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学生参与外语课堂教学活动的理论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活动论文,课堂论文,外语论文,理论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意义
1.学习外语可以培养诸多方面的素质
在基础教育阶段,外国语是一门重要课程。学习一门外语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基本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了解异域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这种学习有利于了解他人,有利于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学习外语要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笔头表达能力。语言表达得准确、流利和有逻辑性是沟通信息和与人交往的基本素质。
外语和母语分贮在大脑中不同的区域内。学习一门外语,有利于开发和激活更多的脑细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外语学习中的听力和阅读训练是接收信息、分析资料、综合概括、得出结论的过程。这种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同时也可使学生广泛了解外部世界,认识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
学习外语要掌握与母语不同的语言习惯、表达方式和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多采用师生双向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性活动。这种学习中的交互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有助于在共同学习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记忆词汇和语言规则的过程中,遗忘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在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中,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诸多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的形成不是靠教师讲解得来的,而是靠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的。因此,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学得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为开发个人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2.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
多年来,教育学专家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进行的理论研究和广大外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其带任务学习或积极学习时间的多少”和“教学活动情况应以学生参与的程度和学生成绩的好坏来衡量”。教育学家卡罗尔(Carrol),布卢姆(Bloom ),哈尔施费格(Harnischfeger)和威利(Wiley)等人都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过深入研究,综合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基本理论,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主要观点:
(1)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其参与前的素质是决定成绩的唯一因素。
(2)学生的表现和参与情况集中体现在积极学习时间的长短上。
(3)学习机会和学习动机是参与的决定因素。
(4)学习机会受教学时间及其使用的制约。
(5 )教学直接影响将学习机会转化为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动机等其它因素。
按上述理论分析,外语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可以分为有效参与和无效参与两类。
(1)有效参与:学生有明确的学习动机, 参与的活动具有交际性,通过活动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
A.有效参与的层次:就参与活动的层次而言,有效参与可分为浅层次参与和深层次参与两类。
①浅层次参与 通过简单的思维和简单的活动方式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为浅层次参与。
②深层次参与 通过复杂的思维和复杂的活动方式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为深层次参与。这类活动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并能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较复杂的语言训练形式。
B.有效参与的方式:按照参与活动的方式分类,有效参与可分为行为参与和思维参与两类。
①行为参与 通过回答问题、分组讨论和表演等动作行为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称为行为参与。
②思维参与 如学生的思考、讨论、争论和写作等活动都属于思维参与。
(2)无效参与:在某些课堂教学活动中, 学生参与的动机不明确,参与方式机械被动,或有明显的表演色彩。尽管参与人次多、课堂活跃,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均无明显发展,思维能力没有提高。无效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应杜绝。
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具有双重意义,我们应当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和恰当把握。
表演式参与:为了让人感到课堂活跃,有些教师课上让学生表演课前准备好的对话和短剧等,这种表演并不是毫无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类表演的目的一是为了示范;二是为了检查。达到了这两项目的的是有效参与,单纯为听课人进行的重复表演是无效参与。
被动参与:学生被动参与的教学活动是指教师指定的学生以指定的方式参与指定的活动,学生无自主性。被动参与在特定的教学环节中是必要的,是有效参与,如拼读新单词、背记新句型等。但被动参与比例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是无效的。
二、对目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近年来,北京市中小学外语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语言活动形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学生大面积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局面基本形成。
为进一步推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我们对近一年来中小学外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活动的广泛性和实效性进行了调查。
1.数据统计
A.按教学环节统计
教研室对从小学到高中的部分听课纪录做了抽样分析,并对100 节课共692个教学环节进行了分类。在100节课中,学生的参与率为100 %,即没有一节课是教师自始至终单纯讲语法、讲知识,而学生不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统计数据如下:
表一
英语课节数 教学环节数目 所百分比
分析总量 100 (节) 692(个)
学生参与 100 (节)
100%
学生参与602
87%
学生被动参与446 64.5%
学生有效参与214 30.9%
学生深层次 113 16.3%
B.按教学时间和参与人数统计
此次调查对从小学到高中130节课的听课纪录进行分析, 并对有效参与及无效参与所占的时间和学生参与的人次进行统计。数据如下(平均数):
表二
学节参与时间(分钟) 参与人次
类 别
段数有效 无效 总时间 有效 无效 总人次
小 学 101214 26 57.7 72.4
130.1
初 重点校 9 13.4 15.6
29 6652 118
中 一般校 3710.4 18.3
28.7
33.5 56 89.5
基础薄弱校 414.5
22.4
26.9
1665.4
81.4
高 重点校 5 16.7 11.2
27.9
7054.3
124.3
中 一般校 1813.4 15.7
29.1
38.8 54.1
92.9
基础薄弱校 107.6
19.7
27.3
2567.5
92.5
注:①小学每节课40分钟,中学每节课45分钟。
②每班平均41—45名学生。
2.数据分析
(1)目前学生在英语课上能够广泛参与活动。
100%的英语课教学活动有学生的参与, 这是近年来全面推广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显著成果。从表二可以看出:学生参与活动占总教学时间的一半以上;学生参与人均达2到3次(含集体参与)。
(2)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从表一可以看出:87%的教学环节都有学生的参与。这说明教师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有明显的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但有效参与的比例只占30.9%,有待提高。
从表二可以看出:各类学校学生参与活动在时间总量和参与人次总量上差异不大,但有效参与从时间到人次上都明显不够。不同学校学生参与活动的实效性有明显差异。
(3)学生深层次参与活动实践明显欠缺。
表一显示:学生深层次参与率只占16.3%。统计中发现,能够调动学生进行深层次参与主要集中于市、区重点学校优秀教师的课上。
3.结论
目前工作和研究的重点应强调全体学生的参与和提高学生参与的实效性和层次性。
(1)强调学生的全体参与,体现教育的平等原则。
调查统计显示,尽管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时间和人次总量不低,但听课时也可以看到部分学生游离于活动之外。大班教学中,教师不得不考虑学生参与活动的节奏,但节奏太快则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很难参与其中。强调学生的全体参与,就要承认个体的差异。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采取不同的节奏,才能体现教育的平等原则。
(2)提高教师对学生有效参与和深层次参与活动的认识。
目前教师普遍对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有认同感。他们在备课中能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其效果可以从表一和表二中看出。今后应进一步明确:参与过程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参与的实效性、层次性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人文素质息息相关;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注重学生深层次的参与和思维参与。
(3)工作重点应放在一般学校和基础薄弱学校。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一般学校和基础薄弱学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总量和人次总量与重点学校差别不大,但有效参与的时间和人数比例偏低。这既是生源差异造成的学习过程上的差异,也是造成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差异的根源。今后要深入了解、分析一般学校和基础薄弱学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规律,发现和推广行之有效的能提高参与实效性的具体做法和模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课堂教学活动应当重在质量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一方面要从数量上保证学生的参与,但更重要的是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保证学生每一次参与都有效,保证每一项课堂活动都能收到积极效果。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就要靠教师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要求教师能领会大纲精神和熟悉教材,同时也需要创造力。
为了增加学生的有效参与,我们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必须坚持遵循以下原则:
①学生在做中学习的原则;
②学习应该建立在内发动机制的基础之上的原则;
③学习应该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相联系的原则;
④学习应该和课堂以外的现实世界相联系;学习应该有助于改造世界的原则。
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活动和运用中学会外语,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其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这种参与精神会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从这种意义上讲,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外语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外语教师在从事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在为实施素质教育付出辛勤的劳动。这项工作必定会对外语教学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