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涛[1]2003年在《纺织织物力学性能描述与悬垂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纺织力学研究是固体力学的一门新兴研究方向,无论在理论分析还是实验研究中,都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3方面工作: (1)系统介绍了纺织织物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并论证得出了不同层次间的关系及各个层次的基本力学模型。给出纤维,纱线,织物在外载荷下的力学响应行为。 (2)给出了织物悬垂特性的基本描述和力学,数学模型,并通过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得出了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的结果。同时讨论了不同参数情况下,影响织物悬垂性能的因素,为服装叁维CAD的成功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3)首次引入了威布尔随机分布来描述织物中复杂变量的关系,同时详细讨论了由纱线间相互作用引起的织物增强效应的力学原理,给出了更加合理的织物单双轴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分类讨论了纱线横截面几何参数,临界长度,编织结构等因素对拉伸时纺织织物力学行为的影响关系。
马磊[2]2013年在《基于纱线及面料性能的织物悬垂指标预测体系的建立与验证》文中提出织物的悬垂性是指织物因自重而下垂形成自然曲面的性能,它主要影响织物的保形性和视觉风格,是服装面料服用性能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描述织物的悬垂性能包括织物因自重下垂时的程度和形态两个方面。织物的悬垂性能与它的结构参数、力学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和科学计算的方法才能知道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自从皮尔斯提出“织物的手感可以进行测量”以来,织物的悬垂性能吸引着科研人员的不断研究。同时为满足人们的需求,纺织企业或者纺织品设计人员都急于对织物的性能进行预测,以便提高设计效率和减少设计成本。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随着织物悬垂性能理论研究的深入、悬垂性测试仪器、方法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和织物悬垂性表征体系的不断完善,织物悬垂性能的预测大致分为两个方向,或者是建立织物悬垂指标的预测体系,或者是在计算机中再现织物的动静态行为。两个方向的预测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者不足,而且由于前人在织物悬垂形态模拟时往往只注重模拟效果的主观评价,所以本文将织物悬垂指标的预测和织物悬垂形态的模拟仿真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在验证织物悬垂模拟效果的同时,为织物悬垂性能预测的正确性提供有力的证据,从而建立更加完善的织物悬垂性能预测体系。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织物的悬垂性。主要目的是基于纱线及面料性能,综合织物悬垂指标的预测和悬垂形态的模拟,全面的建立织物悬垂性能的预测体系。并通过面料悬垂性的实测数据与预测、模拟指标进行对比,验证所建立的预测体系。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本着差别化的思想选取了常用的、具有代表性的30种棉、麻、涤及其混纺织物,分别对其基本结构、力学性能和悬垂性能进行测试。(2)对织物的悬垂性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在Excel中做回归曲线拟合,简化织物悬垂性能的表征;进一步对织物的悬垂性能指标进行主因子分析,从表征织物悬垂性能的特征参数中抽象出主因子。(3)应用SPSS软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织物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参数与织物悬垂性能间的相关关系,得出简化了的织物悬垂指标的预测方程,初步获得织物悬垂性能指标的预测。(4)将测试的纤维、纱线到织物的基本物理指标应用到用于织物仿真模拟的质子-弹簧系统中,在VC++编程环境下,通过OpenGL中的图形开发语言实现对织物动静态形态的模拟,从而进一步获得织物悬垂形态的预测。(5)在模拟实现的同时,求解织物模拟效果中的悬垂指标,将模拟结果、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建立的织物悬垂性能预测体系。
