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愈加重视研究机电一体化技术,该技术的进步改善了机电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了产品功能、精度、生产能力等,从而为现代工程建设和生产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促进了工程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文中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机械工程;应用
1导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系统在不断的探究和发展当中,目前机电一体化系统融入了很多的新技术也吸取了很多的经验,得到一定的发展,可以广泛的适用于机械工程当中。传统的机械电气化主要为人工操作,在操作当中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就使得机械电器领域很少有工人能够长久的坚持工作。机电一体化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机械电器的不足,完美的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机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革新了机械工程领域的技术手段。如今我国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在不断的研究和发展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形成我国特色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机械工业的自动化控制。
2机电一体化概念特征
2.1机电一体化概念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设备运行的必要条件,提高了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并在微电子和机械技术的组合技术应用的同时,提供了技术性的保障,并与之形成了综合系统技术,提高了机械设备运行效率。如何发挥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优势,应用在机械工程上,解决机械设备运行的技术缺陷才是关键。自动化技术能够调节机械设备的控制及机械设备的运转,并带有自动修复和自动保护功能。
2.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特征
2.2.1应用性强
机电一体化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该技术融合了多项技术,渗透了多种学科,系统性、综合性的技术应用在机械工程项目上,延伸了机械工程项目的范围,扩大了机械工程项目的规模,突破了机械工程的应用区间,也融合了机械、电子、仪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的控制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2.2.2系统性强
机电一体化突出的是一体化的技术效果,因此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机电一体化是各种技术的集成,功能齐全,综合性强,经过合理融合后的一体化技术,能够组合配置不同的技术优势,在应用上层次性鲜明,根据逻辑特点选取了不同技术的优势整合。
2.2.3操作更为清晰
机电一体化是多种技术的融合,因此在机械工程中操作简易,弥补了单一技术操作复杂的不足,对于理论知识欠佳且操作存在困难的技术人员而言,机电一体化简化了操作流程,更有助于提高机械工程的运行效率。
3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3.1数控技术
数控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结合了电子设备的数据分析,融合机电技术的优点,在实际应用当中能够推进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目前,经过长期的研究和经验总结,数控技术不断的更新其设备以及技术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转移技术核心,以打破系统功能的限制性为目标,提升控制能力。
3.2电子油门控制装置
如今,人们生活倡导绿色环保各行各业都在努力研究能够节能减排的新技术,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传统的柴油机装置存在柴油使用量多,同时有伴有污染排放物。这就严重背离了我国节能减排的号召,排放污染物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环境。电子油门的使用,采用电子技术来控制装置、使用电子调速技术控制,使得电子油门装置可以有效的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同时又能够控制柴油的使用量,使得整个工程过程中柴油使用得到控制之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自律分配化系统
自律分配化系统是机电一体化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的自律化系统其拥有更强的自律性,其系统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子系统也在保持独立运动。这样一来,如果系统受到阻碍运行不了,其子系统也能够正常的运行,不会耽误整个系统的运作。自律化分配系统是机电一体化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4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4.1应用于机床生产
在机床生产的过程中,常用Z80-CPU软件进行控制和操作。该软件的研究难度较低,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生产领域。从我国数控机床生产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该工业生产方式由多种不同的技术组合而成,在整个技术系统之中,Z80-CPU软件具有成本低、应用效率高的优势,其满足了我国现代工业机械的发展要求,可以进一步推广和完善。与其它应用技术相比,该技术还具有节约能源、控制污染的特点,能够保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进而为后续生产奠定良好基础。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该技术对工作台和道具的要求较高,为了确保应用质量,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坐标轴运行方向,确保其与工作台、道具的方向一致。还要保障插补功能具有连续性;其次,充分发挥氟塑贴面导轨功能,控制导轨摩擦系数,增强导轨耐磨性,进而提升数据机床的运行效率;最后,如果不需要低速运作,则数据机床的运行成本较低。如果运作速度较快,则数据机床具有稳定、准确的应用优势。目前,我国常见的数据机床串座方式为滚珠丝杠复传动。
4.2应用于自动化和半自动化作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水平,进而促进了机械应用效率,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带动了我国现代工程的发展和进步。从我国现代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人工操作的内容正逐渐减少,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误差问题也随之减少。例如,三菱企业的自动化挖掘机应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减少了手动操作的部分,使挖掘机可以自动进行传信、运作、监控等操作。该技术可以对挖掘机的电液比例进行控制,并设置了自动化手柄,根据操作信号进行电液比例的计算,并根基运算结果获取控制比例,最后利用传感器完成自动化作业。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将传感器安装在挖掘机上,进而实时掌握挖掘机的工作情况,操作人员可以根据系统仪表的显示内容判断挖掘轨迹,并绘制轨迹形状,按照相应的技术操作流程,对设计好的轨迹形状进行预定设置。如果作业内容比较复杂,系统可以根据各个操作环节提升控制强度,配合激光技术,强化操作精度,进而确保机械操作的顺利完成。
此外,将液晶显示器安装在挖掘机上,可以利用高辨识度的显示器掌握机械工作状况,观察其各个部位的运作、操作情况。操作人员可以对控制面板上的控制按钮进行操作,并通过数字显示判断机械运作状态,降低了操作难度,提升了操作效率。此外,在使用相同配件的条件下,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对机械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利用计算机技术编辑操作流程,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流程更改和调整。可以将该系统应用于各类机械中,并利用自动报警系统、故障检测系统实时把控机械的工作状态,及时处理机械故障,确保应用安全和效率。
4.3未来应用展望
在现代工程机械发展的过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满足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顺应了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趋势。相较于传统机械制造业,该技术不仅改善了产品外观,更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投入成本,可以普遍应用在我国医疗、科技、经济等多个领域范围之内。
5结束语
总之,机电一体化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覆盖面广,涵盖的学科种类丰富,在机械工程的应用上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技术价值,达到了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统一,应用在军事、农业、航空等领域也有鲜明的优势,提高了技术的先进性,推动了机械工程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骏.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工程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展望[J].科技展望,2016,(19).
[2]刘智勇.实现企业机电一体化促进机械制造业发展[J].大观周刊,2016,(40):34-34.
[3]刘动,李一鸣,王培亮.浅谈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及发展前景[J].卷宗,2016,6(3).
论文作者:王伟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机电一体化论文; 技术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操作论文; 系统论文; 机械论文; 效率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