清时期的商业繁荣除了漕运之外,还得益于两个因素。首先,是庙会集市的兴盛。东直门地段的药王庙、铁塔寺、东顶、华光寺和灵惠寺举办的庙市颇具影响,大批善男信女趋之若鹜,其中,历年四月二十八日药王庙举行“药王会”更是盛极一时,至今仍有住民津津乐道,东内大街也因此成为当年繁盛市井生活的一个重要历史缩影;此外,宫廷建筑业的发达也是东内大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明清时宫廷建筑工程之盛,历朝历代所少见,而大量建筑工程所需的御用木材大部分从江南运来后直抵东直门,在此存放转运,带来无限商机。此外,东直门也是京城与东部郊区各州县以及热河(今承德)的交通要道,负责押运的兵卒、夫役以及路人形成了东内大街相对稳定而规模可观的“消费人群”。

清末民初,漕运渐止,东直门内大街日趋萧条,直至建国前,由于东直门外人口的不断聚集,促使东直门演变为城乡结合部的重要节点,成为城外郊区居民的农贸市场选址所在,在城门内自然形成了最初的早市。每日夜半开市,黎明即散,营业时分,因摊贩均以煤油灯火取亮,远观灯影憧憧,再加上整条街上比肩相邻的棺材铺和杠房,故名“鬼市”。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东内大街两侧渐有店铺经营餐饮,并日渐兴盛,至90年代,街内餐馆多实行24小时营业,遂成京城难得的夜市景观。值北京城夜色沉沉、万籁俱寂之时,恰是东内大街门庭若市、人头攒动之际,藉此,东内大街开始得名鬼街,并蜚声全城。然鬼字终究不雅,后用字典中“簋”字加以替代,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簋街”。

2002年,北京市批准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由于簋街并未被划入到保护区之中,其传统物质环境也难免要顺应城市的发展予以改变。同年,东直门内大街进行了危旧房改造工程,路面拓宽后,小街口至东直门桥由原先的15 m拓宽至60 m,两侧的平房四合院拆迁改造成为多层住宅小区(海运仓);小街口至北新桥拓宽至21.5 m,两侧建筑保留。同时,为改善基础设施状况,增设电力、电信、自来水、雨污水、天然气、热力等市政管线。

2 现状问题与矛盾的解析

虽然“簋街”一直保持着京城第一夜市的美誉,但旧城改造后遗留下的若干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同时,商家整体环境意识的缺乏也导致了街区发展矛盾重重,亟待摆脱困境,这些问题和矛盾主要集中在环境卫生、景观风貌、空间秩序、公共安全等4个方面,已成为“簋街”良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1 环境卫生问题

“簋街”的发展定位就是以餐饮文化为特色,而餐饮经营导致大量垃圾的产生,垃圾挤压、清运时外溢的汁水和油垢,致使路面污染严重,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大街排污管道设计只是按通用标准,并未为此进行针对性设计,以致油垢流入后,时常造成下水道堵塞,每当天气回暖及盛夏时分,整个街区散发出来的气息让人掩鼻,严重降低了“簋街”的街区品质。

“簋街”属“前店后宅”的街区构成模式,如何平衡临街商家与近街、远街住民生活需求的矛盾也是街区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油烟排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已经让住民苦不堪言,而24小时的不间断营业产生的噪音更是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干扰,通过“减噪”与“减排”改善环境品质,缓解商家与住民矛盾必须尽早引起重视。

2.2 景观意象问题

长期以来,“簋街”给予了商家足够的自由度任其发展,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餐饮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若干问题。由于缺乏整体的发展理念与形象定位,东内大街两侧的商业门店装修改造均各行其是,缺乏整体的把握与控制,不同程度地破坏了街区景观风貌的整体性和延续性。更为遗憾的是,一大批未及时划定为文物保护建筑的老房子、老院子也纷纷被拆建、翻建甚至改建,让具有悠久历史的东内大街的经典风貌几乎荡然无存,其中,尤以东内大街东段为甚,原有建筑均已被推倒重来。

此外,众多的景观元素因缺乏协调控制,建筑、街道、绿化、标识、照明及各项公共设施的设计与规划缺乏关联度,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缺乏形象鲜明、深入人心的整体景观意象。从当前发展态势来看,街道景观基本上在由邻近的商家结合各自经营活动进行日常维护,只有较具实力的经营者才能够从“整体景观”的层面关注自身店面、街道、绿化、标识及导引的一体化设计,众多的中小经营者则是无心关注或无力维护。要想塑造街区整体的鲜明意象,加强对前者的引导与对后者的扶持必须双管齐下。

