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分析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经我院收治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针灸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穴位埋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颈功能恢复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3.01±0.27)分、NPQ评分(10.16±0.93)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接受穴位埋线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颈椎功能,减轻疼痛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穴位埋线;针灸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颈椎病,此病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神经根型颈椎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颈椎功能,患者的颈椎神经受到压迫,致使患者出现麻木、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以往临床上主要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针灸治疗,但是此种治疗措施较为繁琐,总体治疗效果不佳[1]。为进一步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我院于2018年3月开始实施穴位埋线治疗方法,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经我院收治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国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出现神经根型颈椎病基本临床表现;排除合并严重骨质疏松者、颈椎病手术史者、严重内科疾病者、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者。所有患者均被告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6-71岁,平均(48.52±4.63)岁,平均病程为(2.86±0.24)年;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7-72岁,平均(49.47±4.69)岁,平均病程为(2.91±0.2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针灸常规治疗,治疗方法为:指导患者取坐位,对其大杼、肩井、颈夹脊进行局部消毒,然后使用30号毫针快速进针,使用平补平泻手法,进针深度应以得气为准;若患者肩臂麻木,则加曲池穴、合谷穴进针;若患者肩臂疼痛,则加臂臑穴;得气后留针15min,每日1次,连续5次后休息2天,共治疗10天。观察组接受穴位埋线治疗,治疗方法为:指导患者取坐位,对其大杼、肩井、颈夹脊进行局部消毒,使用龙胆紫进行标记,然后使用2%利多卡因进行穴位麻醉,使用镊子夹取消毒后的羊肠线,置入埋线套管针中,针刺深度为2cm,在得气后实施推针芯、退针管等操作,直至羊肠线埋入穴位中,然后给予患者止血处理,1周治疗1次,共2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颈功能恢复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
疼痛评分: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总分为1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疼痛程度越强。
颈功能恢复情况:使用颈痛量表(NPQ)评估患者颈椎功能恢复情况,共有9个条目,采用0-4分评分方式,得分越高,说明患者颈椎功能恢复情况越差。
临床治疗效果: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痊愈:患者的症状消失,颈部和肢体均可自由活动,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显效:症状基本消失,颈部和肢体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患者的各项功能均得到改善;有效:患者的症状得到一定改善,其颈部和肢体疼痛程度有所减轻;无效:患者的症状、颈部疼痛、肢体疼痛等均未改善。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文中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NPQ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NPQ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3.01±0.27)分、NPQ评分(10.16±0.93)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如表2:
3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颈椎病,临床上多给予针灸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作用[3]。本文给予对照组患者针灸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说明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针灸治疗是有效的。但是针灸治疗需要进行持续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治疗依从性差的现象,影响治疗效果。
本文观察组患者穴位埋线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穴位埋线可以促进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颈肌痉挛,使颈椎生物力学恢复平衡,并且羊肠线埋入穴位后,能够引起免疫变态反应,能够增加巨噬细胞和抗体的产生,同时可以提高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羊肠线在分解的过程中能够出现多肽物质,促进淋巴因子的生成,提高免疫功能[4-5]。本文研究得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3.01±0.27)分、NPQ评分(10.16±0.93)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
综上所述,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接受穴位埋线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颈椎功能,减轻疼痛感,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振, 宋双临, 张狄. 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埋线结合传统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42(11):87-90.
[2]孙文善, 楚宁宁, 王偲婧,等. 超声定位下PGLA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 2018, 37(5):75-79.
[3]万政佐, 阙彬, 梁志鹏, 等. 神经刺激器引导颈部椎旁阻滞夹脊穴埋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7(2):128-130.
[4]许靖, 邱石源, 农馥铭,等. 原始点埋线配合正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7, 39(4):300-302.
[5]孙楠楠.中药结合穴位埋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及颈椎功能恢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9,20(5):20-21,75.
论文作者:王艳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患者论文; 穴位论文; 颈椎论文; 神经论文; 颈椎病论文; 针灸论文; 埋线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