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急诊ICU 湖南湘潭 411100
【摘 要】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对内科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效果。方法:我院收治100例内科重症患者,患者均未接受抗凝治疗。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为50例。仅对观察组患者以间歇充气加压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寒症的情况。结果:组间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2/50);对照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10/50),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对照组患者还出现肺栓塞5例,所占比例为10%,而观察组患者无肺栓塞发生。结论:间歇充气加压治疗可有效预防内科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间歇充气加压治疗;内科重症;静脉血栓;栓塞症;作用
内科重症患者易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等并发症,并以深静脉血栓及肺血栓为主[1]。若不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会得以发展,甚至威胁患者生命。临床上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该并发症发生,以改善患者预后。间歇充气加压治疗是用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主要方法,但目前对于内科重症患者,运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的案例并不多[2]。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即对间歇充气加压治疗预防内科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效果进行分析,现作下述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调查对象为我院抽取的100例内科重症患者。以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为50例。观察组中,男30例、女20例,患者年龄为18~65岁,平均年龄为(49.4±2.4)岁;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患者年龄为18~66岁,平均年龄为(50.2±2.5)岁。纳入者满足下述标准:(1)患者均为接受抗凝治疗;(2)纳入者均未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3)患者无下肢病变等情况。本次调查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于本次分组治疗情况具有知情权。组间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性,可进行组间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不进行相应的预防治疗;观察组患者自进入ICU病房开始,即开始接受间歇充气加压治疗,每日治疗2次,每次30min。当患者出ICU病房时,对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经SPSS18.0统计学软件作分析,对于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并行X2检验;对于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并行t检验。对于P<0.05,提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2/50);对照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10/50),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对照组患者还出现肺栓塞5例,所占比例为10%,而观察组患者无肺栓塞发生。
3讨论
内科重症患者因身体受制动等多方面原因,可诱发静脉血栓栓塞症,需加以重视。临床上可通过药物或机械治疗方式来预防或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如注射低分子肝素等,但对于内科重症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原因如下:(1)患者进入ICU病房后,多伴有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情况,若注射低分子肝素,则可引发出血情况;(2)患者多伴有凝血功能障碍,若再进行抗凝治疗,则加重症状;(3)部分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情况,若使用抗凝治疗,则需对血药浓度进行实时监测,不利于实施[3]。因此对于重症患者,临床上多以机械治疗方法为主。
使用机械预防方法可以预防发生腿部静脉血流的淤滞,改善局部微循环[4]。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即对间歇充气加压预防及治疗内科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效果进行分析。间歇充气加压治疗过程中,根据设定的程度,自远侧气囊向近侧气囊顺序进行充气加压与放气减压,以达到增加血流速度,改善局部微循环,预防发生血液瘀滞。笔者对机械预防方法的优势进行总结,如下:(1)使用机械预防方法可降低出血几率;(2)机械治疗过程无需对患者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十分适用于存在出血风险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5]。虽间歇充气加压具有重要的优势,但在内科重症患者的应用中未得以普及。而通过本次调查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实施间歇充气加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该调查结果可有效说明,间歇充气加压治疗对预防发生深静脉血栓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在肺栓塞发生率上,观察组中无肺栓塞发生,而对照组患者有5例,所占比例为10%。提现了间歇充气加压的积极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内科重症患者因自身病症复杂,常常会掩盖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体征,尤其对于肺栓塞症状,在临床诊断中一直较为困难,需加以重视。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客观的检查来确诊。且对患者实施间歇充气加压治疗过程中,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治疗压力、保压时间及间歇时间进行调节,更好的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以保障间歇充气加压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间歇充气加压治疗可有效预防内科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但本次调查研究具有非盲目研究特征,可导致出现观察偏倚。因此笔者将继续致力于相关研究,以提供更全面的数据。
参考文献:
[1] 张川,曾薇,周红等.间歇充气加压治疗预防内科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23(9):563-565.
[2] 朱敏,丁修龙,张建华等.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预防腰椎术后静脉血栓形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20):66-68.
[3] 梁红海,冯文岭.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56例[J].中国药业,2012,21(7):68-69.
[4] 赵宇驰,张树栋,于明伟等.药物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5,35(11):1091-1095.
[5] 王剑平,林雨冬,王烈等.间歇充气加压对直肠癌术后凝血功能和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8):739-743.
论文作者:龙臣,朱云龙,袁光雄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患者论文; 栓塞论文; 静脉血栓论文; 内科论文; 重症论文; 发生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