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观察护理程序在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入的100例心理衰竭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程序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身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观察组明显高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诊治和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4%,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程序在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且减少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程序 心力衰竭 临床护理 应用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5.36.11
作者单位:056006,河北省邯郸市,邯郸明仁医院
作者简介:王亚莉(1978—),女,河北省邯郸市人,本科,邯郸明仁医院内科主管护师。
宋兰英(1978—),本科, 邯郸明仁医院 主管护师。
张艳敏(1983—), 本科,邯郸明仁医院 主管护师。
杨会杰(1981—),本科, 邯郸明仁医院 主管护师。
Application of Nursing Procedure in Clin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Wang Yali,Song Lanying,Zhang Yanmin,Yang Huijie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procedure in clin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car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mental failure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3 to December 2014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nursing process mode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adverse events. Results Observation of physical functi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 and social functio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satisfaction rate was 90%, whil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0%,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adverse incidenc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during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as 4%, while the adverse incidenc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10%,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nursing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procedur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is remarkable,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nursing process, so it is worth to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
Keywords: nursing procedure; heart failure; clinical nursing; application
心衰是由于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所导致的心脏泵血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症候群。其常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临床上心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心力衰竭常危及生命,需紧急抢救,慢性心力衰竭时一种持续存在的心衰状态,可稳定或恶化[1,2]。护理程序(nursing process)是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恢复或增进护理对象的健康为目标,科学地确认确认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运用系统方法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模式。护理程序广泛的应用月当前的护理工作当中,一般可分为五个步骤,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3,4]。在及时救治的基础上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程序模式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将我院10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中的50例患者采用护理程序模式进行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入的100例心理衰竭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所有患者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临床表现,且经X线,心电图,超声等检查确诊为心衰。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38-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7±6.9)岁;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在39-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3±12.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基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可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程序模式进行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氧疗、抗炎、营养支持等,护理程序模式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护理评估:护理评估包括心理社会评估和病情收集评估。心理社会评估要求护理人员采用恰当的方式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及心理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明确其心理状态及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病情收集评估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病情相关知识都进行充分的了解,准确掌握患者病情和疾病进展情况。
1.2.2 护理诊断:护理诊断要求护理人员对各阶段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关键的问题。如心脏排血量的减少与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有关,体液过多则可能是由于右心衰竭所引起的体循环淤血所造成;皮肤完整性受损则是由于水肿引起皮肤组织营养不良;活动无耐力则与机体缺氧、电解质紊乱有关。
1.2.3护理计划的制定:心力衰竭患者护理计划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护理计划的制定主要以下面两点为主,一是控制和消除诱发因素,这些诱发因素包括感染、失血、心律失常等,此外也要对输液和输血速度进行严格控制,每次输血量不超过300ml,每天输液量不超过1000ml。二是对基本病变进行控制或消除,如通过药物控制患者的高血压和冠心病,通过手术或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疾病等。
1.2.4护理实施:护理实施要求护理人员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本研究中护理实施的措施主要有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和药物护理。
1.2.4.1 心理护理:心理衰竭患者遭受巨大的心理应激,且心衰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肺水肿,急性发作时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情况都会使患者出现紧张、焦躁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其认识到积极健康的心态对疾病治疗和自身康复的重要性,给予患者必要的帮助和鼓励,尽力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疾病。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镇静剂,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但在注射期间要严格观察不尽量避免呼吸抑制现象的发生。
1.2.4.2 一般护理:一般护理包括休息、吸氧和饮食护理。对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可通过休息有效的减缓病情;中度心力衰竭患者嘱咐其卧床适当休息,症状缓解后可进行活动;而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则应嘱其绝对卧床休息,但长时间的卧床休息有可能会出现肺栓塞、静脉血栓等现象,所以在恢复期间可在病房内进行适当的活动。同时根据患者心功能不全的程度,协助其采取不同的体位。由于心衰患者心脏泵血功能不足,组织缺氧,所以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吸氧治疗。普通患者氧流量应控制在2-5L/min,若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则氧流量需控制在5-10L/min,同时要给予患者50%的酒精湿化吸入,以减轻肺泡表面张力。饮食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嘱咐患者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多吃水果蔬菜,少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1.2.4.3 药物护理:药物护理要求护理人员遵医嘱给予适当的治疗药物。包括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吗啡和血管扩张剂。虽然利尿剂的给予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心脏负担,但由于其可引起低钾、低钠等症状,所以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给予,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调整,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尿管进行护理,避免泌尿系统感染现象的发生。洋地黄制剂的应用要保证患者的脉率不低于60次/分,用药期间严格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则需立即停药。吗啡是一种治疗急性肺水肿的药物,在临床上较为常用。吗啡不仅有扩张外周小动脉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镇静的效应,缓解患者的烦躁不安情绪。但在用药期间也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以免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组别 例数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观察组50 88.39±7.46 89.95±6.43 91.48±5.23
对照组50 70.45±4.87 71.38±5.69 72.62±8.4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30例非常满意,15例满意,5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50例患者中22例非常满意,13例满意,15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2例,护患纠纷1例,费用纠纷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对照组在护理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5例,其中护患纠纷3例,费用纠纷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衰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心衰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导致患者心脏功能受损,血液排出量减少的同时,严重影响了身体各器官的代谢所需,损害了身体的正常功能。在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护理程序是当前护理模式中常见的护理方式,护理程序的目标就是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恢复或增进护理对象的健康,护理程序建立在人、环境、健康、护理这四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一般可分为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6]。本次研究对100例心衰患者进行护理的结果发现,护理程序的实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且减少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莉,袁卫荣,涂淘金等.心衰患者整体护理中应用护理程序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30):520.
[2] 蒙洁珍.急救程序在心肌梗塞合并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7):4375-4376.
[3] 张荣华.急救护理程序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114-115.
[4] 陈志明,林曼,林美珍等.护理程序在基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00,22(6):150-151.
[5] 龙洪.应用护理程序来开展优质化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z1):215.
[6] 潘爱春,王功朝,张娜等.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对癌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6):558-560.
论文作者:王亚莉,宋兰英,张艳敏 杨会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心衰论文; 程序论文; 对照组论文; 发生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年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