纪峰, 李汝勤, 郭永平, 冯毅力[3]2003年在《织物悬垂性研究的追踪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织物悬垂性的理论研究和指标评价体系的发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近期国内在这一领域内的进展情况,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齐红衢[4]2009年在《织物悬垂测试及叁维预测系统开发》文中提出织物的悬垂性是指织物在自重作用下而下垂的性能,反映织物的悬垂程度和悬垂形态,是织物视觉风格和美学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对织物悬垂性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回顾了织物悬垂性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针对现有织物悬垂测试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全新的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织物悬垂测试系统。之后,以织物试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织物悬垂性能参数与其结构和力学性能参数的关系研究及织物悬垂形态视觉化仿真的研究,建立了织物悬垂预测系统。本课题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1.比较系统的研究了国内外关于织物悬垂性研究的现状、发展方向和相关理论。2.本文从悬垂程度和悬垂形态两方面出发,提出了10个表征织物悬垂性能的指标,利用这些悬垂性能指标对织物悬垂形态进行了叁维仿真重建,为利用织物结构、力学性能参数来预测织物悬垂形态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3.织物悬垂性能与织物结构、力学性能有重要关系,只有通过大量实验研究才能知道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了使实验结果带有广泛性和可信度,选取不同材料、不同厚度、不同组织结构的织物,共50件样本,做为研究对象。完成了对50件织物试样的测试工作,得到了相关的悬垂性能、结构和力学性能指标的数值。4.利用主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织物的悬垂性能测试结果,将表达织物悬垂性能的多个特征参数指标简化为少数的几个主因子,简化了织物悬垂性能的评价体系。通过多元逐步回归,讨论了织物悬垂性能指标与织物结构、力学特性指标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织物悬垂性能与织物结构、力学特性之间密切相关的特性。5.通过对织物数字化模拟的研究,利用10个表征织物悬垂性能的指标对织物悬垂形态进行了叁维仿真重建,实现了较好的叁维模拟仿真效果。6.在纺织行业中,在织物织造出来之前对织物的悬垂性进行预测,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分析了织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参数对悬垂性能的影响,进而利用MATLAB语言建立了织物悬垂性能预测系统。利用织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参数就可预测织物的悬垂性能参数和仿真织物的悬垂形态,该项研究无论是对于纺织行业,还是对于服装CAD行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玲玲[5]2010年在《织物力学性能指标与悬垂形态关系研究》文中提出织物悬垂性是指织物因自重而下垂的性能,反映织物的悬垂程度和悬垂形态。作为织物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它的认识以及研究关系到新型面料的开发,服装加工的选料、制作,计算机悬垂仿真模拟一直到基于单机或网络的叁维试衣系统以及服装销售等诸多方面。而目前来看,人们对于力学、结构参数对织物悬垂程度影响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很深的程度,而对于织物自身的力学性能对悬垂形态影响的研究却很少。