2.3 空间秩序问题

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商业街空间秩序的建构主要包括并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是实体空间秩序,主要包括建筑、街道与绿化,决定了空间的尺度感是否宜人和舒适;其次是广告和标识秩序,决定了空间的界面和色彩是否具有商业的氛围与活力;最后是交通秩序,决定了空间的组织效率与可达性是否具有吸引力。

具体到当前“簋街”的空间秩序建构,同样任重而道远。在实体空间秩序方面,大街两侧的违章建筑现计有32处,总面积达2 372m[2],这些私搭乱建的不法建筑不仅破坏了整体的空间秩序,也存在安全隐患;在广告和标识秩序方面,广告、牌匾风格样式杂乱,尺度超大、色彩各异,不仅不符合《北京市牌匾标识设置管理规范》,且材料与构造质量低劣者比比皆是,造成视觉污染;在交通秩序方面,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占路停放,人车混行严重,机动车致便道多处破损影响步行交通,同时,停车场地、路线皆缺乏规划,缺乏引导及管理,情况不容乐观。

2.4 公共安全问题

“簋街”作为北京市区重要的商业街区,平常每日接待顾客多在8 000人次以上,周末则高达1.5万人次。如此之高的人流聚集度,让公共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而当前的公共安全设施却相对匮乏,难以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如各类高架线路和商户自设照明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及有效管理,线路混杂且不同程度老化;消防设施简易,消防水源供应不足,难以应对突发火险;交通上人车混行、抢行现象突出,大量机动车出入停靠直接占用步行街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几率加大等,此外,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和建设也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身有残疾的社会人群来说,他们的出行、就餐存在着太多的不便和风险,难以感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关爱。上述问题的解决,不单单是工程技术层面上的问题,更需要公共意识层面上的不懈努力。

3 规划、设计理念

此次簋街整治更新的任务包括基础设施改造、环境污染治理及空间品质提升3个重点环节,其中,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中心承担了与空间品质提升相关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并重点完成了建筑立面、街道环境、广告标识的整治更新。

经过对“簋街”历史与现状的深入调研、分析,我们认为北京市“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簋街”的发展定位目标——“以餐饮业为主体,集餐饮、商业、文化、娱乐、服务为一体的、具有‘不夜街’特点和大众化餐饮消费功能的饮食文化特色街”是准确而恰当的,并进一步将规划目标及重点设定为“当代商业元素与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重构”,并据此开展了“簋街当代商业元素的提炼与整合”、“簋街历史文化资源的提炼与整合”、“簋街当代商业元素与历史文化资源的并置与整合”等单项专题的调研与探讨,最终形成的规划与设计理念如下:

3.1 尊重现实中的历史,再现历史中的现实

北京旧城任何一个地段的改造与更新,都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平衡历史与现实的矛盾,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在平衡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近几年北京东四大街、前门大街等传统商业街区改造更新的实践来看,规划设计者在此问题上虽殊多顾虑,但正视现实的因素显然起到了更为决定性的作用,如前门大街提出了“街中街”的改造方案,东四大街也旗帜鲜明的倡导“现代时尚”。最终,我们对于历史与现实采取的定位是,“尊重现实中的历史,再现历史中的现实”,并分别形成“簋街”西、东两段的景观风貌的控制策略,具体指导“簋街”西、东两段的空间形态、结构的调整与修复。

3.2 经济与文化相促进

相对于历史与现实,通常经济与文化之间不具有二元对立性,二者关系较易理顺,但从当前的大量工程实践来看,教训却远远多于经验,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双赢并非易事。如北京的荷花市场、隆福寺在经过整治更新后,从物质环境的改善来讲,文化似乎振兴了,但经济的停滞甚至倒退却成为不争的事实,再如京城胡同游,过于追逐经济效益,短期回报或许显著,但让胡同文化、黄包车文化等历史元素不断趋于低俗化终将导致其经济效益不可持续。有鉴于此,我们明确提出“经济与文化相促进”的发展导向,即在价值取向上明确,经济的发展不能够以文化的衰败或不可持续为代价。

3.3 更新与保护相结合

更新与保护同样是在传统街区的改造实践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相对于那些被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传统街区而言,我们认为“簋街”的更新与保护,有着其个性化的目标与意义。这里的保护,并不仅限于历史建筑、历史记忆的保护,重要商业元素所形成的当代记忆,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簋街”因经营餐饮业而兴盛的时间虽然只有20年左右的光景,在“簋街”500年的发展史中只是沧海一粟,但是,也正是在这20年间,餐馆云集的簋街已经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餐饮街,尤其是傍晚至夜间,居民、商户、行人交织出一片既热闹又亲切和谐的景象。这种自然发展出来的街区,是极具保留价值的城市特色。

