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区“三治融合”新模式论文

打造社区“三治融合”新模式论文

打造社区“三治融合”新模式

□ 海宁市马桥街道办事处

海宁市马桥街道桐溪社区成立于2013年2月,目前社区总人口2.3万余人,居民超过5030户,是海宁市最大的“两新”工程安置小区和商住开发融合的城乡一体新社区。社区居民来源广、文化差异大、需求多样,且多为“人户分离”状态。为提高社区服务和治理水平,满足城乡社区居民多元需求,近年来,马桥街道桐溪社区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魂”工作策略,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新思路,完善城乡一体化治理与服务网络,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主要通过机器学习中的现代个性化的推荐系统这个主题,去尝试讨论四种不同的推荐算法的特征。

一、“四微”行动,创新基层自治新模式

微机制:畅通社情民意零距离。制定居民公约,协同共建社区“微机制”。一是“E桐帮”服务机制。坚持党建引领,以居民教育为抓手,以民生服务群众为重点,落实“党员干部+党员志愿者+专技志愿者”服务模式,打破部门条线工作分割壁垒。二是“8+X”协商机制。建立“社区党组织牵头,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驻辖区单位、物业代表、居监委、社区志愿者、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八位一体”社区议事委员会,作为社区协商议事协调机构,遵循“五议两公开”的决策程序,对涉及居民利益的重要事项进行决策。三是“三项清单”互动机制。以“三级联动”响应机制为主体,开展“8+X”社区协商议事,践行“三项清单”服务策略,即“社区问题清单”“社区资源清单”“社区服务清单”。

微项目:实现社区服务精准化。按需打造专业化、精准化微项目。一是自我提升的“自治微项目”。注重服务供给与居民自治相结合,契合居民切身利益,提供群众能够参与、方便参与、乐于参与的“居民素质提升工程”自治项目,借此以自我教育培养居民素质、以活动引导居民素质、以环境陶冶居民素质。二是多元参与的“公益微项目”。组织社区党员骨干、小组组长、辖区商铺等,认捐、认领、认养“微公益”项目,通过“微平台”激励更多社区人参与公益,关心社区建设。

微组织: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以社区服务需求为导向培育社会组织,以社区资源整合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模式。一是培育本土社工微组织。街镇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落地桐溪社区,通过人才挖掘、督导培训等策略,成立7家公益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二是发展社区草根微组织。联动“社区达人”先后登记备案,如马桥街道桐溪社区青年志愿者协会、马桥街道桐溪社区书画协会等11家社区组织。三是组建志愿服务微组织。挖掘社区内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热心人士,成立志愿服务“桐心盟”“乡贤会”“评议团”,开展社区帮扶、议事、评议等活动,积极打造社区法德文化示范组织群。

最美人物带动美。树立典型,弘扬 “真善美”,社区常态化开展“最美人物”“最美公益人”“最美婆媳”等评选活动,并对社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予以表彰,这些举措不仅激励着当事人,更带动和影响了其他居民和下一代人,以共同弘扬“最美”精神,推动社区文明风尚形成。例如,最美志愿者王玉萍,平时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发起“弯腰一秒,净在我行”志愿项目。她利用夜间走路锻炼的时间,边健身边捡拾路边散落垃圾,一路做好宣传。此举带动了社区本地居民和新居民共80余人参与其中,每月开展集中活动2次,在倡导健身的同时一起保护环境,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基层法治建设行。结合桐溪实际,推行基层法治建设,在党员学习日、民主生活会中通过解读党章及宪法等法规政策、观看普法教育片等形式,积极学习各类法律法规政策,提高党员依法行事能力,提升党组织法治融合能力、引领能力,坚持用法解决问题。将社区块状化,设置半小时服务圈,每个服务圈至少由1名社区党员干部、5名党员志愿者和圈内有一技之长的热心居民组成法治服务团队,心系居民,依法办事,为社区群众解决各类事件。

