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生共产主义道德情感的培养_中学生论文

论中学生共产主义道德情感的培养_中学生论文

中学生共产主义道德情感培养浅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生论文,情感论文,共产主义道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校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历来为我国教育界所重视,并作为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由于中学生这一年龄段的特殊性,所以对中学生的共产主义教育尤为人们所关注。

近年来,结合《公民》课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在校内、校外道德实践的探索,深感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培养在整个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意义重大,足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道德情感培养是道德教育整个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它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人的道德行为,又反过来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它与受教育者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与受教育者所确立的世界观和自我修养密不可分,同时也受社会经济关系和整个社会风尚的深刻影响。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和情感培养,除具有一般道德教育和情感培养的规律、特点外,还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基本原则。可以这样表述: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和情感培养是以维护无产阶级的完整利益为出发点,以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培养以适应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完整、系统的道德体系的教育。

中学生时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极为关键的时段,也是奠定人一生的道德品质、道德风尚的基础阶段。不言而喻,中学校园就成了培养具有共产主义道德风尚一代新人的重要阵地。为此,注重研究中学生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中的各类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就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中道德情感培养问题谈点看法。

一、共产主义道德情感的培养在整个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们的道德是在社会实践中,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和教育下,经过个人学习和修养而逐步形成的。这个过程是一个主观和客观、内因和外因辩证统一的过程。整个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过程应当包括提高共产主义道德认识、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情感、锻炼共产主义道德意志、树立共产主义道德信念、养成共产主义道德习惯。

1.对共产主义道德情感的一般认识

《公民》课教学中,虽然教材没有把“共产主义道德情感”作为一个概念突出地揭示出来,但是《公民》全书无处不体现着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其作用。

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心理上对共产主义道德要求、道德义务所产生的各种体验,以及对善恶是非的态度和情绪。它产生于道德认识的基础之上,又比道德认识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是决定一个人道德标准和道德取向的关键所在。

情感是人类对客观实际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道德情感是在道德实践中所产生的情感活动,也称之为“快感”,当然,这种快感和生理上的快感完全是两码事,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情感活动。当教师为学生讲述见义勇为、为集体利益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事迹的时候,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和情绪上的激动;当学生学习英雄为集体、为他人做了好事后,心理上产生一种特殊感受;这种“共鸣”、“激动”和“特殊感受”,这种在道德实践中所特有的精神享受和愉悦,就是最初的道德情感体验。

道德情感的培养和体验,为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奠定基础。正如列宁所说过的,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2.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情感的意义

共产主义道德情感的培养,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锻炼共产主义意志的内在动力,是树立共产主义信念的先决条件,是养成共产主义道德习惯的稳定基础。总之,是引导人们趋善避恶、为共产主义事业的集体主义奋斗、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利益关系的基本的内在依据和驱动力。

(1)共产主义道德情感是抉择道德行为的依据。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人们从理论上认识了一定道德标准、道德义务以后,并不一定都能按其行动。只有这种认识转化为内在的情感时,才能对人们的行为和举止产生深刻的影响,推动人们主动趋善避恶。我校学生赵某,在教师和校方的教育启发下,认识到在社会上交结有不良行为的“哥儿们”,其行为后果将会对自己、对学校产生不良影响,但却迟迟割不断与这些“哥儿们”的联系,最后不得不采取回避的办法——参军。我们认为,赵某的这种消极处理办法,实质是对“哥儿们”和不良行为在情感上的不忍割舍,这种不从情感上彻底解除联系的做法,最后很难奏效,很容易为这种情感所纠缠、再陷泥坑。

(2)共产主义道德情感是判断道德是非的尺度。在是非界限非常清楚的事件面前,有人旗帜鲜明地维护正义,抵制不法:有人则故意颠倒是非,为不法辨解;有人则左右摇摆,毫无立场。决定这三种不同态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那就是一个人的道德情感。正是在道德情感这一尺度的衡量下,人们才能明辨是非,不为私人情感所困惑。

