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 2500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路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与护理满意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有效的促进患者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健康教育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根据心电图的表现特点分为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病情严重、变化迅速和病死率高的特点[1]。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STEMI的最常用手段,具有早期持续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有效再灌注和挽救濒临死亡心肌的作用[2]。本文以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2例AMI急诊PCI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健康教育路径,与40例常规护理患者进行比较,临床疗效更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82例AMI急诊PCI病人。所有病人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35~82岁,平均(61.4±7.9)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6~86岁,平均年龄(61.8±7.3)岁。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和病情等基本特征大体一致。
1.2 方法
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要求绝对卧床,给予吸氧、持续心电和血氧饱和度等监护,根据医嘱给予镇静、止痛和通便等护理治疗,密切注意病人生命体征和病情,严防并发症。观察组以对照组护理方式为基础,但对影响对照组患者预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制定健康宣教表并应用于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通过报纸、电视、宣传栏、讲座等形式进行科普教育,即观察组患者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路径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1.2.1 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心绞痛、心肌梗死多以胸疼、胸闷为首发症状,而下、后壁心肌梗死多以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为首发症状,易与消化系统疾病相混淆,且易发生室颤,非常凶险。指导患者首先认识疾病的症状、体征,随后遇此情况立即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同时拨打120及时就医。
1.2.2 合理饮食
向患者介绍常用食物中的营养含量,制订用餐计划,坚持以清淡、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为主,保证饮食质量,避免暴饮暴食。
1.2.3 戒除不良嗜好
世界卫生组织(WHO)心血管疾病研究认为半数以上的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可归因于吸烟,也就是说如果戒烟成功,一半的心肌梗死是可以预防的。所以应向患者和家属反复讲清吸烟对身体的危害,让他们从自我保健的角度戒烟。
1.2.4 指导正确用药
①坚持抗凝治疗:术后抗凝治疗非常重要。嘱患者遵医嘱服用阿斯匹林300mg/d,2周后改为150mg/d,长期服用;氯吡格雷75mg/d服用6~12个月,不能随意漏服或停服,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一般连续半年。②按时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③对记忆力减退者,一定要向家属交代清楚,看着患者服药,制作醒目的服药指示卡或电话及时提醒。以免患者漏服药。
1.3 判断和评估标准
经开展不同护理措施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预后情况,并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情况,满意度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病人百分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数据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结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采取健康教育路径的观察组,其预后良好率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诊介入治疗已成为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手段[3]。然而影响预后效果的因素复杂多样,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膳食不合理,造成体内酸碱平衡失调,血液偏酸,会使粘稠度增加,从而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生。②不良嗜好:例如吸烟可促进血小板凝聚,导致血小板在病变动脉内膜聚集,有助于血栓形成。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原因。③疾病认识不足:当心肌梗死发作时,不仅要懂得立刻采取必要的措施,缓解症状,而且要能马上送往医院,接受治疗,防止延误最佳治疗时机。④未能按时服药:抗凝药的按时服用直接影响PCI治疗的预后。
作为冠心病治疗中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手段,PCI手术可迅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恢复正常血流,显著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预后[4]。要获取良好的手术效果,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至关重要。本研究提示,通过健康教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治疗能更有效地开通冠状动脉,复发缺血、再闭塞、再梗死更少,心功能改善更显著,安全性更高,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采取健康教育路径护理的观察组,其预后良好率达到88.1%,满意度达到95.2%,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改善了其近期和远期预后,减少了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路径,可指导护理人员更加主动地、预见性地开展护理工作,同时也使患者自觉参与到护理工作中,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有效的促进患者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梅彩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J].特别健康:下,2014,19(4):147-148.
[2]吴春芳.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21):194-195.
[3]金爱玲,陈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整体护理中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2):231.
[4]刘金茹.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4,12(15):1384-1385.
论文作者:李永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心肌梗死论文; 患者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路径论文; 对照组论文; 急诊论文; 满意度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