“簋街”由“鲜有人知”到“享誉京城”再到“名满中外”,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影响的人群、地域远远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在此期间形成的以“簋街”之名为代表的这些商业元素载体,其价值理应得到客观的评价和尊重,并在更新的过程中探讨适合的手法予以积极处理。

4 整合重构

在明确了“簋街”规划与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明确形成了“以整合现有商业、文化要素为中心,挖掘历史要素,提炼景观意象,关注时段要素,强化昼夜差异”的整合重构策略,着手实施建筑风貌、街道环境、广告&标识、夜景照明、重要节点重塑等具体的整治更新工作。

4.1 建筑风貌

以小街口为界,“簋街”分为东西两段。西段基本上以传统建筑为主体,传统街巷的风貌还依稀可辨,由此,对于西段我们倡导“尊重现实中留存的历史”,对传统建筑予以保留和修复,并在修复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采用经典的建筑构件与建筑元素;东段则以多层的现代、当代建筑为主体,传统风貌仅是存续于记忆,由此,我们遵循“再现历史中形成的现实”,不再重建“假古董”,对“簋街”20年间的发展变化给予承认并正视其发展诉求,对其时尚化与多元化的商业特征进行引导与强化。在上述总体发展定位基础上,我们制定了“簋街”景观风貌分区控制导则,整体调控“簋街”的景观风貌。

此外,作为以餐饮业为主的特色商业街,簋街的街道界面具有多样化和多变性特征,不同菜系的餐饮文化往往对应不同的建筑装饰风格;而承租为主的经营模式,也导致同一个店面的多变,易主经营的店铺通常会改换装修。因而对于这样的界面特质来说,上述景观风貌分区控制导则的制定也有益于系统的规范街区风格,形成鲜明的景观意象。

对于具有传统风貌的建筑,多采用整饰修复的手段,采用灰砖、传统红色花格窗等形式,采用北京传统的建筑材料、工艺、色彩等恢复原有的建筑风貌,在适当的位置配以现代商业建筑的装饰,体现出传统商业街的现代气息;对于具有行业特殊要求的店铺,例如药店、通信类等,以及老字号、民族特色的店铺,例如东兴楼等,在保证街道整体特色的前提下,鼓励政府的整体调控与商家的自主参与相结合,使其保留自己的风格特色。

4.2 街道环境

街道是“簋街”最为重要的公共空间,也是市民生活的重要载体。如果说“簋街”是城市餐厅,“簋街”的街道就是城市客厅,其整治更新应全面考虑到凸现历史文脉与商业特色、尽量合理利用现有景观元素打造标志物、全面提升商业环境及居民生活品质、营造多元化、人性化的休闲活动及商业空间、促进“商区”与“社区”的和谐发展。

在交通上,基于街区无法提供足够停车场地的现实,提倡采用管理与设施并重,停车引导与限时管制相结合的具体策略,避开人流高峰时段及人流密集地段;在无障碍设计上,完善街道盲道指引铺装,确保其准确性及连续性、在入口处设置坡道、餐厅内设置无障碍餐桌、将现有公厕改造成无障碍公厕等;在环境污染整治上,通过管线改造,提高对油垢等污物的排污能力,通过对油烟排放设施的改造,净化街区空气;在以传统建筑为主体的街区西段,选用风格与之协调的地面铺装,形成整体的环境氛围。

同时,将沿街界面的整治由沿街立面向两侧的胡同、支路延伸,使整治不再停留在“表皮式”的更新,形成具有纵深感、连续性的街区风貌。

4.3 广告&标识

“簋街”的历史文化要素包含其历史过程中形成、残存的北京传统民居风貌,以及近十年来形成的“簋街”品牌效应,区域中的历史文化和品牌效应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期望延续其历史传统,并保持其稳固的经济基础,促进街区的持续繁荣,使“簋街”在北京的未来能扮演一个更具关键性和富有影响力的角色。广告&标识的设置,应能够继续发扬“簋街”的品牌效应,同时发掘其历史文化内涵。

