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顺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通市 226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物流业的兴起,对公路和桥梁的利用率以及需求量逐步攀升,但与此同时,对其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核心部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关系着其整体的施工质量,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技术问题都会影响整体的施工状况,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的技术要点,以提高后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市政桥梁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市政桥梁;施工应用
1引言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市政桥梁项目规划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施工工程量不断增多,这对于市政桥梁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钻孔灌注桩具有噪音低、承载力大、安全性高等特点,并且对于周围施工环境影响较小,所以市政桥梁基础项目施工过程中应积极利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不断提高施工质量。
2 市政桥梁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优势
2.1 抗震性强
市政桥梁基础施工中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和地基进行有效结合,提高地基结构的水平承载力和整体性。在地基土层中设置灌注桩可以实现和上层桥梁结构的良好结合,使水下地基和桥梁结构结为一体,使地基为上层桥梁结构提供较高的水平承载力,有效增强其抗震性。
2.2 性价比高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比较成熟,施工过程中资源利用率较高,施工速度快,便于桥梁基础项目的顺利施工,可以有效减少桥梁施工造价。并且和传统施工工艺相比,在投入相同资金条件下,桥梁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年限更长、质量更好。
2.3 承载力大
桥梁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条件比较复杂,很多海床或者河床都无法为桥梁基础提供良好稳定性和承载力。钻孔灌注桩可以为桥梁工程基础提供较高的承载力,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结合桥梁工程具体情况,增大桩截面积或者加长桩身,从而保障桥梁基础项目的稳定性。
3 市政桥梁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
3.1 定位测量
为了方便开展定位测量工作并提高钻孔的精准度,需要在钻孔施工之前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在实际的定位测量过程中,受到施工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存在施工图纸上要求的定位基线或基点和实际施工环境不相符的情况,因此要通过反复的测量工作确定其差值,并且保证实际定位不能与图纸标准差值大于10mm,否则就需要和工程建设单位进行核实,看是否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调整基线位置。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方便在后期施工过程中进行校对工作,需要在挖埋护筒之前,把桩的中心线引到钢轨上,并做好相应的标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埋设护筒
进行护筒埋设施工中,要根据施工要求,做好护筒内径控制,确保护筒内径超出灌注桩尺寸的20~40cm,护筒埋设时要保证护筒中心线与灌注桩的中心线相互重合,尽量控制两者误差保持在1%以内,以确保护筒埋设施工的质量。此外,护筒埋设施工时,如果施工地区的地质相对坚硬,可以通过在钻孔中直接埋设护筒方式进行施工;反之,如果施工地区地质含水量较高或土质松软,则可以在夯实土层后进行护筒埋设施工,并注意确保护筒埋设尺寸要比地面高,以避免影响工程质量。
3.3 泥浆制备和护壁施工要点
在制备泥浆时应该根据市政桥梁工程现场的实际状况,综合考虑现场的土质状况进行泥浆的调配,通过科学设计粘土、添加剂、水之间的比例进行泥浆的制备施工,泥浆的比重与粘度必须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年度应该控制在25 ~ 30 之间,相对密度应该控制在1.2 左右,胶体率应该超过95%,同时在制备泥浆时还应该避免出现泥浆过稀或者过稠的问题,否则将会对市政桥梁的整体施工质量和安全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制作泥浆时应该先将粘土大嘴,然后把粘土放置在护筒内,采用冲击锤击打的方式将泥浆打击入钻孔灌注桩中,把泥浆转化成优质泥浆,准备好上述工序之后再进行钻孔施工。
3.4 钻孔与清孔作业
钻孔施工的钻孔灌注施工技术中较为关键的环节,首先要充分做好钻孔前的准备工作,根据具体地质、土质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钻孔,并配合相应的钻孔方式,钻机要确保被固定在钻孔的一侧;其次是在钻孔环节,钻孔中若遇到无法正常冲钻障碍物,需要用粘土把表面垫平再进行钻孔;在这一过程中,应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及时记录施工状况并填写施工记录,工作人员应当仔细观测土层发展变化,核对地质剖面图,严格确保工程正确、安全、可控进行。完成钻孔作业后,严格按相关规范标准检查钻孔,迅速清理钻孔中的沉淀物,严格控制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监测控制泥浆粘度、含砂率与密度,确保清孔质量。
3.5 钢筋骨架制作和安装
钢筋骨架制作与安装施工,需要在钻孔清孔完成后,将制作好的钢筋骨架吊装安放在钻孔中,然后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筑,最终形成钢筋混凝土桩,实现桩基稳固目的。通常情况下,在钢筋骨架制作环节,为确保其质量效果,制作的钢筋骨架要在外侧设置一个与保护层厚度相同的垫块,并且要确保垫块间距竖向为2 m,横向需要设置4处以上,钢筋骨架吊装安放时,要确保主筋间距左右控制在10 mm。
3.6 灌注施工要点
当钢筋笼安放施工完成之后不能直接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而是应该对钻孔进行第二次清理,保证泥浆的检测指标以及桩底的沉淀厚度都能够满足相关标准之后才能够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否则将会影响灌注施工质量。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过程中应该保证导管和孔底之间保持0.4m 左右的距离,同时还应该对混凝土顶面的高度进行实时的检测,尽可能的将导管的埋设深度控制在2m ~ 6m 之间。同时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对导管位置和灌注速度的控制和调整,如果出现钢筋笼和混凝土之间距离小于2m 时,应该尽可能地放慢混凝土灌注速度,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对钢筋笼造成冲击,当灌注施工即将结束之前,还应该严格的控制导管的高度,以便于增强混凝土的压力、密实度以及冲击力等。
4 结束语
根据上述的分析,可知,钻孔灌注桩工序复杂,对钻孔及钢筋吊放的精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在作业过程中,认真了解把握钻孔、清孔、钢筋吊放、混凝土灌注等工序,并应用在实践中,使得不断优化工程工艺,提高钻孔灌注桩的作业质量,最后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钻孔灌注桩技术广泛应用在市政工程中,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和确保作业质量,最终获得了满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田文才,裘继荣.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4,20:135.
[2]李志华.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14:197.
论文作者:陈胜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4期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钻孔论文; 桥梁论文; 泥浆论文; 钢筋论文; 市政论文; 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4期8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