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影响——以“中大事件”和“杨帆事件”报道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事件论文,为例论文,新闻报道论文,中大论文,传统媒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被很多人称之为“网络舆论监督年”,这说明了互联网传播力、影响力日渐显现,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也日益加大,已经不仅仅是为传统媒体设置议题,而且改变了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格局。本文以去年两个发端于互联网的新闻事件(“中山大学博导事件”和“杨帆事件”)为例,从新闻价值判断、消息来源选择和新闻报道框架三个方面,对互联网影响下的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状况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理解新媒介环境下的新闻报道提供参考。
“中山大学博导事件”(以下简称“中大事件”)的大致情况为,1月2日晚,一位自称是中山大学博士生的网友在天涯社区发帖,讲述自己以及多位同门学生受到导师虐待情况,并披露了相关学生和导师的姓名,帖子内容在网上引起热议,并随后引发传统媒体的报道。“杨帆事件”的大致情况为:1月4日晚,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在学期的最后一节课上因逃课问题与学生发生冲突,事后有人将当晚情况和现场视频发布到网上,引发网络关注后,传统媒体跟进报道。
之所以选择这两个事件作案例:一是它们发生的时间接近,都有关高等教育,具有比较强的共性,可以互为参照;二是事件规模比较小,传统媒体报道持续时间均约为一周,传统媒体的报道完全由网络传播而引发,因而更容易厘清网络传播的影响;三是这两个事件均引发了比较强烈的社会反响,因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出于方便收集资料的原因,本文仅以报纸的相关新闻报道为分析对象。
一、网民关注度成为新闻价值判断的依据
新闻价值是记者和媒体选择事实进行报道的依据,也是大众媒介实行新闻把关的主要依据。新闻价值判断是新闻从业人员一项基础的专业技能,在传统环境中,价值判断的标准主要来自于对事实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的认知,通常只有比较重要或有趣的事实才能成为新闻,常态现象和过于普通的事实则是没有新闻价值的。但是,在“中大事件”和“杨帆事件”中可以发现,当事实首先通过网络散布后,媒介从业人员的新闻价值标准也发生了迁移。如果说,事实本身的因素仍然受到重视的话,非事实性因素的影响力却在上升,“网民关注度”成为价值判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而另一方面,作为对网络匿名因素的平衡,有关方面(机构和人士)的正式反应也受到重视。
记者通常会将新闻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部分放到导语中,有时也会在导语中交待采访报道的由头。因此,我们可以从新闻的导语安排来分析记者的新闻价值判断状况。
广州《新快报》在1月4日最早报道了“中大事件”。在这篇文章中,导语段落交待了网络帖子的概要情况,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导师虐待学生的典型细节;二是帖子在网上引起的反响。原文写到:“由于帖子内容均以当事人真实姓名叙述,所描述的遭遇离奇,顿时在网上成为热门话题。”可见,“离奇”的内容和“网民关注”是报道的主要原因。导语虽然没有交待官方机构的反应情况,但是,记者显然注意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天涯网上在1月3日中午即出现以“中山大学新闻中心”名义发布的声明帖,表示中山大学已经关注这个事件,并已开始着手调查。记者在其报道中也全文引用了这个声明帖的内容。官方反应其实是在某种意义上对帖子内容给予了认可。
由于中山大学1月4日在校园网上正式公布了事件的调查通报,在1月5日开始对“中大事件”进行报道的媒体上,官方反应在新闻价值判断中的影响表现得更为明显,原帖内容情况甚至已经不是衡量新闻价值的主要因素。《信息时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四家报纸的报道在导语和提要中除了强调帖子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外,都将重点放到中山大学的官方反应上。至于原帖内容,则以“中大博士炮轰野蛮教授”之类的简略概括带过。
“杨帆事件”的报道也体现出差不多的特点。《北京青年报》是较早报道该事件的媒体之一。在1月6日的报道中,记者首先描述了课堂细节,接着就是介绍课堂冲突情况被发布网上引起热议,以及杨帆在中国政法大学网站上所发布的相关说明。课堂冲突本是校园里的寻常事,尽管记者以香港电影《逃学威龙》中的情节为譬喻,但让逃课成为新闻的真正因素其实是“网络热议”,而杨帆在大学官网上的说明无疑是给报道价值提供了旁证。
