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_供求关系论文

对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35.1;F0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08)03-0068-12

把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归结为实现论的人是列宁。①列宁认为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所分析的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实现问题就是:如何为资本主义的每一部分产品按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额外价值)和按物质形式(生产资料、消费品,其中包括必需品和奢侈品)在市场上找到替代它的另一部分产品。”②从列宁的著作中可以看出,列宁所说的实现问题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买卖平衡问题。具体说来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这里的产品实现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进行的,而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因此实现问题涉及扩大再生产前提问题,也就是说,实现已经包含了生产扩大这个含义;其次列宁所说的实现,指的是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能够卖出去,要买的东西能够买回来,即在价值上和物质上得到补偿。因此,实现的另一个内涵是均衡(或曰平衡)。根据列宁的思想,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应该包含这样两方面内容: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部类之间及部类内部交换的均衡条件,是前提条件和均衡条件的统一。

目前中国流行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是把前提条件和均衡条件分开,而把实现条件归结为均衡条件的。③这样一来,实现论便成为均衡论,这意味着只要保证了均衡,扩大再生产就实现了。然而把实现条件归结为均衡条件需要这样的命题来支撑:如果满足均衡条件,则必满足前提条件(下称命题一)。退一步看,假设教科书把实现条件归结为均衡条件的时候已经暗含了前提条件,那么这样的实现条件必须满足以下命题(下称命题二):在均衡条件集和前提条件集的交集之上均衡条件能够确保两大部类之间交换均衡的同时,也能确保各个部类的总量均衡。教科书中的实现条件(即均衡条件)满足这两个命题吗?

一、教科书的实现条件满足命题一吗?

1.问题的提出

就均衡条件与前提条件的关系而论,教科书认为,如果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满足均衡条件,则必满足前提条件,即命题一成立。教科书中对这一命题的证明是简单的。首先由图式给出所谓基本均衡条件,再由基本条件推导出两个所谓引申实现条件,即

暂且撇开式(1)右端增量的值域不谈,仅就教科书本身的逻辑而论,以上对命题一的证明是不成立的。我们仍然用教科书的内容来推导出矛盾。教科书导出均衡条件的过程如下:

由于假设命题一成立,结合(1)-(6)可以推导出如下结论:只要满足了均衡条件就满足了前提条件;反之,满足了前提条件,均衡就自然实现了。所以,前提条件就是均衡条件,反过来说,均衡条件就是前提条件。因此只要保证前提条件或者均衡条件之一就足以保证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这样一来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等同于前提条件或均衡条件。这一结论显然与现实不符。就外延扩大再生产而论,(3)-(6)的推导是没有问题的,因此问题只能在由(1)到(2)的推导过程中,也就是说,教科书对命题一的证明是不成立的。

2.不满足命题一的原因

教科书在命题一证明中出现的两点问题似乎是逻辑上的问题。其实逻辑问题只是问题的表面,深层的原因是对马克思实现条件和均衡条件含义理解上的误差。

从教科书的引证来看,教科书对均衡条件的理解主要基于马克思这样一段论述:“在以资本的增加为基础的生产中,I(V+M)必须等于ⅡC加上并入资本的那部分剩余产品,加上第Ⅱ部类扩大再生产所必需的不变资本的追加部分;而第Ⅱ部类扩大再生产的最低限度,就是第Ⅰ部类本身进行实际积累,即实际扩大生产所不可缺少的最低限度。”⑤如果按照这句话来理解均衡条件,那么均衡条件之一就是式(1)的第一个等式,而且等式右边的增量也大于零,所以必有式(2)的第一个不等式。这似乎完全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其实,马克思这句话给出的是前提条件,而不是均衡条件,当然也就不是实现条件。因为这里的“剩余产品”、“追加部分”明显指的是生产资料的追加供给,而这一供给就是前提条件不等式(2)第一式的差额缺口。具体说来,前提条件表示第一部类在补偿了两大部类生产资料耗费以后尚有余额,而这一余额除了用于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追加供给外,就是用于第二部类生产资料的追加供给,别无他途,因此这个前提条件不等式的差额缺口恰恰就是。由此看来,等式不过是一个定义式,即用等式右边的增量供给来定义等式左边存量的差额。

