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城市交通运输量持续增加,这也对新时期的路桥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路桥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与人们的日常出行安全密切相关,因此,为了促进城市交通的健康稳定发展,那么就必须要做好市政路桥的施工控制工作。本文将对路桥工程施工特点及其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展开讨论,希望能为相关路桥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市政道桥;施工特点;技术控制
引言:如今,全国各地的市政路桥工程项目都在持续开展中,为城市经济发展与人们的出行提供着可靠支持。由于路桥工程施工过程较为复杂、施工技术专业性较高,因此,在施工中想要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就必须要加强对施工技术方面的控制,通过掌握工程施工特点,采取相关的技术控制措施,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优化路桥施工效果,确保市政路桥工程建设品质。
一、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的特点
1、市政路桥工程的施工量相对较大
市政路桥工程项目施工任务量较大,这也对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并且涉及范围较广,施工阶段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另外,因施工中受到工程流程与生产程序的影响,使得各项工序之间的衔接难度较大。并且受到人员流动、施工机械等方面的影响,更是导致工程整体施工难度增加。
2、市政路桥工程施工存在特殊性
路桥工程是现代城市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工程项目,所以,对于其使用功能、整体性能等方面的审核要求十分严格,需要结合施工具体情况制定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因路桥工程建设阶段会受到外界气候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中无论是在工程设计方面还是在施工流程确定、施工材料选择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全面的考虑,这样才能促进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3、安全质量问题出现可能性较高
通过对当前已经建成的路桥设施进行分析能够发现,路桥在投入使用后时常会发生路面塌陷以及裂缝等病害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其一为工程施工材料选择不当,质量不满足标准要求;其二为施工实践操作不规范,质量问题未能得到有效处理。比如,在路桥施工期间,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处理不当;施工中未能及时对模板问题加以处理,使得混凝土构件表面不够平整,为避免上述问题发生,应当强化对工程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控制意识,保证各项施工任务都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其次,在市政路桥施工中,钻孔灌注桩属于一项重要施工内容,但这一环节如若在技术或是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便会埋下质量隐患。同时,钻孔误差也属于十分常见的一项问题,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利用钻杆开展钻孔操作时挠度存在偏差,当遇到坚硬岩石时会出现变向或钻孔不平整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对钻机位置进行调整,保证其精确度,同时确保施工操作稳定进行,防止发生挠度问题;施工阶段还要保证地质测量结果的精确性,这样钻机在钻孔时能够避开岩石位置;另外,需要加强对钻杆挠度的检查,在发生钻杆挠度较高的情况下需要对钻杆进行更换。
二、市政路桥施工技术控制的几点建议
1、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针对深基坑钢筋施工与模板施工阶段,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前期,需要对深基坑中钢筋实际放置位置与高度进行精确的策略,钢筋设置时,要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施工中的问题需要及时上报。根据工程施工规范要求,确定钢筋定位位置与预埋钢筋高度,随后在此基础上设置垫层来达到保护目的。当前国内路桥施工过程中,钢板模的使用频率较高,施工中要确保模板表面清洁度,不可存在钢锈,在钢模的高度方面,要对支撑模板的底部尺寸进行精确测定,同时采用水泥砂浆来对桥涵位置起到平衡的作用,规避烂根问题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对于横系梁和承台方面的施工。路桥工程项目中,主要的施工部分横系梁所发挥的功能主要是调节作用,用来调节墩柱连接时形成的误差,调节后可以使桩体的横向整体性进一步增加;承台部分的施工作用是能够实现对桩群的有效连接,施工中可采用大直径桩,这种桩的成本费用相对较低,需要明确的是,承台施工的要求十分严格,所以进行施工操作前要开展无损检测工作,模板支护前期要确保接触面保持干净,不可存在杂物,如有必要的情况下,应当涂刷脱模剂,确保模板拼接密实度满足工程要求,在此前提下,铺设相应的保护层。
(3)针对台背的回填方面。路桥工程当中,桥梁两端常常会发生沉降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压缩问题引起的,如路面、路基的压缩,在受到一些重载型货车的碾压作用下,导致路桥工程内部填充料产生裂缝,结构稳定性降低。所以,在实际台背填方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质量要求,由最基层的地基开展施工,对于面层结构的铺设要确保搭板上部和桥面上部是一致的,避免存在不均匀情况,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选用性能较好的水泥作为填料。
2、市政路桥梁体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市政路桥梁体施工一般会采用盖梁横穿施工法进行,盖梁是指墩柱里面埋设的预留孔洞,将钢筋穿插在盖梁里面,使钢筋承受重量,进而提升整体承载性能,延长其使用年限。具体施工阶段,应当提前把钢板埋设在墩柱当中,拆除混凝土模板后,可以在预埋钢板上焊接支架,使其承担重量。
(2)桥梁梁体施工阶段,还要注重箱梁的预制处理,将梁台底座和固定底部模板对照的方式来进行预制箱梁。施工过程中,全面检查底膜支架,特别要注意对底模轴线和反拱度间的误差加以控制。结合梁体情况做好内模的分段设计,在台座上方进行安装,确保内顶板为一个整体。施工结束后,利用混凝土来提升设计整体高度,确保所采用的钢筋各项性能满足标准要求。
(3)路桥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通常选择立模施工的方法,特别要保证混凝土的整齐度与表面坡度。桥头的搭板混凝土距离基层厚度较小,施工期间若直接压实容易导致其粉碎,所以,不可采用直接压实的方式。针对施工距离较短的施工,第二层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已施工的部分进行凿毛,随后采用沥青混凝土来填平,保证台背回填强度增加。针对混凝土的浇筑环节,要加强对施工温度的控制,避免产生裂缝问题。
3、路桥衔接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填料控制。路桥衔接处施工处理也是一项重要施工内容,这一环节的处理效果关系着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在路桥结合处进行填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其表面平整度的控制,并掌握其内部结构是否密实,确保行人与车辆通行安全。为实现对这一施工内容的控制,需要在施工中综合考虑填料的质量性能以及适配性等,选择性能良好的填料,确保填料孔隙大小满足要求,不可过大,否则将会导致压实度控制难度较大,容易使得后期地基变形,所以,要加强对填料的检测。
(2)加强路面排水控制能够尽可能的防止积水渗入至混凝土当中,引起裂缝,威胁路面质量。首先要对管线及其基础间进行处理,把出水口出设置在地基外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要有一个合理的管理,与此同时,增加混凝土表面粗糙度可以借助钢刷的利用。
结语:市政路桥工程建设周期较长,施工中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施工控制难度较大。作为施工企业,应当结合路桥工程项目实际施工特点,抓好各个施工环节的技术要点,保证各工序的有效衔接,提高施工技术应用水平,进而推动市政路桥工程项目的高效建设,为城市经济发展与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可靠服务。
参考文献:
[1]曾金娣.市政路桥施工特点及技术控制要点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8(19)
[2]洪武彬.市政路桥施工中技术控制与质量控制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3)
[3]李元杰.浅析市政路桥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解决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
论文作者:郭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混凝土论文; 市政路论文; 填料论文; 钢筋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