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第一六九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南医院)骨二科 湖南衡阳 421002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颈椎间盘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后,纤维环和后纵韧带断裂,髓核突出而导致颈髓或神经根受压的一系列临床表现。随着现代研究水平的不断进步及CT、MRI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率〔1〕。本病多为急性发病,少数病例亦可隐性发病。对于颈椎失稳,脊髓压迫者可施行手术治疗〔2〕。近年来,我们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压迫为主的颈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共入组病例36例,全部病例来源于我院脊柱外科门诊。具有典型的症状、体征,并经颈椎CT或MRI检查确诊和肌电图提示相应的肌节有神经性异常。其中男 20例,女16 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48岁,平均年龄(38.80±8.73)岁;病程15天-1月;单纯左侧突出者18,单纯右侧突出者16例,双侧突出者2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检查确诊。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2)急性发作1月以内(含1月)者;(3)研究期间不使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消炎药,亦不进行推拿、理疗等;(4)同意参加本临床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1)非神经根压迫为主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合并颈椎骨折、肿瘤、结核、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等;(4)合并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及其他器官或系统严重原发性疾患、精神病患者;(5)由于晕针等其他原因而不能坚持或不愿接受电针治疗者;(6)周围有皮肤病易引起感染者;(7)中风、肌肉及关节病变等可能影响上肢肌力的疾病;(8)手术后再发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5主要试验用品
针灸针(瑞琪尔牌无菌针灸针,型号N3015,批号3-30705-3)。华谊电麻仪(上海华谊医用仪器有限公司制造,型号BT701-1B)。
1.6治疗方法
1.6.1选穴
根据病变部位和神经节段理论选取相应夹脊穴。病变部位与临床表现相符者,根据病变部位选取病变椎体及上个椎体和下一个椎体两侧的夹脊穴。病变部位与临床表现不符者,根据神经节段理论选取相应的夹脊穴。
1.6.2针刺方法
用1.5寸毫针直刺约1寸,要求酸麻向患肢放射为宜,予平补平泻手法。然后接通华谊电麻仪(BT-701 型,用连续频率脉冲刺激电流,输出大小以患者感觉合适为度,时间45-60min/次。每周治疗三次,四周为一个疗程。
1.7观察方法
1.7.1疼痛综合评定
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量表,从选词项目数、疼痛分级指数(PRI)感觉分、情绪分和总分、视觉模拟量表(VAS)及现有疼痛强度(PPI)六项指标综合判定针刺治疗前后疼痛程度。
临床疗效标准
1.7.2 根据中医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治愈: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能正常工作。显效:主要症状及体征大部分消失,基本能坚持工作。有效:症状及体征减轻,工作部分受影响。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1.8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完成统计处理。假设检验水准为0.05,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方差齐采用计量资料的t检验,对治疗前后的差别进行检验。
2 结果
2.1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两组疼痛积分差值的比较
患者治疗前、后McGill量表的选词阳性项目数、疼痛分级指数(PRI)的感觉分、情绪分、总分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得分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
2.2 根据中医疗效评定标准,治愈:18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
3讨论
3.1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与颈部突然性外伤或劳损有关,但多数病例既往多伴有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间盘是由纤维环、髓核和软骨板组成,是维持颈部活动保护内外平衡的主要结构。在其发病机制上,颈椎伸展性损伤及屈曲损伤均可引起颈椎间盘突出。多数急性发病,部分病例缓慢发病。在伸展性暴力的作用下,前纵韧带及纤维环首先断裂,后方小关节囊松弛;暴力进一步加重,则可引起近侧椎体向后移位,从而带动椎间盘向后移位,同时可使后部纤维环撕裂,引起髓核突出。屈曲性损伤可使双侧小关节脱位或半脱位,椎间盘后方张力增大,引起纤维坏破裂髓核突出。颈椎后外侧的纤维环较薄弱,颈部神经根在椎间盘水平呈横向行走进入椎间孔。因此,即使突出的椎间盘很少,也可引起明显的神经根受压。所以,椎间盘侧方突向椎间孔很容易压迫神经根产生神经根刺激症状。近年来,大量的研究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在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发病机制中除突出物的机械压迫外,突出物局部的炎性反应和炎性刺激、血管受压累及脊髓、神经根血运障碍以及其张力异常变化也都起着重要作用〔3〕。
3.2颈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症状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区别
颈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症状常有不同程度的外伤所引起,起病急,病情发展较快;影像学显示致压物为单纯的椎间盘组织,而无骨性压迫征象,病变范围多为1~2个节段;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但发病年龄平均偏低。主要症状为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犹如落枕,疼痛可放射到肩部和枕部,一侧上肢有疼痛或麻木感,两侧同时发生着较为少见,上肢肌力一般不受累及。症状呈间歇性,在发作间歇期可毫无症状。体检可发现头颈部处于僵直状态,颈椎活动受限。下颈椎棘突间隙及肩胛部可有压痛,头颈加压试验可诱发颈肩痛,并向手部放射,根性牵拉试验可呈阳性。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在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后,椎间隙狭窄,椎体间不稳,椎体缘、关节突关节产生骨刺或椎间盘突出等因素压迫神经根,产生神经根刺激症状。起病缓慢,但症状逐渐加重;影像学检查显示致压物除突出的椎间盘外常常伴有椎体边缘、关节突关节增生的骨赘;病变范围为多个节段;平均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主要症状为颈肩部疼痛,枕部后颈部酸痛,并按神经根分布向下放射到前臂和手指,常常出现神经根支配区的感觉减退,肌力减弱、肌肉萎缩,腱反射减退。检查时可有颈项肌肉痉挛、且可找到压痛点,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等。
3.3电针夹脊穴的治疗机理
颈椎间盘突出症当属“痹证”范畴。夹脊穴,亦称华佗夹脊穴。首见于《素问·刺疟篇》,“十二疟者……又刺项以下夹脊者必已”,是对夹脊穴最早的描述。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最早明确提出了夹脊穴的位置所在,“夹背脊大骨之中,去脊各一寸”。夹脊穴属局部取穴,中医认为针刺颈部夹脊穴能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以通调督脉之气。督脉为阳脉之海,针刺后能使全身阳气得以振奋,阴血得以流通,气血通畅脏腑协调,脑髓得以濡养,诸证消失。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夹脊穴不仅可治疗脊柱本身的疾病而且对其相应神经节段所支配的病变有较好的疗效。由于夹脊穴紧靠脊柱和脊神经,刺穴直达病变部位,可以减轻神经根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水肿,消除其无菌性炎症,改善神经缺血〔4〕。电针夹脊穴还可促进内源性阿片肽EM、ENK及DYN的释放,它们分别与相应的内源性阿片肽受体结合而起到镇痛作用〔5〕。本组36例患者经电针治疗后,疼痛较治疗前明显缓解,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神经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电针疗法安全可靠,操作简单,费用低廉,获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侯铁胜,王德胜,沈 强,等.颈椎间盘突出症的MRI表现及意义.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5;5(3):105.
[2]侯铁胜,刘洪奎,贾连顺,等.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7,18(6):516-518.
[3]贾连顺,候铁胜,倪斌,等.关于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6,11(4):128-221.
[4]王升旭,李树成,老锦雄.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机理探讨.中国针灸,2000,3:166-168.
[5]黄国付,张红星,张唐法等.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时效血浆相关因子的干预.中国临床康复,2006,43(10):1-6.
论文作者:郭纪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8
标签:颈椎论文; 电针论文; 间盘论文; 神经论文; 疼痛论文; 椎间盘论文; 症状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