由上可见,如果按马克思上面那句话来理解扩大再生产的均衡条件,就会把等式右边定义为追加供给,这样由前提条件直接得到的等式仅仅是定义式,这个定义式即使两边均大于零,也不能确保供求的均衡。可见,正确定义均衡条件是理解实现条件的枢纽。

3.马克思均衡条件和实现条件的真实含义

那么,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均衡条件和实现条件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对此,马克思在谈到两大部类之间交换时给予了清楚的说明:“既然平衡的形成是由于买者后来作为出售同等价值额的卖者出现,卖者后来作为购买同等价值额的买者出现……既然发生的只是单方面的交易,一方面是大量的单纯的卖,——并且我们知道,资本主义基础上的年产品的正常交易决定了这种单方面的形态变化,——所以,这种平衡只有在如下的前提下才能保持:单方面的买的价值额要和单方面的卖的价值额互相抵消。”⑥这段话的含义包括:(1)实现问题就是“资本主义基础上” (当然是扩大再生产)的交换均衡问题,即,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是生产扩大和交换均衡的统一。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保证扩大再生产的顺利实现。(2)所谓均衡(平衡),从内涵看就是供求相等的关系。尽管在这里马克思谈的是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均衡,但是就内涵而论这一均衡的定义也适合于两大部类各自的总量均衡。从均衡的外延看,马克思在图式分析中所显露的思想表明,均衡包括三大均衡,即第一部类均衡、第二部类均衡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均衡。前两个是总量均衡,最后一个是结构均衡(本文之所以把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称为结构均衡,是因为这一交换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产品之间的交换)。在马克思看来,只有这三个均衡都保证了,扩大再生产才能够顺利实现。⑦由此可见,只有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理解马克思的均衡概念,才能准确地给出均衡条件。把定义等式(7)理解为均衡条件,是在内涵上的误解;把理解为均衡条件,是在外延上误解。

下面就用集合论方法来表述马克思的上述思想,为进一步分析提供理论基础(这里仅以第一部类总量均衡及两大部类之间生产资料的供求关系为例,而第二部类总量均衡及两大部类之间消费资料的供求关系与此类似)。根据马克思的表述,我们做如下集合:

由于Q是保证了两大部类生产资料积累额之和大于零条件下的产量集,因此是前提条件集。集合Z是第一部类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条件下的产量集,所以是第一部类总量均衡集。J是保证两大部类之间生产资料供求平衡下的产量集,因此是结构均衡集。作为总量均衡集的子集,是前提条件约束下的第一部类总量均衡集。作为Z的子集,虽然也是总量均衡集,但这一总量均衡集不满足前提条件的约束。显然Z=。S[,1]是满足前提条件和总量均衡但不满足结构均衡的产量集。是满足前提条件、总量均衡和结构均衡的产量集。

由上述对集合的定义可知,第一,集合Q、Z和J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但交集是非空的,所以由前提条件不能无条件地推导出均衡条件,由均衡条件也不能无条件地推导出前提条件;第二,任意一个集合都不满足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任意两个集合的交集也不能满足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比如=Q∩Z,虽然集合满足总量均衡条件和前提条件,但不满足结构均衡条件;第三,集合Q、之间存在包含关系,即,由此可知,蕴涵蕴涵Q,再由等价的传递性得到蕴涵Q;第四,由上述集合的蕴涵关系可知,实现条件应该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集Q,二是第一部类总量均衡集Z,三是部类之间交换的结构均衡集J,所以实现条件集应该是前提条件集、总量均衡集和结构均衡集这三个集合的交集,即=Q∩Z∩J。由于在结构均衡条件下总量均衡等同于部类内部均衡,所以实现条件也可以看做是前提条件、部类内部均衡和部类之间结构均衡的交集。这就是马克思实现条件的本意。

二、教科书的实现条件满足命题二吗?

