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论文_文云惠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论文_文云惠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抽取100例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普通护理对照组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各50例,分析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SAS和SDS评分均高出观察组(14.2±1.2)分和(17.0±1.1)分,两组SAS和SD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4.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4.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对初产妇分娩起到极大作用,值得研究、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初产妇 分娩

初产妇往往没有经验,指只生一胎的产妇[1]。而分娩是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的生理过程,并且需要产妇强大的心理状态来面对分娩,现在选择剖腹产的产妇远远大于选择自然分娩的产妇,由于分娩时间过长痛苦加倍,尤其是初产妇对分娩容易产生害怕、抗拒、烦躁等心理状态,所以初产妇更需要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2]。抽取100例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普通护理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100例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分类护理,对照组50例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50例采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年龄为18—27岁,平均年龄为(22±4)岁,已婚为28例,未婚为22例,孕周为37—40周,观察组年龄为24—35岁,平均年龄为(29±5)岁,已婚为30例,未婚为20例,孕周为37-41周。两组初产妇在年龄、婚姻状况、孕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

本组初产妇进行普通护理,对其采取饮食指导,包括多餐少食、补充维C,保证充足睡眠,嘱咐家属放松心态,并且注意初产妇卫生措施,被褥更换等情况,护理人员一定要实时监测初产妇生命体征状况,若发现不正常情况及时汇报主治医生。

1.2.2对照组

本组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护理,详细如下:

①产前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为初产妇及其家属讲解主治医生或医院的相关状况,应每天早晚两次打扫病房,保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可以依据初产妇喜好适当放一些初产妇熟悉的东西,减少初产妇对病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并且开窗通风换气,使初产妇能放松心态,呼吸新鲜空气。提前做好面对初产妇慌乱心理的准备,一定要使其保证充足的睡眠,生活规律,不要随意走动,养精蓄锐,静等分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②产前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可根据初产妇的口味习惯搭配各种各样的膳食,并且结合初产妇身体情况,选择进食量,每顿饭后可以补充钙剂,护理人员可考虑初产妇孕周情况来选择专业且适合的钙片,再加上一袋牛奶,充分补充产前初产妇身体所需营养。

③分娩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可以让其家属陪同一起经历分娩过程,增加初产妇的信心,转移初产妇焦躁、恐惧心理,护理人员一定要鼓励初产妇积极乐观面对分娩,怀着愉悦心情来迎接新生儿到来。

④产后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可以适当给予初产妇表扬和鼓励,增加初产妇自豪感和自信感,研究表明产妇患产后抑郁症高达40.5%,观察初产妇及其家属心理变化,加强对初产妇的关心,缓解产后心理压力,注意初产妇伤口愈合情况和隐私情况,态度温和说话谦逊,让初产妇对护理人员保持一种信任感。

⑤产后生活护理:由于初产妇经验不足,分娩过程将会消耗其极大能量,护理人员及时嘱咐初产妇产后一定要静养,注意睡眠质量,可在产后3天下床活动,尽快帮助初产妇恢复体型,不要过量补充营养,饮食清淡,少吃生冷食物和水果,切记保持双手及乳头的清洁,尤其注意阴部清洁干净。

⑥产后健康教育护理:护理人员对初产妇进行相关健康教育的情况,使初产妇及其家属更加清晰明白相关的医学知识,或者请主治医生和有经验的产妇来详细介绍相关情况,可以制定专属初产妇的健康教育手册,以免出院后遇到紧急情况而不知所措,保证初产妇康复效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初产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越高说明心理抑郁程度越高。

护理满意度评判标准:满分100分,满意>90分,基本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 SPSS15.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X2检验, 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初产妇护理后心理状态比较

对照组组SAS评分(56.3±4.3)分,观察组SAS评分(42.1±3.1)分,两组S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942,P<0.01);对照组SDS评分(58.2±5.3)分,观察组SDS评分(41.2±4.2)分,两组SD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776,P<0.01)。

2.2两组初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护理满意12例,基本满意20例,不满意18例,满意度64.0%,观察组护理满意20例,基本满意22例,不满意8例,满意度84.0%,两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98,P<0.05)

3讨论

对于女人来说分娩是人生第二大等事,由于产妇心理情况不同,分娩生理反应大不相同,并且临产时会出现子宫底下降、见红、不规则子宫收缩、羊水破等症状,分娩疼痛造成心率、耗氧量、血压等变化,都有可能对产妇和婴儿造成影响,尤其对于初产妇心理是极大考验,初产妇容易紧张,慌乱、焦躁[3]。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通过对产妇产前、分娩、产后三个阶段进行专业护理,缓解产妇精神压力,为其家属讲解相关专业知识,使其放松心态,更好地帮助产妇顺利分娩[4]。因此要求护理人员除了具备其相关知识还要及时给予产妇及其家属心理辅导。这项工作既增加初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又提高初产妇对医院安排的满意度[5]。本文分析证明普通护理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比较后初产妇的SAS和SD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4.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4.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说明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对初产妇分娩起到关键性作用,对今后初产妇护理工作具有推广、研究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梁广霞. 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04):86-87.

[2]刘秀芳,巫月红,王秋菊.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9):37-38+42.

[3]王永媛.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J]. 社区医学杂志,2015,13(18):69-70.

[4]丁彩平,王艳,周桂香.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情绪及分娩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0):116-118.

[5]蔡丽平,李岚,练洁佳. 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4):1576-1577.

论文作者:文云惠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下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论文_文云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