由于大众媒介具有议程设置、监视社会、赋予地位等诸多或显或隐的功能,因此,媒介选择什么样的事实进行报道也就不仅限于业务层面的意义,而且具有值得分析的社会涵义。从议程设置的角度,英国学者麦奎尔曾经提出①,媒介议程、精英议程和一般公众议程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但是,由于社会精英人士和一般公众的话语能力不同,通常来说,更多是精英人士在为一般公众设置议程。当“网民关注”成为衡量新闻价值的一个要素,无疑意味着一般公众在设置议程上的影响力上升。从监视社会、赋予地位的角度,“网民关注”的意义则在于打破传统媒介的把关,使一些生活中潜在的事实浮出水面,也使看似寻常、没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总体上使社会透明度提高。不过,当日常事件被赋予地位而成为新闻焦点时,传统大众媒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发挥的作用也特别值得注意,如两个案例中所涉及的师生伦理关系问题。
二、网络内容成为报道消息来源的重要部分
新闻记者和消息来源的关系是新闻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由于记者大多不能亲眼目睹事实发生的过程,在客观报道原则之下,记者也不允许在报道中写进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因此,消息来源成为影响报道内容最重要的因素。甚至有西方学者认为,新闻就是权威消息来源告知新闻工作者的事实。② 那么,网络传播对记者的消息来源选择产生怎样的影响,也就十分值得关注。
我们对有关“中大事件”和“杨帆事件”新闻报道中所引用的消息来源状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中大事件”的主要报道媒体为《新快报》、《信息时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报道延续时间为1月4日~10日,主要相关报道有10篇(组),这些报道所引用的消息来源可以笼统地分成网络消息来源和非网络消息来源。其中,网络消息来源包括:公共网论坛、机构网站的信息通告、校园网论坛;非网络消息来源包括:当事学生、当事教授、知情学生、机构负责人、专家、其他媒体。具体引用频次如下表:
消息来源 机构网站 公共网论坛 校园网论坛 当事学生
频次9 7 3
3
当事老师 知情学生 机构负责人 专家其他媒体
1
4 2 2
2
注:对同一篇(组)报道中多次出现的同一消息来源记作1次。
“杨帆事件”的主要报道媒体为《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法制周报》,报道延续时间为1月6日~12日,主要相关报道有8篇(组)。所引用的网络消息来源包括:当事人博客、机构网站、校园网(或小群体性)论坛、公共网论坛;所引用的非网络消息来源包括:当事学生、当事教授、目击者知情者、随机学生、机构负责人。
消息来源
博客 机构网站 校园网论坛 公共网论坛
频次 4 1 2
4
当事学生
当事教授 目击者知情者 随机学生机构负责人
1 7 1 1
1
注:对同一篇(组)报道中多次出现的同一消息来源记作1次。
从上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这两个事件的报道中,网络消息来源已经处于与传统消息来源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杨帆事件”中,网络消息来源和非网络消息来源的引用频次均为11次,在“中大事件”中,网络消息来源的引用频次甚至高于非网络消息来源,前者为19次,后者为14次。
仔细分析两个事件的报道过程还可以发现,在报道的初期,记者既引用网络消息来源,也重视从传统消息来源对其进行调查和核实。但是,在后续报道中,记者对消息来源的引用则由事件相关方面不同的处理策略而出现比较大的分化。在“中大事件”中,网络消息来源成为后续报道最重要的消息来源,原因在于,中山大学校方除了在学校官网上两次发布事件处理通告外,当事教授和相关机构并未直接接受记者采访。因此,“中大事件”后续报道的主要内容就是校方通告及其在网络论坛上产生的反应情况。在“杨帆事件”的后续报道中,网络消息来源和传统消息来源并重,但这显然也是取决于当事人的选择。一些当事人通过个人博客对事件作直接的回应,而此后媒体对这些当事人的采访也主要是就博客内容进行确认。另外一些当事人则选择了直接接受媒体采访。网络论坛成为记者报道一般公众反应的主要消息来源。
记者对网络消息来源的倚重,一方面反映了记者对网民意见的重视,使普通公众的意见得到更有力的表达。另一方面,个人和机构通过网络传播直接面对公众发言,回避了记者的访谈和追问,从而在控制和策划自身信息传播上取得了更加有利的位置。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网络传播也使一些熟谙新技术的个人和机构拥有更强的社会信息控制能力。
对于网络消息来源,人们质疑较多的是其可信度问题。其实,随着网络传播应用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只是不同的网络传播平台所享有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有差异。比如网络论坛上所发布的信息受到较多质疑,而知名人士的博客和组织机构官方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和信息,则享有类似于传统发布渠道的权威性。例如在“中大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中山大学曾在天涯论坛相关帖子后面跟帖,表示学校已着手调查此事。虽然这个跟帖用了“中山大学新闻中心”的网名,跟帖内容用了“中山大学新闻中心”和发布时间的落款,但其真实性仍然受到网友普遍的质疑。其中,最典型的质疑理由是:中山大学的网站上并没有同样的新闻发布。
