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论文_陈庭胜

探究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论文_陈庭胜

(福建省南安市南星中学,福建 泉州 362342)

摘要:物理属于一门实验性学科,许多物理结论都是由实验推导而来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物理探究实验,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严谨的物理实验态度。这就需要教师应该重视探究实验教学,注重对于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能力

1认识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对于实验教学来说,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验教学是在实验室中来进行的, 所以学校方面就要加强对实验室的发展与完善工作,认识到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习惯,保证配件等方面的完整性,在设备出现问题时也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只有真正做好这一环节的工作,才能保证实验项目的顺利进行。其次,是要及时更新实验设备,帮助学生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实验室。 或是将实验室中的资源开放给学生,以此来为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2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存在的问题

高中物理是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一门学科。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强调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课堂设计都是与理论相关的,与实践没有较大的关联,没有做到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大都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这是与新课改要求相背离的,在理论与实践上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既不能很好地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又不能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相应的对策

3.1开展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讲解教材中的内容,在需要做实验的时候,也是自己进行演示,让学生在一旁观看,导致实验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使学生难以积极参与到实验中,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得到提高。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没有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培养。 鉴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注重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摩擦力”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采用不同的实验材料进行对比性实验,记录不同材料下摩擦力的大小,从而探索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过程,对获取物理知识过程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从而使他们的探究、实践、思维等能力得到提高。

3.2提高教师素质,加强业务学习

在实验设计活动中,许多老师为了图轻松直接利用教材的实验案例,加之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并且在实验讲解过程中讲不清楚问题导致学生没有做实验的欲望。有鉴于此,学校要更加注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分析历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参考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扩展自己的物理视野,从而积极有效地探索开展实验教学的策略。学校也应当积极支持教师提升自身能力,通过请专家进来、送老师出去的方式来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使其能够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此外,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杂志和期刊的论文来学习和吸收其他优秀教师的实验成果,通过不断积累相关实验素材来提升自身的实验技能,同时还能了解目前我国物理实验教学的先进水平。例,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我以前都是依据教材内容来开展实验活动,这样得到的结论就不是很精确,只能够获取一个大概准确的数值。在外地进修完后,我根据外校的先进经验,改进了相关的实验装置,即,在气垫导轨的一端固定住位移传感器的接收器,在小车上固定发射端,当小车在斜面上移动时,能够通过位移传感器接受相关数据来测量它的加速度。我通过这样的改进方式能够减小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从而有效提升实验的准确性。还有,静电场的演示实验需要用到法拉第圆筒,但是一般很难找到相关实验器材,我在论文中看到有的教师利用易拉罐制作,于是也去掉易拉罐外面的漆,然后贴到验电器上构成简单的法拉第圆筒装置,最终实验很成功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类似这样的实验改进还有很多,如,我用圆锥取代向心力实验中的演示仪、用激光笔取代光的折射实验中的演示仪、运用电磁线圈来改装自由落体运动的演示实验等。我通过进修和阅读相关论文来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一方面可以提高实验的演示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这有一举两得的功效。

3.3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开展具体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坚持从学生的角度上出发,在向学生讲解完具体的实验后,以此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实验。 所以在具体实验中,教师就要结合好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引导,要求学生在观察完教师的实验后自行动手进行实验。 在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就可以主动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研讨,并借助反复实验等方法来提高学习的效果,加深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3.4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对于物理学来说, 就要坚持从观察与实验的角度上出发。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要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观察物理现象的习惯。 在开展具体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保证条例上的清晰,借助简单易懂的语言来向学生讲解物理知识。 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教师所讲述的内容,才能主动的、科学的进行实验。其次,教师也要适当的向学生进行演示, 以此来帮助学生形象的掌握好物理现象以及概念等知识,帮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与观察能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深化与发展,掌握好理论教学内容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投入一定量的时间与精力来开展教学工作,结合好学生的实际情况,长期去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改变学生在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地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牡花.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J]. 理化生教学 ,2009(6).

[2]李克林.课程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5(5).

[3]查文青.浅析物理教学的问题研究 [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6).

论文作者:陈庭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探究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论文_陈庭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