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财税银库联网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快速发展论文,财税论文,地区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广西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财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财税征收工作日趋繁忙,国库业务量每年都在大幅度递增。但是,国库业务存在着支付速度慢、在途资金量大、税款延压严重、纳税信息重复多次录入造成的高差错率等诸多弊病。因此,改变目前财政、税务、国库各自为政的核算方式,建立一个既能数据共享、又能互相制约的高效的多功能财税银库网络系统,是广西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财税银库联网工程建成后,将会大幅度减少在途税款,提高税款入库率,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广西经济的效率。
一、税收入库管理现状
目前,广西大部分地市财政、税务、国库的业务处理采用的都是手工方式,少部分地市采用半手工(自动十手工干预)方式。以纳税申报为例,纳税人到国税局或地税局纳税大厅办理纳税手续;税务部门根据相关信息开具税票;纳税人持税票到其开户银行(经办行)办理扣款手续;经办行根据税票信息办理扣款,同时录入该税票信息;经办行将税票信息及客户税票通过交换提交给人民银行交换所;纳税人持扣款通知及税票到纳税大厅办理税票在途销号;人民银行交换所接收到税票信息后,进行相应的清算处理,随后将税票提交到国库部门;税务部门接收到纳税人扣款通知及税票后,办理税票在途销号;国库部门接收到税票后,进行相应的汇总(按照税票地税种、级次、库别进行汇总统计),并将汇总信息录入到国库核算系统,完成税款入库;税务部门定期到国库取回已入库税票;税务部门将已入库税票办理入库销号。至此,税收入库管理工作基本完成。业务流程如图1。
附图
在此过程中,纸质税票是传递税款信息的媒体。基层税务机关接受纳税人申报纳税,各征收单位以手工税票传递方式将纳税人银行账号上的资金,通过国库经收处缴人国库。各部门为完成各自业务处理,不得不重复录入缴款书,采集相同的税款信息。这种方式的主要弊端是:纳税申报入库的环节多,效率低,差错多,自动化程度不高;税务、国库部门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不能及时提供收入征管、入库、监管所需的有关信息,不能及时发现欠缴、偷逃税款和国库资金被延压、挤占、挪用等违法行为;财政部门无法及时了解收入入库情况和准确预测收入发展趋势;纳税人办理一次缴税业务,需要往返于不同税务机关和开户银行,手续多,不便于操作。因此,改善纳税环境和国库经收服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财政、税务、银行、国库之间相关业务处理的电子化、现代化水平,已是各方面的迫切要求。
二、财税银库联网的建设目标
一是缴税入库自动化。财税银库联网系统是横跨财政、税务、银行、国库等部门的应用系统,只要缴税账户内存款充足,纳税人在完成申报的同时,系统实时自动为纳税人完成扣缴税款。整个税款入库过程均以电子税票为传递媒体,全部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二是税款征收入库无纸化。财税银库联网系统以电子税票为媒体的传递方式,取代了用纸质凭证传递的传统方式,从而实现了在税款征收入库的整个过程没有纸质凭证传递。
三是加快预算资金的入库速度,确保税款的安全性。由于入库环节的减少,每笔税款都及时划入国库,税金入库的速度加快,有力地支持地方财政支出和安排的及时到位。
四是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服务。为财税银库各部门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财政资金入库、支拨、退付、更正、对账信息,为财政预算的编制、执行,加强收入、国库资金监管,实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财税银库联网架构
广西财税银库联网业务系统可以利用各联网单位现有的纵向业务网络系统和先进的信息技术,以税收征管、税款解缴、库款支拨、账务核对和预算收支分析为核心,通过财税银库之间的网络连接,实现政府预算收支业务数据的网络化实时处理。财税银库联网范围包括国库部门、征收机关、财政部门、税务部门、银行、代理银行。财税银库横向联网信息处理系统作为财税银库网络联接的中心,负责税务部门与经办行、经办行与国库系统、国库系统与税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交互,同时负责经办行税票业务的资金清算,它通过地面线路与国税局、地税局、经办行以及国库部门实现联接在本系统中起金融信息网关的作用。系统的中心连接点“财税银库横向联网信息中心”物理设置应在人民银行,由人民银行负责管理和维护。网络结构拓扑图如图2。
附图