在两个事件的报道中,记者基本上都是通过网络论坛来了解新闻事件的一般社会反应和评论。但是,由于不同论坛的使用群体会呈现出一定的偏向性,不同论坛的意见信息也会呈现一定的偏向性,这是将网络论坛作为消息来源所潜在的问题。一些敏感的记者显然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例如,《北京青年报》(1月6日)在对“杨帆事件”的报道中曾经提到:“在该校的BBS中,记者粗略统计发现,发帖者及评论者中,对杨帆的行为持否定态度的比较多。而在天涯等论坛里,则有更多的网友提出了不同的意见。”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之一是,校园BBS的使用者主要是本校学生,而天涯等网络论坛的使用者成分则更为多元。另外,网民作为总体相对于一般社会公众也会体现出一定的偏向性,这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三、媒体报道框架中强化了展示性内容和评论性内容
大众传播学的框架理论认为,新闻并非对于现实状况的简单的镜面式反映,而是新闻生产者从一定的框架出发对事实进行选择和重组的结果。由于媒体采用的报道框架影响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和把握,不少学者致力于对媒体的新闻报道框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例如,有学者发现,消息来源对形成报道框架起重要作用。③ 我们对有关“中大事件”和“杨帆事件”报道的内容进行了分类和统计,以了解媒体报道框架。
有关两个事件的媒体报道主要由三方面的内容构成:“事件及其进展调查”,如对网帖所披露的内容进行调查,对当事人、知情人进行访谈,还原事件经过,追踪事件的后续进展;“相关陈述展示”,如介绍有代表性的网帖内容状况,事件相关人士和机构的陈述状况;“社会评论意见”,如各类相关人士对事件的评说,网友对事件的评价分析等。总体而言,“事实调查进展”的内容来自于记者的调查走访,记者在其中扮演积极、主动的角色。“相关陈述展示”的内容由相关消息源主动提供,其原始陈述一般比较完整,记者只是静态展示,在其中扮演角色相对被动。“社会评论意见”则具有较强的言论色彩,来自与事件相关度比较低的一般公众和网民。
由于不少时候同一篇(组)报道会包含两个或以上方面的内容,我们以每一篇(组)报道中出现相关内容的情况为单位进行统计,则两个事件的相关报道中不同内容的出现频次情况如下:
报道总数
事实进展调查 相关陈述展示 社会评论意见
中大事件 10 10
8 8
杨帆事件
8
6
5 4
从上面的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展示性内容和观点性内容已经在新闻报道中占据相当显著的地位,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中大事件”中,记者对于事件及其进展状况的调查始终是报道的主要内容。不过,在总数10篇(组)的报道中,“相关陈述展示”和“社会评论意见”出现频次各为8次,可见其在报道内容结构中十分重要。“杨帆事件”报道中,相对于8篇(组)的报道总数,“事实进展调查”的内容出现频次仅为6次。这意味着,甚至有2篇(组)报道没有记者对事实情况的调查,而仅仅以“相关陈述展示”和“社会评论意见”为主体构成。
可以发现,报道内容结构的这种变化跟网络传播息息相关。两个案例中,展示性内容均来自于网络,具体来源包括机构官方网站发布的新闻通告、个人博客和一般网帖。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山大学对“中大事件”的处理方式。虽然中山大学对危机性事件反应迅速,在天涯网帖出现的第二天上午即组织相关学生开会了解情况,并在当晚将事件处理结果发布在大学官网上。但是,自始至终,媒体没有采访到校方,在没有其他消息来源的情况下,媒体对校方态度和意见的报道自然就变成对官网通告的展示。至于观点性内容的频繁出现,除少部分来自于网下采访外,大多来自于网络论坛讨论。例如,1月4日广州《新快报》在报道“中大事件”时,就有一个“网友观点”板块,列举了3条正方意见(教授有问题)和2条反方意见(教授治学较严)。网络为记者收集社会反应提供了方便,网络也使社会反应本身成为值得报道的现象。
传统上认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记者以还原事实真相为职责,对于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要尽到核实的责任;而一般社会评论被归入言论之列,以与基本事实相区分。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中大事件”和“杨帆事件”报道中,新闻报道框架已发生悄悄的变化。展示性内容和评论性内容的强化,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调查性内容的削弱。实际上,也就是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调查和核实事实的影响力被削弱。如果这一变化成为普遍的现象,其对新闻业和社会关系的影响值得深入探究。
注释:
① 麦奎尔、温德尔著,祝建华、武伟译:《大众传播模式论》第87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② 臧国仁主编:《新闻工作者与消息来源》第Ⅻ页,台湾三民书局1995年版
③ 黄敏、张克旭:《关注台——网络媒体关于5.20事件前后报道的对比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