设计中重点强调3个环节:首先是簋街的LOGO设计,也就是“簋街”整体意象的凝练与表达,在深入挖掘“簋街”历史文化资源与当代商业特色基础上,形成两个方案,并经全体商家投票确定最终方案;其次,是地标设计,以“簋”代“爵”,将原先立于东直门立交桥西侧的铜爵标志,替换成为铜质伯簋,强化和突出“簋街”在城市中的存在感、方向感及形象特征;此外,是指示性标牌设计,融合“簋街”的商业元素及其空间特征,形成一个个形象生动的空间地图,引导人流并丰富景观。

具体到各类广告、标识设计,综合考虑不同铺面的文化定位和街道整体特色,根据建筑立面的尺度、风格调整广告牌匾的大小、尺度、材质、色彩,重点强调牌匾设计的精致程度,对于超大尺度却质地粗糙、内容简单的予以取缔并重新设计,对牌匾上的信息物则给予店家自由发挥的空间,根据经营业态、菜系风格等调整信息物的字体、纹理、色彩。最终,从整个街区的角度完善其整体性、连续性的设计,以突出鲜明的“簋街”整体风格。

4.4 夜景照明

“簋街”之所以为“簋街”,就在于其与众不同的时段经营特征,而夜景照明也正是这一特征最为重要的表现载体。在夜景照明的设计中,一方面,我们积极尝试着“古都不夜街”多样化的表达及演绎方式;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了公共安全、街区经营者与原住民之间矛盾的缓和与化解等问题的综合解决。

从街道的整体景观艺术效果控制出发,整合夜景照明系统,控制管理各类室外照明要素,如街灯、聚光灯、泛光灯、广告灯箱、灯笼等,形成特色鲜明的整体意象。强调各类广告招牌照明精致而不张扬,着重于烘托整个商业街区的氛围,同时不丢掉自身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保证“不夜街”的照度要求基础上,着力营造“簋街”的火热氛围。

在主光源照明上,调控光源方向,将聚光灯的投射方向由原先的由下至上改为由上至下,并限制在一定高度内,将照明范围集中至街区内,最大限度地减少夜间对非临街住民的照明干扰;在建筑照明上,主要以轮廓光照明为主,勾勒“簋街”整体的天际线,只对极少的重要建筑物采用泛光照明,减少对居民干扰的同时,强化夜色中“簋街”街道景观的连续性;在灯箱照明上,考虑到因公共安全废弃掉了部分室外临时性照明设施,提倡适当增加灯箱照明的亮度,并通过灯箱设置进一步突出街道景观的连续性;此外,建筑开窗尽量加大洞口尺寸,可能条件下采用落地玻璃,一方面可以在夜间向城市充分展示“簋街”充满活力的特色生活,极大程度丰富街道景观,同时,也形成夜景照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东直门正在建设亚洲最大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将集城市公交、城市铁路、机场高速、环线地铁于一体,形成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络体系,未来的“簋街”,将成为北京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一历史契机下,“簋街”的整治更新工作也即将面临实践检验。我们将继续关注和总结“簋街”资源整合重构后的发展态势,为我国传统商业街区的改造更新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注释:

①戴志中等.国外步行商业街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②引自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商业发展规划,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http://www.bjpc.gov.cn。

③引自2008年1月北新桥街道办事处统计数据。

④元大都时期,东直门名为崇仁门,直至永乐十七年取“东方盛德属木、为春”和“直东方也,春也”之意,改为东直门。王军.城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⑤陈平,王世仁.东华图志:北京东城史迹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⑥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58117.html。

⑦簋,盛食器和礼器,多用于商至春秋战国时期放置煮熟的饭食,在商周时期作为礼器与鼎配合在祭礼使用,一般是四簋五鼎,六簋七鼎,八簋九鼎。簋的基本形状为圆腹,圈足、侈口,两耳或四耳,耳部或作小兽状、或作鸟状,或有垂环。

⑧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⑨韩炳越,崔杰,赵之枫.盛世天街——北京前门大街环境规划设计.中国园林,2006(4)。

⑩林楠,王葵.传统商业街的文化性修复——北京东四北大街环境整治的设计与实践.建筑学报,2007(5)。

(12)万勇.旧城的和谐更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3)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14)伯簋,西周早期制品,1974年北京琉璃河209号墓出土,侈口鼓腹,圈钮盖,鸟形双耳,下有象具有形珥。盖和内底同铭:伯作乙公尊簋。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原器通高28.5厘米,口径20.5厘米。[http://www.gg-art.com/include/viewDetail.php?columnid=50&colid=607]。

标签:;  ;  ;  ;  ;  ;  ;  ;  ;  ;  ;  

当代商业元素与传统街区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重构&以北京东直门街(桂街)环境规划设计为例_建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