纱线、纤维的结构与力学特性间接的影响着织物的悬垂形态,而织物本身的力学性能(剪切刚度、抗弯刚度、交织阻力等)直接反映纱线、纤维的各种性能的同时,又直接影响了织物的悬垂形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织物力学性能指标搭起了纱线、纤维的各项性能与织物悬垂性能之间的桥梁,对它的研究有利于宏观定性定量分析织物悬垂性能。因此,本文将织物力学性能指标与悬垂形态相结合,找出影响悬垂形态的关键因素,为实现织物悬垂的计算机模拟,服装CAD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简要回顾了织物悬垂性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与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织物力学性能指标与悬垂形态的关系,通过实验分析得到织物悬垂形态的预测方程,并将方程应用到仿真程序当中,在VC++平台下实现了悬垂形态的计算机模拟,主要完成工作如下:1、研究分析织物悬垂形态产生不稳定性的原因,提出改善不稳定因素的测试方法。2、通过主因子分析方法从反映织物悬垂形态的9个指标中提取了叁个主因子:织物悬垂形状因子、织物悬垂匀称因子、织物悬垂程度因子。这叁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高达94.52%,较高程度地反映了织物的悬垂形态所包含的信息。将原来的9个变量综合为叁个,达到了进行因子分析的目的。3、利用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织物力学性能指标、结构参数与悬垂形态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了基于力学性能指标的悬垂形态预测方程,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织物悬垂形态与织物力学性能密切相关,尤其是织物450方向上的剪切刚度、经纬向交织阻力、厚度、纬向密度的不同会造成织物悬垂外观的巨大变化,影响悬垂美感。4、探讨了交织阻力差异对悬垂形态匀称度的影响。通过曲线拟合得到结论,认为涤纶织物和纯棉织物悬垂形态匀称度受到织物经纬向交织阻力变异大小的影响,均随着经纬向交织阻力变异的增加而呈对数性减小,并且涤纶织物的悬垂形态匀称度明显比纯棉织物的悬垂形态匀称度要好。因此,设定合适的经纬向交织阻力,尽量减小经纬向的变异更有利于增加织物悬垂形态的美观性。5、在VC++平台下,应用基于力学性能指标得到的形态预测方程模拟出的悬垂轮廓和织物的实际悬垂轮廓基本相吻合,而且仿真结果具有随机性这点和织物的悬垂测试结果是相同的,从总体看来,模拟效果比较理想。
卢芳[6]2008年在《夏季棉麻型面料的风格评价与分析》文中提出作为服装叁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造型效果。因此,掌握各种面料的风格特点,建立服装面料风格与性能的评价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选取当前市场流行的29块棉型面料和30块麻型面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客观及生理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评价了两种类型面料的风格特征,探讨了纤维原料、纱线粗细、纱线结构、经纬密度等对服装面料风格的影响,初步探索了面料的粗糙度和柔软度与人体生理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细纱高密的薄型纯棉平纹织物的匀整性、肤感舒适性、抗皱性及蓬松感较好,在此基础上,降低织物的密度,则织物的悬垂性及柔软度提高而抗皱性下降;竹节棉纱织物的滑爽性较好;纱线细密的缎纹织物光滑柔软、肤感舒适及悬垂性最好,斜纹织物滑爽,平纹织物挺括;含有天丝及粘胶的棉型织物肤感更为舒适、柔软、滑爽,且悬垂性、活泼性及弹性都优于纯棉及棉(氨纶)试样。薄型麻纤维织物的弹性较差,纯亚麻、纯苎麻、纯竹原织物较纯涤纶仿麻及棉、丝与亚麻的交织物更为硬挺、平展,但后者悬垂性更好。利用NDI-200神经电检测仪提取的P300潜伏期与通过主观、客观评价所得的棉型织物的柔软性及麻型织物的粗糙度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触感越柔软的织物,P300潜伏期越长,即人脑对其的初步认知加工所需的时间越长;手感越粗糙的织物,P300潜伏期越短;在同样的条件下,手指尖对织物粗糙度的分辨能力大于手腕内侧。
