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材中文化史的内涵_文化论文

中学历史教材中文化史的内涵_文化论文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文化史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史论文,书中论文,内涵论文,教科论文,中学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化史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文化史的内容历来都有。文化,作为一个庞大而丰富的体系,通常情况下,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这是广义的文化;而狭义的文化,则只包括精神文化,即哲学、伦理、道德、宗教、美学、音乐、诗歌、文学、绘画等意识领域。我们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文化史内涵,是以精神文化的内涵为主,兼及物质文化的一些内容,如衣食住行,它们是精神文化的载体。

一、渗透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文化史内容

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文化史的内容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内涵日渐丰富,涉及范围也日益广泛。它主要包括古今中外的科学技术、思想传统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富有代表性的成就与成果。

在科学技术方面,天文、历法、医学、农学、数学、物理、化学、建筑以及生物学等领域的重大成就,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都有涉及。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南朝祖冲之和他的圆周率;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隋朝李春建造赵州桥;北宋科学家沈括创制“十二气历”;明朝的建筑奇迹——万里长城;古典科技巨著《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等。中国近代的侯德榜探索制碱新工艺;詹天佑任工程师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现代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等科技创造。还有世界历史上的:数学家阿基米德;古老建筑巴黎圣母院;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电报、电话的发明以及基因技术等等成就,都是历史教科书中涉及的科技史方面的重要内容。

思想文化领域,涉及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老子等诸子百家,唯物论者王充、无神论者范缜以及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近代启蒙思想家魏源和严复。世界历史中,有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和孟德斯鸠等。

文学方面,从中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战国时期的楚辞《离骚》,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歌,再到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涉及的文学家也是代代辈出,有诗人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还有词人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剧作家关汉卿,小说家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还有近代的文学巨匠鲁迅等。世界文学作品有,《荷马史诗》、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诗人但丁的《神曲》,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美国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贝克特的剧作《等待戈多》,苏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中国古代史学名著方面,涉及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另外,还涉及了大部头的丛书《四库全书》。世界历史中,提到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萨战争史》以及李维的《罗马史》等内容,不胜枚举。

在艺术方面,音乐、书法、绘画、雕塑、戏剧以及影视等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如:中国古代的“钟鼓之乐”,清朝的学堂乐歌;近代的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现代著名的音乐作品小提琴《梁祝》、交响组曲《白毛女》、歌曲《祖国颂》等。世界史中,有德国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等。书画方面,从中国古代的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谈到现代的启功;从中国古代画家顾恺之、阎立本、吴道子、张择端,到清朝的“扬州八怪”、近现代国画大师徐悲鸿。世界史中的美术作品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荷兰凡高的《向日葵》以及现代派画家西班牙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艺术精品。雕塑方面,从中国古代的秦兵马俑、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到敦煌艺术宝库莫高窟;世界史中的雅典娜神。戏剧方面,从中国古代戏剧家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到现代京剧家梅兰芳的《穆桂英挂帅》;世界史中有希腊戏剧家埃斯库罗斯、阿里斯托芬和英国的莎士比亚等等。

除以上这些方面外,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文化内涵还包括宗教、教育以及社会风俗等更广泛的内容,限于篇幅,也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文化史内容的呈现方式与特征

在中学历史教科书极其有限的篇幅内,如何呈现如此纷繁丰富的文化史内容?这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编撰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编撰者一直探索的问题。

首先,在考虑到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前提下,教科书将文化史的内容进行集中呈现。

文化与政治、经济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我们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于文化史内容的安排就体现了这种认识。195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在总结和讨论教材编写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时就提出:文化史方面,除了与政治、经济有直接关联的材料须穿插叙述外,可以集中在一个大的历史阶段后面,作为单独的章节,保持其相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文化史的内容一般情况下都放在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内容之后,进行集中呈现。

例如,在讲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后,再集中叙述“百家争鸣”这一文化现象,以说明它是当时社会上各阶级、阶层的政治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诸子百家的学术观点,实际上就代表了不同阶层的政治、经济主张。再如,讲明末清初的三大进步思想家时,也是将其置于这一时期封建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之后来谈,说明他们的思想是当时新兴市民阶层反抗封建专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证明,这种呈现方式,更便于学生理解文化史的内容。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文化史内容上又达到一个更高的集中,这就是文化史专题。这次课改,打破了以往高中历史教科书的通史体例,采用专题史体例和中外历史合编的方式,将所有历史内容进行了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了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等领域重要历史内容的三个必修模块和旨在拓展学生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六个选修模块。其中,历史3(必修)、历史5·探索历史的奥秘(选修)和历史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选修)均可纳入文化史范畴。

历史3(必修)模块,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八个学习专题,按照历史时序的内在联系,将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成就与以西方为主的世界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史两条线索相结合的方式,在一本教科书里集中呈现。

历史5·探索历史的奥秘(选修)选取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未解之谜,通过对其真理的探索,将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中外文明呈现给学生。

历史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选修)选取了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精要部分,集中反映了人类在漫长的演进历程中所创造的辉煌璀璨的文化。

其次,注意文化自身的发展过程,尽量呈现文化的连贯性、继承性。

在文化史中,无论是思想、文学、艺术,还是科学技术,都有自身独立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文化自身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同类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形式不同,也就是说富有时代特色,但它们彼此之间都有连贯性和继承性。中学历史教科书也注意呈现这一特点。