为避免重复投资,财税银库联网信息中心与经办行之间通过现有的同城清算网络实现联接;由于国库部门与国、地税局之间信息交互量较大,因此应采用DDN专线实现联接;财政与国库根据业务量的实际需要申请专线连接。考虑到目前大多数经办行(商业银行)均已实现内部联网,为加快税票信息的处理速度,减少商业银行处理税票业务的工作量以及由信息录入带来的人为差错,针对有条件实现集中税票信息交互的经办行,采用与其行内业务系统实现直接联接的模式,完成税票信息交互。
同城实时清算业务处理系统的开通,加速了同城资金的周转速度,有力地支持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也为票据的有条件截留提供了技术基础和保证。但由于国库业务的特殊性,在办理预算资金入库业务等方面,并未体现其便利。其关键原因是财政及税务部门的业务处理系统没有与国库、商业银行联网,税票只有通过同城票据交换到达国库后,国库才能办理税款入库。实现财税银库联网就是要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将财政、税务、国库和银行部门的计算机业务处理系统连接起来,实现国库收支的电子化、网络化,加快国库资金收纳、报解、退库、拨付和更正速度,方便纳税人、缴费人,提高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管理与服务水平。
系统的开发建设应充分考虑到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保密性。系统的运行要稳定、安全,出现故障或由于不可抗力及其他原因造成系统瘫痪时,应具有恢复及补救能力,例如通讯无法进行时,可利用软盘进行信息传输、用原始凭证代替电子凭证等办法解决,确保同城清算的连续性;系统开发的应用软件、通信软件和重要的数据库文件应采取相应的保密和加密措施;网络上传输的数据信息代表着资金的流动,因而必须确保信息流的完整、真实,对网上信息要进行合法性审查,有效地防范非法信息的侵入;对系统各岗位的操作人员应实行分级密钥管理,非系统使用人员无法进入系统或越权操作;系统应具有日常运行、使用情况的记载。
四、财税银库联网的社会效益
财税银库联网系统的建设,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样主要体现在:
一是有利于强化税收征管、提高征收效率。实行财税银库计算机横向联网,利用信息交换处理系统,通过对实时业务数据和信息的处理、交换、共享,可实现税款征收的申报、解缴、入库、对账、监控一体化,使税务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从而极大地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二是有利于加快税款的入库速度,确保国家税收安全。保证每笔税款实时划入国库,减少入库环节,降低运作成本;同时有效地防止税款在征收入库过程中被延解、占压,确保国家税收完整、及时解缴入库。如广州市应用ETS后,为纳税人提供了优质快速的服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财税银库联网系统对纳税人提供便捷的小时服务,一笔税款从纳税人申报到扣款、入库,仅需1.3秒,税款入库从原来的3天在途缩短到当天入库,国库入库处理从原来的半天到一天缩短为30~60分钟,业务传递全过程实现信息共享、实时监控、无纸化运作,最终实现了税收征收入库现代化,保证国库资金准确、及时、完整报解。
三是有利于促进税收申报形式多元化,为缴税人提供更加优质、快捷的纳税服务。财税银库联网为纳税入网上纳税申报和电话语音纳税创造了条件,由此有利于促进税收申报形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网上和语音纳税申报可为纳税人提供每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节假日照常运行,为纳税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申报缴税一体化,也免去了纳税人“路税”之苦。
四是有利于加强财政国库监管、提高工作效率。财政、国库部门可从繁琐的手工记账中解脱出来,实现记账、对账的电子化;同时可以杜绝国库经收处延解税款、征收机关开设过渡户的做法,将事后监督的关口前移至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有效解决税款在征收解缴过程中延解、占压等现象的产生。
五是有利于财税部门及时提供预算收入分析,为领导决策服务。通过计算机横向联网实现实时业务资源共享后,财税部门将拥有较完整的基础数据和资料、预算收支分析得到更加全面、真实、准确的数据支持。
六是有利于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财税银库联网信息中心”,财政、国库和商业银行之间建立起完善的实时业务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充分利用人民银行的现代化支付系统办理跨行(库)资金交易,提高资金的划拨速度,保证财政支出实时拨付到位,满足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下财政资金集中支付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