黄新林[7]2011年在《织物悬垂性测试方法及其装置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织物悬垂性能是指面料在自重作用下自然下垂形成曲面的性能,是悬垂性面料的一项重要品质,也是决定面料视觉美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关系着织物实际使用时能否形成优美的曲面造型。悬垂性能直接影响到面料的档次及价位,一般而言,高档面料具有良好悬垂性。悬垂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服装设计师的选料与否。传统的织物悬垂性测定采用光投影原理,测量结果受织物本身透光量的影响而产生不可避免的误差,且仅能给出反映悬垂性某些方面的特性指标,不能获得表征织物悬垂性多方面特性的指标,不能对织物悬垂性进行综合性评定,与主观评价结果往往也很不一致。因此研究与完善建立在近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测试仪器和方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研究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新型图像法织物悬垂性测试系统,包括升降机构、图像采集装置、旋转机构、试样托盘及测试箱等测试硬件设备,以及基于本测试硬件设备由图像分析、数据处理及系统控制等功能模块组成的织物悬垂性测试软件。为了解决织物试样放置产生偏差问题、图像采集问题,以及提供动态悬垂性测试条件,升降步进电机通过皮带带动试样托盘、旋转步进电机及其底座—起上升或下降,提供采用试样平稳上升自重下垂的试样放置方法。图像采集在封闭箱体内进行,采集到的图像免受外部光线的影响,易于把织物悬垂形态图像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旋转步进电机可带动试样托盘转动来测量织物的动态悬垂性。该测试系统是测控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系统,即“虚拟仪器”系统,它的信号采集、分析、输出叁个功能由上述配置的计算机来实现。软件系统中的步进电机控制、图像采集及数据分析处理等功能子模块实现上述功能。仪器具体功能包括悬垂图像的实时显示、采集及分析处理以及悬垂指标计算、显示、存贮、打印、升降、测试等操作指令,实时监控整个测试过程等。仪器制作及测试结果达到一定精度和反映织物悬垂性能测试的先进性,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510111702。基于本测试系统的图像测试方法特点是,从采集到的匀光板白光和悬垂织物遮光阴影两部分组成织物悬垂图像中得到其轮廓信息,由此得到悬垂性测试指标。图像法测定织物悬垂性能时,要对动/静态悬垂图像进行畸变校正,又要对动态悬垂图像因运动产生的模糊进行复原。悬垂图像边缘检测把悬垂图像的织物图像与背景图像两部分区分开,通过对多种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分析后,确定Canny算法为本方法的边缘检测算法。悬垂图像轮廓信息提取包括二值化、轮廓跟踪和边缘轮廓点的确定等步骤,提取得到悬垂边缘轮廓线一周上的边缘点。悬垂指标提取包括半径确定、轮廓展开和指标计算,可从织物悬垂图像轮廓信息中提取多个特征值,并给出各指标的理论计算公式。悬垂系数为反映织物悬垂程度的指标,根据测试时织物所处的状态,悬垂系数可分为静态悬垂系数和动态悬垂系数,用动静悬垂系数之比表示织物的动态悬垂性。对描述织物的悬垂形态指标进行分类,波峰幅值均匀度与波峰夹角均匀度是对波峰凸出与分布情况的评价,最大波峰幅值、最小波峰幅值、最大波峰夹角、最小波峰夹角是对波峰凸出与分布情况中几种极限状态的评价。论文提出的图像法测试系统能有效地测试服用中数量较大的花色或轻薄类织物的悬垂性。由于花色织物中有一种或几种颜色与底色相同或同近,边缘检测难度提高,而且可能检测效果不明显,用一般图像处理方法分析轻薄或花色织物的难度大,测量误差大。论文研究分析指出,试样放置方法对静态悬垂系数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大,但传统悬垂仪不太注重试样如何放置到试样托台上,放置方法对织物悬垂的初始形态影响很大,尤其是对波峰及其均匀度等指标。试验方法标准并未对此未作明确的规定。论文研究设计了新的织物悬垂性测试试样放置方法。测试前将织物试样平摊放置后自动平稳上升,自重下垂形成自然织物悬垂状态,在此统一初始条件下进行织物悬垂性测试,能减少手工放置试试样对其悬垂形态的影响,有效提高织物悬垂性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通过对传统YG811型织物悬垂仪与本测试系统的悬垂系数测试测试结果等对比分析发现,本测试系统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好。以悬垂系数指标作为评价本系统测试水平的标准,并绘制了悬垂系数测试值X-R控制图,证实本测试系统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之中。论文提出,测试时间也会影响静态悬垂系数的测量结果。