二、“三行”实践,构筑基层法治长效机制

微激励:激发居民自治新活力。制定《桐溪社区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出台激励制度,引导社区及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一是积分制激励。建立志愿服务时间 “银行”,制作志愿服务时间 “存折”——《志愿者服务记录卡》。设立时间专管员,定期将志愿服务时间转化为志愿服务积分,记录在册。志愿者服务时间是志愿者兑换相关激励和评比表彰的重要依据。二是阶梯式激励。志愿者依据志愿服务时间,兑换志愿服务积分,凭积分进行阶梯式激励和递进式奖励。三是星级化激励。根据服务时长统计积分,从100分到500分进行“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五个等级的认定,让志愿者在服务中提升自我效能感和获得感,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多维一体调解行。践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法律顾问平时为社区基层治理提供法律意见,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解答居民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当好法治宣传员、咨询员、案件代理员,让法律顾问成为推进乡村依法治理、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日常工作中,立足社区问题,联动社区法律顾问、警务室、物业公司、业委会和社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工作体系,形成预防和化解物业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2019年以来,社区法律顾问共解答法律咨询12次,开展法治讲座1场,开展村务“法律体检”3次,审查修订合同6份,办理法律援助1件,参与矛盾纠纷化解3件。

精细普法惠民行。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常态化法惠民、周期化法普民活动。定期开展“法治三下”活动,即法治电影下乡、法治课堂下居、法律教育下学校活动。社区利用传统节日、法治宣传日等时机,联合街道司法、公安等单位部门设点开展普法宣教;利用社区举办文娱活动之机,开展法治书画展、法律知识竞赛、观看学法视频等活动,寓教于乐,并重点做好青少年、新居民、特殊群体的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构建社区居民沟通交流的法治平台,以社区“乐聊吧”“议事厅”为载体,定期开展法规政策分享与法律问题探讨,不断提高社区居民法律理念。推进法治公园、长廊等法治阵地建设,结合社区设有的党建公园特点,利用公园宣传橱窗进行普法宣传,将法治文化融入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三、“三美”传播,促进基层德治常态化

诗词是朦胧缥缈的。古诗词教学注重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对诗词中意象的赏析来感知意象,进而体会诗词的意境。注重启发想象,能够激活学生对语言的创造性,整个学习过程有情有趣,让学生将想象与情感代入到古诗词的学习中。

宣传平台学习美。利用党建文化、人文讲堂等平台阵地,开展“颂经典”等活动,让党员及居民群众积极接受道德思想教育,提高自身素养,进一步营造“党风+德风”浓厚氛围。开通微信公众号、社区微信群、便民短信,组织社区崇德宣传活动,拓展德风宣传媒介。例如,通过“桐声嘹亮”社区报、“桐溪同心”公众号、文化家园风采墙和宣传栏展示社区道德模范典型人物、乡风文明评选,使其成为全居民涉足的区域,对标学习,让群众学有榜样,传递正能量,将“德”传承给更多人。通过系列宣传学习,更多居民在生活工作中自觉养成了文明习惯,多做好事,对于不文明、不道德行为能积极曝光。

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其日常口语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最鲜活最生动的作文语文,学生在交流、收集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并在作文中加于运用。农村学生在用具有乡土特色的语言来作文,不仅增强对自己的认同感还能激发作文的兴趣。

文明三进传承美。开展帮扶进家庭,不定期以“邻里互动、居民联动”为主题开展对社区特殊群体(重度残疾人、空巢独居老人、低保特困)帮扶服务,解决居民诉求,提高居民文明生活质量。开展家风家训进楼道,社区结合实际制定家风家训,将其制成展板张贴于居民区各楼道中,并将家风家训编辑成册,发放给每一户,让居民潜移默化学习家风家训,传承文明家庭、文明乡风之美。日常工作中,定期开展以“邻里和睦、社区和谐”以及“创文明城市,建和谐邻里”为主题的邻里节活动,将家风家训深入宣传。开展文明餐桌进小区,社区党员干部积极带头,平时做好小区厨师培训和规范社区家宴中心标准化建设,做好日常食品安全管理,让居民文明用餐、放心用餐,传承勤俭节约的美好生活之风。

标签:;  ;  ;  ;  ;  ;  ;  ;  ;  

打造社区“三治融合”新模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