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论文,我国论文,经济论文,低碳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和《哥本哈根协议》后,低碳经济将取代传统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低碳与减排也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约束要素,也是各国参与国际分工战略调整的外部强制力量。
在传统非低碳经济条件下,建立在传统的“低成本、高能耗、高排放”和“碳成本”外部化发展战略基础上,我国走过了国际贸易(一般与加工贸易)、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利用FDI)和对外直接投资等不同方式的国际分工道路,使我国从制成品、中间品到生产环节全面融入国际分工链条,国际分工地位显著提升。但传统的粗放式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已经不可持续,面对低碳经济的外部约束条件,调整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对于顺应世界经济与技术变革潮流、重构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分工架构、促进低碳经济下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不断提升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分析了低碳经济对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影响的背景,研究了低碳经济下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战略调整的内涵,提出了低碳经济下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战略调整的对策。
一、低碳经济下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战略调整的背景
从1769年蒸汽机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到1947年晶体管和1959年集成电路发明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人类社会逐步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和信息化社会过度。目前人类正面临新一轮产业革命时代的到来,其标志一是以电流为信息载体的集成电路将于2016年达到22纳米的技术极限,2019年将达到16纳米的物理极限,人类必须发明新一代信息载体。二是200多年来工业化所依赖的化石能源面临枯竭。三是工业化过程中所长期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已危及人类生存安全。所以人类必须通过科技手段发明新的信息载体材料,同时又必须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自身生存环境。如果说前两次工业革命是技术推动型的“天成”结果的话,那么目前人类所面临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具有环境与生存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后发优势、培育竞争优势,我国走过了商品国际贸易(一般与加工贸易)、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分工道路,形成了以产业分工、产品分工、要素分工和生产流程分工等方式为主的参与国际分工模式,使我国从一个基本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体和严重依赖于外部资金的资本吸收国发展成为商品贸易大国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国家,从完整产品到生产环节全面融入国际分工链条,国际分工地位显著提升。但必须看到,我国国际分工优势和地位的形成是建立在传统的“低成本、高能耗、高排放”和“碳成本”外部化的基础之上。而在《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和《哥本哈根协议》后,低碳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硬约束条件,低碳经济将取代传统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低碳与减排也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必须面对的外部约束要素。
建立在“高能耗与高排放”基础之上的产品竞争和承接产业转移优势造就了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但这种参与国际分工战略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面对低碳排放的外部约束条件,测算我国贸易商品的碳排放数量(Carbon emission)、分析承接国际产业链中碳泄漏量(Carbon leak)、估算利用外资中的碳吸收数量(Carbon absorbing)、研究对外投资中的碳转移(Carbon transmission)等,对于顺应世界经济与技术变革潮流、促进先进能源技术创新、重构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分工架构、调整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战略、促进低碳经济下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不断提升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
二、低碳经济下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战略调整的内涵
国际经济分工肇始于以国家为基本单元,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分工;发展于以产业行业为基本载体,基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分工;逐步向以企业和厂商为个体,基于现代分工技术水平提升、国际分工贸易环境改善下的产品内分工和生产流程分工发展。现代生产技术将产品生产细化为不同的工序阶段,现代交通通讯条件降低了运输成本,国际贸易自由化降低了交易成本,这些使产品生产的空间布局由传统的国内化转向全球化,也使国际经济分工由传统的以产品为界限的产业间和产业内分工向以要素为界限的产品内分工发展,垂直专业化分工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分工的主流形式。尽管我国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历史不长,但经过6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从贸易到承接产业转移到对外要素输出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面对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调整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是内部化碳成本,发展低碳化国际贸易。长期碳成本外部化是我国产品生产与贸易的通行做法,也是造成企业高碳投入和排放的重要原因,但在低碳经济语境下碳成本内部化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必然选择。碳成本内部化是对产品生产企业的一个外部硬性约束,而对于国际贸易来说,以低碳为主要内容的绿色贸易将成为主宰国际贸易发展的技术与制度力量。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实现向低碳贸易模式转型首先必须认识国际上以低碳为贸易限制的“碳壁垒”措施种类与特点。以尚没有成为法律的《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为例,美国计划于2020年开始向进口产成品征收碳关税,并对进口产成品实行购买一定的“国际储备配额”制度,而对中间品采购实行碳审计报告和碳投入信息制度。可以预计,以低碳为标志的绿色贸易将演化为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手段。