通过对30块不同品种织物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织物悬垂测试前在悬垂状态下停留时间(即为测试时间)对其中大多数织物的静态悬垂系数测试结果影响较大。但试验方法标准只规定静止3分钟后计数或描图,而描图时间的长短受试验人员操作熟练程度影响,实际上试验时间存在不确定性。轻薄类织物的静态悬垂系数随测试时间变化小,尤其是克重小的化纤类织物;厚重类织物静态悬垂系数随测试时间增加而明显减小。多数织物(尤其是克重大的织物)的静态悬垂系数随测试时间变化表现为指数关系。织物的悬垂变形则要经过一段时间完成,随后织物处于“稳定状态”,表现为其悬垂系数—测试时间曲线由指数曲线逐渐达到近似水平直线。采用灵活的最小试验时间来测量织物静态悬垂系数可节省大量时间,同时确保静态悬垂系数测量值反映出悬垂织物处于“稳定状态”,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与重现性。最小试验时间与试样的品种、组织结构、平方米克重及悬垂特性间的不存在线性相关。论文通过对悬垂系数、波数、最大波峰半径、波峰均匀度等悬垂特性值与旋转速度的关系分析得知,织物试样的动态悬垂系数随旋转速度的变化曲线呈叁次曲线关系,方差R2均大于0.98,该曲线可以分成叁段:AB、BC与CD段,AB段曲线缓慢上升,BC段曲线急剧上升,CD段曲线缓慢上升至水平直线;当旋转速度较低时,织物试样的波数均未变动,随着旋转速度增大,少数几块试样的波数始终没有变动,大多数试样的波数减少,甚于为零,即试样完全展开成圆形;波峰幅值均匀度和波峰夹角均匀度随旋转速度变化无规律可循。根据动态悬垂性指标随旋转速度变化规律,制定五种动态悬垂测试的试验时间的判定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这些方法,认为动态悬垂测试时规定旋转速度为(50-80)rpm是合理。论文建立了基于织物悬垂图像的叁维重建模型。基于单幅图像的织物悬垂形态重建属于表面重建法,通过建立物体或同类数据点的表面模型来实现叁维重建。以共轭梯度算法生成表面叁维体数据,结合织物悬垂形态特性,对叁维体数据进行精化。织物悬垂形态重建具体实现方法是,采用OpenGL技术先生成叁维场景,接着设置织物的材质与光源颜色进行明暗处理,然后通过法线平均技术把一些平直的多边形生成平滑匀称的叁维表面,最后消除由于不透光的物体产生的被遮挡的部分(隐藏面和隐藏线),使图形更具真实感,产生具有较好真实感的叁维悬垂图像。
马玲[8]2011年在《服装面料风格物理评价模型的研究》文中指出服装面料风格是当前国内外数字化服装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对服装面料风格的评价,已从主观评价面料的品质,发展到运用科学仪器,建立客观评价公式,来评定面料的手感风格和形态风格。国外为此建立了的织物手感风格的客观评价体系。但是其评价理论、方法、体系尚待完善。近年来,随着叁维试衣与面料仿真技术的开展,将主客观评价结合一起的面料的手感风格与形态风格的可视化评价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较为完善的服装面料风格的物理评价模型变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服装面料风格的可视化主客观评价方法。首先研究物理力学性能与面料静动态风格之间的相互关系;从面料风格入手,建立面料物理力学性能与虚拟试衣着装效果之间的相关关系模型,进而提出基于面料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的可视化面料风格客观评价模型,从理论上初步提出面料风格设计与可视化实现的技术基础;并与虚拟叁维试衣技术结合,可以进行面料手感风格与形态风格的可视化主客观评价;最后,从技术应用的角度,编制了一个可以客观界定面料风格的服装面料数据库。本文主要工作是:1.测试大量面料,实验研究了面料物理力学性能与面料手感风格特征指标的关系,建立了面料的拉伸、弯曲、剪切、厚重等物理力学性能与面料的手感风格之间的数学关系式;2.利用面料动态悬垂仪以及高速摄影仪测试了面料的动态悬垂性能的多项指标,对所提取的面料动态图像进行动态曲面特征重建,提取面料风格的动态评价指标;3.研究面料物理力学性能与面料形态风格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面料物理力学性能与面料动静态形态风格之间的预测评价模型;4.提出通过虚拟试衣技术对面料的物理评价模型进行验证与应用的方法;5.编制面料数据库,将理论研究应用于面料的设计与生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既可以实现对现有面料风格的预测,又可以用来进行服装面料的虚拟设计。这对于服装面料的设计和制造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将促进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