(3)共产主义道德情感是坚定共产主义道德意志的前提。人们在实践道德义务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阻力,只有具有坚定共产主义道德意志的人,才可能冲破阻力、实践不止;而这种坚定的意志则必须建立在对共产主义道德充满感情的基础之上。某校女中学生,在路边救起一个被他人撞倒的老妪、并送往医院救治,却遭到老妪及其家人的敲诈,女学生在无法辨解的情况下,不得不诉诸法律,最终法律帮助她摆脱了困境。事后有人问这位女中学生: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还会不会伸出援救之手,这位女中学生作了肯定的回答。尽管报纸上常有做好事反遭他人误解、“好心无好报”的报导,但社会上依然不乏舍己为人的人。这种社会现象、这些人实践共产主义义务的信念和意志,皆缘于对共产主义道德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二、中学生共产主义道德情感培养的特点

十二三岁到十八九岁,是人生的重要转折阶段,是由幼稚到成熟、由依赖到独立的发展阶段,是世界观逐步形成、决定其一生有无大作为的关键阶段;因此,可以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人生的危险阶段。这一特殊性决定了中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道德情感培养的特点。

1.道德情感上的渐进——自立——自治

这一时期,由过去的完全听从父母、教师教诲、“指点迷津”来分辨是非、决定道德行为,逐步过渡到有自己的道德见解、是非界定、道德心理体验、形成道德情感。这时的道德行为已不再为父母或教师的道德观念所左右,而主要靠自我心目中的“好恶”情感来支配。初中之前,孩子们开始不愿让父母到学校接送,之后开始出现不向父母及时报告或不愿公开的个人行为。男孩子们的三五结伴行为、女孩子们的“友谊圈”以及对父母结交往来的人表现出明显的好恶感,都表明这一时期道德情感的逐步形成。初中后期直到高中,孩子在一些问题上与教师、父母的意见相背,甚至固执己见、顶撞、竭力说服他人服从自己的意见等等,都说明这一时期的孩子已经有了道德情感上的自立、自治要求、有了自己独立的道德情感“王国”。

2.道德情感形成过程中的可塑性

从美学理论分析,道德情感是道德审美的产物,是审美感受的心理形式,是客观事物通过审美主体的客观观察、客观评判后带有强烈个人、个性色彩的一种感情倾向,这种感情倾向带有较强的可塑性。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况对道德教育就提出了“积善成德”这一命题,他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祥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况的这一教育思想为我国历代教育家、哲人所推崇,为民众所接受,“道德可塑”、“道德渐进”更应引为中学生德育教育的信条。

中学生时期,虽然他们的独立性意向在不断增强,但此时的认识能力却相对偏低,缺乏辩证的思维能力,所以这一时期的可塑性尤为突出,为培养他们形成共产主义道德情感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3.中学生在共产主义情感培养中的“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弱

由于道德教育具有“重复性”的特征,决定了道德情感培养不可能一次完成。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善的东西才可爱、才美好,认识到恶的东西才恨、才嫌;但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善的东西未必引起所有人的爱与好,恶的东西也未必引起所有人的恨与嫌。究其根,皆缘于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对人们道德情感的干扰,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传统观念的淡化、西方腐朽思想观念的渗透、极端利己主义的泛滥、价值取向的扭曲……都严重干扰着中学生们本来就很脆弱的道德情感,使他们丧失对这些消极因素的抵御能力。近几年,常常出现让教师与家长惊异的“好孩子”失足现象。据南京市某区法院统计,该区一九九四年一年就发生了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等所谓“好孩子”犯罪案件十起,在在校学生犯罪案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犯罪的“好孩子”过去确实有过一段、甚至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品学兼优的历史,但大多数因其“好”而放松了教育,本人又接触了社会上一些不良行为和不法分子,抵御不了各种诱惑,终于走向了反面。

三、学校在学生共产主义道德情感培养中的地位

青少年道德意识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前道德水平。十岁以前的儿童处在这一水平,认为凡能回避惩罚、有利于自己的都是好的。