次之,要认清减排的责任有多大,生产的产品碳排放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减排的潜力有多高?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我国单位GDP耗能为每万元人民币1.23吨标准煤,按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大会上的承诺,2020年要下降到0.67—0.74吨左右,表明我国的减排任务是艰巨的。而从在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来看,具有高耗能和高排放特征的机械与运输设备、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及化学制品等产品占出口金额的70%左右,但这些产品又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所以调整优化贸易结构将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任务。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产品生产的碳排放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数据表明,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左右,其中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际水平高40%左右,这说明通过先进的技术和清洁化能源完全可以实现减排目标。
再之,要认识到与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其它生产要素一样,碳要素将影响到企业和国家的生产优势,进而影响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格局。同时,碳排放权将作为要素贸易替代产品贸易,使碳流动代替产品流动,从而影响世界贸易方式。
二是减少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碳泄漏”,实行低“碳吸收”式利用外资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大力发展制造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但必须看到,国际上部分高耗能与高污染产业向我国一些地区的转移也是不争的事实,造成加工贸易中的大量碳排放,形成了发达国家向我国的“碳泄漏”。低碳经济下就要求我国要全面评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的“碳转移”与“碳泄漏”问题,对已经建成的高耗能和高排放项目实行征收碳配额费手段,促进企业的低碳技术投入,对拟引进的项目要进行环境评估与跟踪检测,杜绝新的高排放项目建设。
三是承担大国减排责任,实行绿色“走出去”战略。中国是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具有承担低碳排放的责任。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全面融入国际分工的重要措施,也是充分显示我国企业资本、技术、管理等优势的重要手段。但作为一个大国,要向世界显示其在低碳和减排上所承诺的诺言,决不能将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转移到其它国家或地区,而是要通过发展高新技术和高清洁能源方式化解目前的低碳与减排困难。
三、低碳经济下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战略调整的对策
1.加强对低碳经济与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相关问题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证上分析低碳对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影响,为战略调整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撑。低碳经济由英国于2003年率先提出,可以说低碳经济是国际政治经济利益博弈和角逐的结果,也是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多年来积累、储备和布局的产物,由于发达国家具有强制性减排任务,而其自身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发展本国低碳产业,所以通过“碳关税”、“碳标识”、“碳审计”、“碳信息”等手段打压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当今世界仍处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中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加强关于低碳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深入研究,弄清低碳经济的背景和影响,不能被发达国家所左右。目前学界对这方面的研究虽然已有一些成果,但还缺少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证验证,而关于低碳经济对我国国际分工地位影响的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一是低碳经济对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影响的理论分析。第一是将传统的C—D生产函数加入外部碳变量C,重构低碳经济下生产成本,分析新的生产函数下各生产要素投入(劳动力、资本)和限出(碳排放)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第二是分析低碳经济对我国生产和贸易模式的影响。将碳成本、碳关税等引入生产与国际贸易活动,分析碳成本效应是如何影响生产与贸易的。第三是分析低碳经济对国际消费模式的影响。分析在碳标签、碳足迹和二氧化碳可视化等国际低碳制度下,国际消费模式的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第四是比较分析碳排放壁垒与其它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低碳经济与关贸总协定等贸易规则一样规制世界发展新格局,但低碳与其它贸易壁垒的异同点要进一步分析。
二是定量分析低碳经济对我国参与国际垂直分工的影响。根据Hummels et al.(2001)计算垂直专业化份额的方法,模拟测算出在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贸易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变化。运用Balassa(1965)显示性比较优势计算方法,测算出低碳经济下我国显示性优势指数变化。根据Grubel and Lloyd(1975)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计算方法,测算低碳经济下我国贸易竞争力变化,然后根据各测算指标综合分析我国国际分工地位变化。