1.问题的提出

不妨假设教科书在论证均衡条件就是实现条件的过程中,已经暗含了前提条件的存在,只是没有指明。那么,这时的实现条件就是⑧

式(8)的两个不等式是前提条件,等式是均衡条件,所以式(8)既包含前提又包含均衡,是两者的统一,因此相对于前者是大大进了一步的。但是式(8)不满足命题二,因此不是实现条件。

仍用归谬法。为了证明的方便,需要两方面的准备工作。首先,构造等价集合。考虑两个集合A和B。集合A是均衡条件集,每一个均衡条件等式构成该集合中的元素,在A集中,凡是一个等式能够推导出另一个等式就在这两个等式之间定义为一种关系R[1]。集合B是前提条件集,每一个大于零的前提条件不等式构成该集合中的元素。在B集中,凡是一个不等式能够推导出另一个不等式就在这两个不等式之间定义为一种关系R[2]。在A中,由于任一等式可以推导自身,任意被推导出的等式可以推导出原等式,任意两个被同一等式推导出的等式之间可以相互导出,因而A中定义的元素之间的关系R[1]满足等价关系的三个性质(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因此关系R[1]是等价关系(这里我们沿用教科书的理论,为的是导出矛盾。后面我们将论证这一等价关系并不成立)。其次,对均衡条件集合进行剖分。剖分的根据是等式右边增量是否大于零。

而且这两个引申均衡条件是可以相互导出的。由前面对集合A中元素关系R[1]的定义可知,这两个引申条件的关系R[1]是等价的。

另一方面,因为集合是等式右边增量都大于零的集合,这就保证了等式左边大于零,所以集合蕴涵集合B。

既然集合中的两个均衡条件是等价的,而且集合蕴涵集合B,所以集合B中与集合相对应的两个前提条件的关系R[2]也是等价的。为了直观,我们把如上证明画成下图。

前提条件等价示意图

这意味着由式(9)的第一个不等式可以推导出第二个不等式,反之亦然。然而这一等价关系是不成立的。事实上,这结论不仅有悖于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定义,而且在不等号情况下由一个不等式不可能推导出另一个不等式,即两个不等式并不等价。这就证明了:式(8)不满足命题二,因而不能成为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问题在哪里?由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定义可知,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直接由扩大再生产的定义引申出来的,是作为扩大再生产的公理而存在的,所以前提条件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只能出在均衡条件上,即基本均衡条件推导引申均衡条件的过程存在问题。

2.不满足命题二的原因

教科书把均衡条件分为基本均衡条件和引申均衡条件(教科书称基本均衡条件为基本实现条件,其实称均衡条件为实现条件是不准确的,因为前面已经证得命题一不成立),然后由基本条件导出引申条件。那么,教科书是怎样由基本均衡条件推导出引申均衡条件的呢?这一推导过程合理吗?为了考察推导过程从而发现教科书推导过程中的问题,我们不妨写出教科书的推导过程。

已知基本均衡条件

这样,教科书就由基本均衡条件得到两个引申均衡条件。从推导的过程不难发现,式(12)和式(10)是可以相互导出的,式(14)和式(10)也是可以相互导出的,于是由等价的传递性可知,式(12)和式(14)也是可以相互导出的,因此三个均衡条件是等价的,即

式(12)式(10)式(14)(15)

按照这个结论,一个均衡成立,其他两个必然成立。果真如此,那么,就会有这样的逻辑:第一部类总量均衡第二部类均衡和两大部类之间均衡;或者第二部类均衡第一部类均衡和两大部类之间均衡;或者两大部类之间均衡第一部类均衡和第二部类均衡。这一逻辑显然不符合前面提到的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原理。⑨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没有明确地理解均衡的含义。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从两方面来考察。

首先,假设式(12)右边的增量部分的含义是增量供给,也就是为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而追加的生产资料,而且存量的供求是相等的(这就是教科书的看法)。这时式(12)和式(14)之间的相互推导并没有逻辑上的错误,但是这一推导过程并不是均衡关系之间的推导,而是一个定义向另一个定义的转换而已。下面我们就以某年为例来说明这一转换过程(以下变量按教科书定义,故不作供求区别标志)。

还知道,社会总产品W=消费资料总量+生产资料总量,所以,消费资料总量=社会总产品-生产资料总量。把已知条件代入上式得

由此可见,只要给出了生产资料产量的定义和社会总产品的含义,那么消费资料产出量的定义也就确定了。这不是两个均衡等式之间的关系,而是两个概念之间的定义关系,所以式(10)到式(14)、式(16)到式(18)之间转换过程中的等号“=”应该写成“≡”,因为前者表示均衡关系,而后者表示定义关系。从供求均衡的角度看,式(10)到式(14)、式(16)到式(18)之间的推导是不成立的,因为它们不包含供求相等的关系。