世俗的道德水平。十岁到十三四岁的儿童大多属于这一水平,认为凡遵循现行的、普遍认为对的社会准则与法律规定而受到赞扬的行为就是道德的行为。

自觉的道德水平。十五六岁以后的青年已有一部分属于这种更高原则的道德水平。这是以内部的、自觉的、系统的原则为准则的道德水平。这一理论告诉我们,中学生年龄段的道德教育和学校所承担的教育责任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这主要体现在:

1.传授道德知识,提高道德认识的集中场所

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在道德意识形成过程中所占的时间、内容最为集中,对今后的道德观念形成影响最大。中学生从这些教育中,可凭借前人和他人的道德实践所提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以及在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掌握系统的道德知识,为以后的道德实践提供依据。

2.集体相互影响的最好环境

青少年有着好交际、易结伙、善从众的性格趋向,这就决定了他们在集体内部各成员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中学生的集体学习生活,常常使他们自发地形成无数个相互影响的小群体。实践说明,往往在同一小群体内部和类同的小群体之间,各个成员所面临的社会关系和外界联系、所处的社会地位、以至他们各人所具有的某些心理状态、性格特征、道德情感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对班级、对小群体的教育引导得当,各成员就可以通过互相学习、互相感染、互相仿效,促进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3.典型诱导的最佳时期

中学生最易崇拜心目中的英雄,进而模仿其行为。有关调查表明,在心目中有明确崇拜对象的,12-14岁时占61.4%,15-18岁时占92.7%。因此,利用典型人物的形象培养和激励学生的道德情感效果非常明显。这种教育,中学校则独具优势,列入正常教学范围内的著名民族英雄、爱国志士,自然科学上的著名人物都将在教课书中或课堂上出现。这 些都将是启发、激励、诱导学生奋发向上、为民族为国家奋斗、为集 体为他人献身的道德情操的极好的典范。

四、对中学生实施共产主义情感培养的一般方法

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实施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道德情感培养,注意方法相当重要,它决定着教育效果,如同过河必须解决桥或船一样不可忽视。一般教育应当注意以下几种方法:

1.以理服人。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教育是第一位的。中学生随着与社会的接触增多,社会上不良思想观念、不良习惯将对他们产生消极影响,干扰学校和家庭的正面教育,学生就会产生动摇不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感,形成不合理的需求和错误观点,如对物质生活的奢求、享乐主义、出人头地、追求绝对的民主与自由、绝对平均主义等等。对这些错误的东西,学校在教育中应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结合市场经济的理论,恰到好处、合情合理地把“理”送到学生的心坎上,既要以“理”服人,不能以“理”压人,更不能一般地就事论事、不痛不痒。

2.以情感人。以情感人就是要发挥情感的感染力,以情感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市场经济的大潮,冲淡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学校与教师在教育中注重感情的投入就显得更为重要。在以理服人的同时,教师倾注深厚的感情、使学生产生共鸣,就能加深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和道德情感的体验。这种情与理的结合是提高情感培养效果的极好方法。

3.以形感人。所谓以“形”感人,是指利用生动、形象化的教育,利用英雄模范道德榜样的作用,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4.以境育人。这里所说的“境”,是指学校和班级给学生营造一个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情感所需要的环境。一定的客观环境、特殊的情境感染、熏陶,对人特别是对青少年的道德培养、道德情感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就是这个道理,并一直为我们民族奉为传统古训;“孟母择邻”的目的也是为了营造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学校与班级应倾其所能,在校园内缔造一个团结和谐、互相关心、扶植正气、抵制邪恶、胸怀宽广、志向远大、趣味高雅、摒弃庸俗、刻苦学习、勤于奋斗的氛围,使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情操得到陶冶、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情感培养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具体工作,它影响到一代又一代人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事关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是一项万不可有丝毫松懈、轻视的大课题,理应受到全民的关注,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以及各级宣传、新闻工作者更应以此为终身奋斗的重任,任何轻视这项工作的认识和做法都是对民族的兴衰不负责任的行为。

标签:;  ;  ;  

论中学生共产主义道德情感的培养_中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