三是实证分析低碳经济对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影响。第一,实证检验我国产品出口贸易与碳污染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二,借鉴Danial Gros(2009)的局部均衡模型,分析征收碳关税对不同国家贸易福利的影响。第三,基于发达国家是强制性减排主体和我国是自愿性减排主体的现实,分析低碳经济为我国国际分工带来的机遇。最后,通过构建净出口消费指数对“污染天堂假说”进行检验,以判断是否存在“污染产业”向我国转移。
2.发展低碳技术,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以提升在国际分工中地位。低碳经济下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战略的调整包括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消费政策、利用外资政策和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调整,其中产业政策调整包括以低碳为外部约束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以低碳为语境的高新技术与服务业发展;贸易政策调整包括低“碳标识”的产品生产、低“碳泄漏”的产业供应链、低“碳吸收”的承接产业转移;消费政策引导包括低碳化的原材料与中间品采购、低碳化的制成品消费;对外直接投资政策调整包括低“碳转移”的对外直接投资等。而最关键部分一是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使中国经济发展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走清洁发展、绿色发展的道路。二是在技术改造基础上,通过强制淘汰落后技术和设备方法,促进劳动力与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东部沿海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产业和地理空间。在东部地区建立低碳经济产业集聚区,开展试验示范工作,然后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推广。三是加强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和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持,推进外包服务业的发展,以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的软化、升级与转型。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以保持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面对低碳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在发展低碳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大力培育低碳产业。低碳产业是一个广义的范畴,任何能够降低碳排放、促进环境友好的产业或技术都属于这一范畴,从国际上来说,低碳产业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风电、核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垃圾焚烧填埋式发电、生物质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目前我国在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核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中风电总装机容量占全球的10%,已成为全球第4大风力涡轮机市场。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已经形成了涵盖硅材料、铸锭、拉单晶、电池片、封装、平衡部件、系统集成、光伏应用产品和专用设备制造等较完整的产业链。二是以节能技术、节能改造技术、新能源在传统产业中应用技术、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优化生产流程的管理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目前国际比较流行的节能新技术包括:一是能效类技术,如热电联产、余热发电、电气一体、电机变频改造、建筑节能改造、企业能源审计管理等。能效类技术的特点是其经济效益并不体现在收入增加上,而是体现在支出减少上,能效类技术适应于具有良好管理基础的企业中。二是能源精细化开发技术,这一技术主要是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我国是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但大多处于粗放式开发阶段,资源利用率较低,需要引进国际先进的低浓度煤层气开发技术,进行精细化开采利用。三是二氧化碳捕获和利用技术。由于这一技术在国际上还处于开发试验阶段,尚没有得到重视,但随着国际低碳社会的到来,对二氧化碳捕获和利用技术的开发将进入快速上升阶段。
4.普及低碳知识,培育低碳社会,以迎接社会化的低碳时代。低碳经济决不仅是政府的号召、企业的被动式适应和社会的漠不关心,而是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政府、企业和个人从不同视角做好自己的事情。首先从政府层面来说,一是要将低碳经济发展与现有的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节能减排等政策结合起来,发挥政策的集成效应。二是进行国家层面、省市层面的碳排放调查工作,摸清家底,编制区域、产业和行业碳排放清单,制定区域、行业和产业减排目标任务。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行业率先开征碳税,利用经济杠杆推进重点污染行业的节能改造。三是扶持培育低碳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产品。整合市场现有低碳技术,形成国级低碳技术研发力量。鼓励金融、保险、风险资金向低碳产业流动,为低碳技术产业融资创造制度环境。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节能技术向我国的转让。从地方层面来说,要认清国际、国内低碳经济发展形势,制定与国家政策相协调的节能减排政策。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利用后发优势,尽快确立低碳经济下的产业调整与发展方向,培育低碳经济下的竞争优势。从企业层面来说,要顺应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的潮流,抢抓低碳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充分利用国际、国内鼓励低碳产业发展的政策,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而跟上国际分工的步伐,以获取技术与利润上的收益。从社会层面来说,要在全社会进行消费低碳化的宣传教育,使全社会都认识到温室气体排放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危害,提高社会对低碳经济的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