其次,假设式(12)右边的增量部分的含义是增量需求,那么式(10)到式(14)之间的推导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为了分析错误之所在,我们仍然把需求变量的右上角加上d,把供给变量的右上角加上s,然后按照式(10)到式(14)的方式来推导。于是式(12)就写成

总之,由基本均衡条件(10)并不能推导出引申条件(12)和(14)。基本条件并不基本,另两个引申条件也不是引申的,这三个条件是相互独立的。这就是实现条件(9)不满足命题二的原因。

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前面我们用集合论的方法指出实现条件的基本要素。现在就以此为基础来找到真正的实现条件。为此,我们采用马克思的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从图式分析开始,然后抽象出实现条件。

1.图式分析的启示

这里仍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图式,假定条件也相同。⑩设考察期为第t期,第t期的开端式为

(图式一)

资本积累以后得到(图式二)

到了t+1期,图式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就成为需要补偿的量,即需求量(图式显示,经典著作在分析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即第一部类资本家的消费需要补偿,因为它涉及第二部类是否能够扩大再生产问题;第二部类资本家的消费补偿问题忽略不计。虽然这一隐含的假设忽略了第二部类内部分部类之间交换对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影响,因而导致第二部类内部交换关系仅仅表现为特例的形式,但是为了抓住两大部类之间交换关系这一本质要素,这种舍象分析还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本文仍然沿用这一隐含的假设)。于是图式二就转化为

(图式三)

图式二和图式三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数字上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各变量的含义却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只有图式三这些量在价值和使用价值上得到补偿,简单再生产才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同时我们还知道第t+1年形成的年总产品:

>

式(25)就是教科书的实现条件。这里我们不考虑这个均衡条件作为实现条件是否成立(前面已经考察过),仅就分析方法而论也是有问题的。教科书所考察的只是同期补偿问题,这样就混淆了简单再生产的补偿和扩大再生产的补偿的不同。事实上,补偿分为两种,而且两种补偿的分析方法也不同:一类是对第t期存量的补偿,这种补偿涉及跨期问题,是简单再生产下的补偿;另一类是对第t+1期增量的补偿,这种补偿是即期问题,是扩大再生产下的补偿。简单再生产的存量补偿是扩大再生产补偿的基础,因此如果满足扩大再生产两大前提条件,那么这意味着存量补偿是没问题的。所以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补偿而论,不能仅仅考察图式五本身,还应该把图式五与图式三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分析补偿问题。

再考察第二部类内部的补偿。同样,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t期的800V[,2]由第t+1期提供的800V[,2]来补偿是没问题的。由于假设资本家的消费不是补偿问题,而是即期交换问题,

式(30)就是以增量形式表示的两大部类之间交换的均衡条件。

由上述图式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第一,考察扩大再生产问题涉及跨期问题,正是跨期的出现使得问题变得复杂起来,比如第t期使用的生产资料在第t+1期就成为需要补偿的需求量,由供给变为需求,这说明各变量都成为随时间改变的量——改变的不仅仅是数量而且改变了经济含义。由此可见,我们必须重新定义各个变量。只有明确定义各变量在某一时间下的经济含义,才能清楚地分析实现问题。第二,两大部类之间交换的量都是双重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一方面是IIC中要由货币形式再转化为实物形式的固定部分的单纯的买,与此相适应的是IM的单纯的卖;另一方面是IIC中要沉淀为货币的固定(损耗)价值部分的单纯的卖,与此相适应的是IM的单纯的买。”(11)据此,为了清楚各个量的准确含义,应该对这些量的供求含义进行剥离。第三,从本质上看,在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式(2)]的约束下,均衡条件不应该包含存量,而只包含增量,是增量之间的关系。

2.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根据前面图式特例分析的启示,我们就可以得到一般性的实现条件。为了准确地理解一般性分析,我们把各变量进行供求剥离,然后定义其内涵,并指出各变量的基本关系。

图式七的存量供求均来自于图式六,不变资本增量和可变资本增量都是即期发生额,资本家即期消费并不依赖于资本家上一期消费。再把图式五改写为:

有了这些准备,我们就可以得到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了。

第三,考察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对照图式七和图式八可知,两大部类之间交换均衡的条件是