张萍, 于学成, 于悦[9]2016年在《织物悬垂性能的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指明介绍织物悬垂性的重要性及国内对于悬垂性评价指标和体系的研究情况。织物悬垂性的影响因素包含其力学性能因素和织物结构因素,通过改变织物的经纱密度、纬纱密度、厚度、平方米重量等因素,用实验的方法测试织物的悬垂系数,并得到相关性曲线,研究和分析得出,织物纬密越大、厚度越厚、交织点越多、重量越轻织物悬垂性能越差。
王会岭[10]2013年在《基于纱线及面料性能的织物动静态悬垂模拟》文中指出服用面料以及装饰类面料台布和窗帘等纺织品其外形的美观越来越受到关注,因而对面料性能及外观的预测显得尤为重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对面料进行动静态悬垂模拟仿真日益成为纺织领域较为热门的研究课题。如果能够通过输入织物的性能达到计算机中对织物的动静态外观形态进行逼真的模拟再现或者预测,即在计算机上实现织物的动静态仿真效果,这将改变传统的服装设计过程,可以让人们在把面料做成服装之前就可以看到服装穿着后的具体效果,如果再加上织物的材质,图案,颜色和周围环境(光照和力学)作用,就可以更为逼真的把这一效果模拟出来。弹簧—质点模型计算简单,运算速度快,而且能够和实际面料的力学性能进行较好的结合。因此本文选择了弹簧质点模型实现面料的模拟过程。对弹簧—质点模型中每种弹簧的受力分析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以达到能够对织物悬垂形态的再现和预测的目的。模型中拉伸弹簧的受力和伸长关系曲线方程采用了对KES拉伸测试中拉伸曲线进行拟合的方法;而弯曲弹簧的受力和伸长关系曲线方程则采用了基于织物的力学性能指标和结构参数进行拟合的方法;由于在模型中模拟的剪切弹簧为45°方向受力,而KES剪切测试则为斜向测试即测试织物的斜向受力和斜向变形角之间的关系,这种测试方法所得结果并不适用于弹簧—质点模型,本文采取了用织物的45°弯曲受力代替织物的剪切受力来模拟弹簧—质点模型中剪切弹簧的受力。在本文中对拉伸弹簧的应力应变曲线中的不合理之处也做了进一步修正,认为弹簧—质点模型中的每根结构弹簧的弹簧系数和模拟的整根纱线的弹簧系数相同,而不是将模拟纱线的弹簧系数平均到每根结构弹簧中。本文实测30组数据,对棉织物、涤棉织物、涤纶织物的弯曲受力进行了拟合,得到织物的弯曲受力和45°弯曲受力与织物结构参数和基本力学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曲线方程,并将该方程带入到弹簧—质点模型中,这将对不同纤维材料织物的悬垂进行预测具有参考意义。本文基于Visual C++编程环境,使用OpenGL技术建立织物的悬垂模拟环境,以建立模型、数值求解、碰撞检测和碰撞响应为顺序实现了织物动静态的悬垂模拟。程序可以模拟织物在下落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的全过程,较真实的反映了织物的动静态悬垂行为,并且最终效果通过求解悬垂系数、波纹数等悬垂指标和实际效果进行了对比验证,验证结果证明模拟效果的各项悬垂性能指标和实测数据非常接近,这也问接证明了本文所建立拟合方程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纺织织物力学性能描述与悬垂特性分析[D]. 魏涛. 浙江大学. 2003
[2]. 基于纱线及面料性能的织物悬垂指标预测体系的建立与验证[D]. 马磊. 东华大学. 2013
[3]. 织物悬垂性研究的追踪与展望[J]. 纪峰, 李汝勤, 郭永平, 冯毅力. 纺织学报. 2003
[4]. 织物悬垂测试及叁维预测系统开发[D]. 齐红衢. 浙江理工大学. 2009
[5]. 织物力学性能指标与悬垂形态关系研究[D]. 周玲玲. 浙江理工大学. 2010
[6]. 夏季棉麻型面料的风格评价与分析[D]. 卢芳. 苏州大学. 2008
[7]. 织物悬垂性测试方法及其装置的研究[D]. 黄新林. 东华大学. 2011
[8]. 服装面料风格物理评价模型的研究[D]. 马玲.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1
[9]. 织物悬垂性能的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J]. 张萍, 于学成, 于悦.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10]. 基于纱线及面料性能的织物动静态悬垂模拟[D]. 王会岭. 东华大学. 2013
标签:轻工业手工业论文; 纺织复合材料论文; 悬垂论文; 非线性有限元论文; 威布尔分布论文; 纱线间增强作用论文; 单双轴拉伸论文; 临界长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