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论文_赵玺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论文_赵玺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1

摘要:海绵城市理念是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将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建设为“海绵”,希望其强降水天气下,能够发挥“海绵”的作用,吸收大量的水分。将雨水资源,有效的收集起来,采取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净化以及二次处理,用作城市绿化用水。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可回收以及利用部分自然雨水资源,有效缓解当前我国水资源紧缺问题,同时提高排水系统的能力,缓解城市内涝和污染雨水径流问题等。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给排水设计;应用;实践

导言:水资源是大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给排水工程相当于一个城市的命脉,它的建设于城市的稳定发展与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我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历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因此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这些给排水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一定的解决,这一理念不仅使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海绵城市的理念只有与给排水工程完美的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才能让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质量更上一个台阶,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1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应用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1.1推进市政给排水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给排水系统作为一个庞大的运作体系,对其的改善规划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并通过对海绵城市理念的有效应用,高效改善城市积水排水问题。在改善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利用人行道、绿化带以及车行道的雨水渗透功能,及时处理堆积的雨水并回收雨水对水资源进行二次利用。由此可见,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市政给排水系统,必须经过严格设计、周密部署、整体规划来实现对市政给排水系统的全面完善,体现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可行性,推进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2提供有效规划和设计指导

城市降水量的传统计算方法是根据对城市1-2年的降水量进行统计,算出城市雨水的流量。但在城市化进程不断进步的影响下,城市对市政给排水系统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计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城市排水设计的要求。通过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能够改善排水系统的单一性,在系统快速排水的功能基础上,加入自动蓄水功能、积水性能和用水功能,有效提高了市政给排水系统的性能多面性,以此实现对市政给排水设计方案的全面优化,使城市洪涝灾害和水资源受污染等问题得到更完整的解决。比如在我国太原市的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中,通过对海绵城市理念的融合应用,在城市公路人行道两次采用带孔透水砖进行路面铺垫,透水砖的铺垫使暴雨天气带来的雨水能够快速的深入地下,使城市洪涝灾害得到有效的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雨水渗入地下后,市政给排水系统会自动将一部分雨水流入蓄水系统中,在系统自动化的帮助下,对蓄水系统中的雨水进行过滤和净化,就能将这些水资源运用到城市绿化带的浇灌工作中。总之,在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是优化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最佳措施,在排水系统得到优化的同时,还能全面修复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2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具体实践应用

2.1车行道中渗透海绵城市理念的设计

车行道是一个城市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的时候要对市政道路的建设尤为的重视。当前我国很多城市的车行道都是柏油马路,也就是说,当前道路的透水性非常的弱,在遇到下雨天的时候容易形成积水,情况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地下水供应不足,并引起热岛效应。在车行道的设计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也可以像人行道一样采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来铺路,让雨水在降落之后充分的被吸收,防止道路中出现积水,并提升地下水的回补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施工的时候,透水材料的上层应该铺一层沥青,防止雨量过大对吸水材料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使用材料之后,雨水就会随着材料被排入道路两旁的盲沟之中,随后便进入检查井或者是绿化地带,如果雨水存在一定的污染将会对植物和地下管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可以采用管道将收集的雨水流入指定的处理厂,并进行化验,如果水质合格就直接放入排水系统,如果不合格就要经过一定的处理再排出,设计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安装管道的时候也要控制其倾斜度,保证雨水能够顺利的流出。

2.2完善和解决排水不畅、蓄水能力不足

通过安装导流系统,进而在汛期能够使雨水得到更多的滞留,减少地表水浪费,更好地提高雨水蓄水能力;或者设置一定的明沟系统,对雨水实现良好的沉淀,降低路面积水情况的发生,将对公众日常出行和交通压力缓解等提供一定的保障作用;还可以通过应用溢流作用,促使道路中的雨水直接流入排水管道,加强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设,对城市发展过程中老旧小区雨水和污水合流的地方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实现雨水系统和污水管道分离建设;在人行横道和直行道等处按照设置要求在一定的距离内设置雨水篦子等,加强与雨水收集系统的连通,既能有效应对气候异常问题为城市市政给排水带来的不良影响,降低洪涝灾害发生风险,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保驾护航,又能提高城市蓄水能力,最大限度地修复和保护水系统不受破坏,实现给排水的各个环节有机统一协调运转。还可以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通过一定的工艺进行中水回用,提高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更好地缓解城市用水不足等情况。

2.3人行道中渗透海绵城市理念的设计

人行道也是市政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人行道的建设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定的方便,也体现着市政工程的功能作用。原来的路面基本都是采用不透水的材料来铺设,在雨天的时候容易形成积水或者是出现湿滑的现象,导致人们在雨天出行极为不方便,因此在铺路的时候渗透海绵城市的理念,选择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对路面进行铺设,雨水落下之后能够及时的被吸收,除了不会造成积水之外,还能够有效的调节地面的温度与湿度,及时的补充地下水分。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条件非常有限,无法胜任路面材料的费用,因此在给排水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设置基层排水管,并调整管道的倾斜度,让管道的纵向倾斜度在2.5%的范围内,横向坡度在1%~2%之内,也可以达到路面排水的效果。

3结束语

海绵城市建设理论是被实践证明和检验过的科学完善的理论,给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指导。看到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的同时,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海绵城市建设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对城市市政给排水功能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有效规划,并不断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海绵城市建设经验,总结成功案例的优秀典型做法,结合城市地势、给排水情况等进行科学规划、周密部署、有效统筹和有序安排,进而提高海绵城市给排水建设的适用性,降低不良影响,提高积极应对能力,促进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完善城市市政给排水整体功能,提高城市建设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公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新.基于海绵城市概念下给排水系统构建问题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63.

[2]李建沛.平顶山市“海绵城市”建设模式的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7):214-215.

[3]潘志磊.现代海绵城市概念于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248.

论文作者:赵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论文_赵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