虽然式(41)形式上更加简练,但是其供求含义没有剥离,因此其经济含义不如式(38)更加清楚,鉴于此,本文采用式(38)作为两大部类之间交换的均衡条件。前文论证表明,如果这一条件不成立,扩大再生产无法顺利进行;如果仅仅这一条件成立,也不能保证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所以该条件是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必要的均衡条件。总之,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前提条件:

(42)

另一部分是均衡条件:

(43)

把两部分合在一起就得到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44)

条件(44)满足命题二[只要将式(44)的均衡条件代入图式七和图式八即可检验之]。由于篇幅和研究目的所限,本文没有涉及第二部类内部各个分部类之间的交换及其影响——这一问题很重要,加入了分部类分析后式(44)的形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笔者将另文对此做深入分析。

四、结论

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应该包含三要素:第一,约束条件,即前提条件,它保证了再生产能够在扩大的值域内进行。第二,动态均衡条件,表示为增量交换的均衡,它形成扩大再生产均衡轨迹的泛函集合。有了这个集合,我们就可以通过建立目标函数找到扩大再生产的最优路径。第三,均衡条件有三个:两大部类之间、第一部类内部和第二部类内部的动态均衡。这是一个总量均衡和结构均衡的统一,因此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应该比西方总量经济学更有分析力。

本文的意义在于:第一,从内容上,校正了目前教科书关于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理解误差,揭示了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本来面目。第二,从方法论上看,指出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动态特性,给出动态均衡的条件。第三,从现实意义上看,本文把两大部类之间交换的均衡条件分离为两个均衡条件:

(45)

其实,正如前面所说,(45)的两个式子是不应该合二为一的。这是因为决定这两个条件的因素是不同的。就而论,等式左边的变量表示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追加需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增加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第一部类的价格的水平;等式右边的变量表示第一部类对第二部类生产资料的追加供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增量大小主要取决于第二部类的价格水平。就而论,等式左边的变量表示第二部类对第一部类消费资料的追加供给,由第一部类价格水平决定;等式右边的变量表示第一部类对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追加需求,由第二部类价格水平决定。可见一旦把一分为二,两大部类之间交换的决定因素就一清二楚了。在这一基础上只要放宽假设就可以建立更为复杂、更为贴近现实的模型,比如物价稳定性模型、最优就业模型、宏观控制模型等。反之,如果合二为一,我们就无法清楚地知道是什么决定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均衡,因而也就无法应用马克思再生产原理来解决现实问题。

最后要说明的是,本文所建立的实现条件并不是笔者的发明,它一方面来自笔者对我国经济学前辈成果的吸收,另一方面来自笔者对马克思著作中字里行间所闪烁出的精彩思想的归纳。马克思博大精深的著作犹如一座巨大的思想库,尽管我们后人努力挖掘,但是就单个人而论我们理解上的局部偏差常常是难以避免的。然而如果我们在对这座思想库不断探索的同时,还能够通过交流来汇集我们探索中得到的果实,那么我们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就会全面得多、深刻得多。本文就是为达到这一目的而做的初步尝试。

注释:

①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全集》第3卷)、《再论实现问题》(《列宁全集》第4卷),中译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②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第四节,《列宁全集》第3卷,中译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③蒋学模:《政治经济学教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8-111页;洪银兴、林岗、刘伟:《政治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4-127页;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7-100页;吴树青:《政治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第132-136页;陈征:《政治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41-144页。

④刘国光:《论所谓扩大再生产的“第二个基本公式”》,《光明日报》1962年2月26日;刘国光:《再论所谓扩大再生产的“第二个基本公式”》,《学术月刊》1962年第11期;雍文远:《关于扩大再生产的公式问题》,《学术月刊》1962年第5期;张熏华:《论扩大再生产平衡条件的基本公式》,《经济研究》1979年第10期。

⑤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中译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46页。

⑥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中译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30页。

⑦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中译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07页。

⑧巫继学、许兴亚等:《关于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公式的几个问题》,《经济研究》1980年第2期。

⑨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中译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07页。

⑩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中译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39-343页。

(11)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中译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29-330页。

(12)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中译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30页。

标签:;  ;  ;  ;  ;  

试论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_供求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