比如,讲到文字的演变时,教科书从殷商的甲骨文入手,写到商周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再到用毛笔书写在竹简或丝帛上的竹书和帛书。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和纸的发明改进,字体也不断变化,由大篆到秦统一为小篆,后不断演变发展,出现了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书法也逐渐成为一门艺术。又如,中国的文学,从春秋时期的《诗经》,战国时期的“楚辞”,到南北朝时期的民歌,再发展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时期的小说,构成了一部我国古代的古典文学史。再如,中国古代的思想发展史,从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孔子,写到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和庄子等诸子,到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被确立为正统。后来,儒学吸收佛、道思想而进一步发展,最终演化成宋明理学,直到早期民主启蒙思潮的出现。再如,科学技术,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网络时代的技术变革,其中科技的继承与发展,始终贯穿在我们教材的科学技术史中。再如,电现象的发现与电的广泛应用,从英国科学家发现电磁感应,到发电机的研制及后来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电灯,再到电话、电车、无线电报和电影等等,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发明创造的结果。

这样呈现文化史内容系统性和继承性的方式在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比较突出。《课程标准》中关于历史3(必修)所规定的八个学习专题,每个学习专题都保持了文化史内容的自身发展过程。如第三个学习专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分了三部分内容: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第四个学习专题“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分了四部分内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里所划分的几部分实际上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

实践证明,这种呈现方式也便于学生系统的学习、理解和把握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

再次,注意文化的民族、区域差异及交流融合,呈现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文化是民族的,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点,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我们要尊重各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占我国国土一半以上的地方。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是由中华民族共同缔造的。所以,中学历史教科书在叙述文化史内容时,十分重视体现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文明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例如,初中教科书讲到张骞出使西域,西域的天马、汉血马等良种马,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果木,还有乐器、歌舞传入中原。讲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时,教材提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服,后来传入中原,成为南北朝时期流行的服装;宋代,劳动人民穿的小袖狭身的短衣,也是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北方少数民族的饮食以畜产品为主,到了魏晋南北朝,受中原的影响,农产品成为他们的主要食物;在教材的“自由阅读卡”里,还提到了胡麻饼、乳饼,都是少数民族饮食习惯对汉族生活影响的例证。再有北魏孝文帝改革,要求鲜卑人接受汉族文化,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学汉族礼法等等。舞蹈方面,隋唐时期的乐舞,是在吸收西域各族和周边各族传统乐舞基础上加以创造而成的。还有,新中国成立后的体育事业,教科书中谈到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如赛马、射箭、摔跤和赛龙舟等,也都列入比赛项目;还提到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盛会和赛马节目。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我们透过这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可以领略到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关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方面,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在历史6·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荟萃(选修)中有充分体现。在这本教材中,叙述了世界上以文物、建筑和遗址等著称的文化遗产,比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等。从这些文化遗产中,学生能够体会到每种文化都有它的独特性,而这些都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

实际上,我们现在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生活,都是各民族互相学习借鉴、交流融合、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教科书注意到了各民族国家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征,所以在涉及这方面的文化内容时,教材便会根据情况加以说明。

最后,注意各国文化的交融,呈现文化的国际视野。

文化是世界的,各国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文化具有强大的渗透力,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总是在不断地互相交流、吸收乃至融合中发展。中国历史上文明最为昌盛的时代,如汉唐,无不是广泛吸收外来文化而发展壮大的。因此,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中外文化的交流,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都是文化史所要呈现的重要内容。

如世界历史中的亚历山大东征,被征服地区的文化、教育和城市建筑都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罗马帝国的扩张,使得罗马文化如罗马建筑、拉丁语以及罗马法、基督教等渗入到被征服地。连接欧亚非的商路,如丝绸之路等,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西亚和欧洲等地,有利于欧洲的航海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阿拉伯人也把欧洲的天文、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再如,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高僧西去东来,不绝于途,对中印交通和文化的沟通与交流起了积极作用;佛学和佛教艺术在中国得到发展,后又扩展到朝鲜、日本,影响深远。

在中外交往方面,教科书中有程度不同的涉及,汉朝使者与西域商人通过丝绸之路与西亚、欧洲进行交流。唐朝时期,中国同周边国家进行友好往来,日本派遣唐使,学习唐文化;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新罗遣使到唐朝学习,引进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法等;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隋唐的诗文、典籍传入朝鲜半岛;教材中还提到新罗人崔致远入唐求学、为官,写了大量诗文;与印度半岛的交流也不断增多,如唐朝高僧玄奘到印度取经等。

世界文化在交流中得到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做出重大贡献,外国的文化同样也影响着中国文化。这就是教科书所呈现的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融。

三、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文化史的主要功能

学生通过对历史教科书中文化史内容的学习,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呢?教育部编写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提纲》(1955年版)曾明确回答过这个问题,其中这样写道:“在讲述中国古代史的过程中,应该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在中国数千年悠久的历史时期中,出现过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又有着很多的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古代中国的发明,如指南针、印刷术、火药、造纸、制瓷等,都是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必须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为求自己的生存、自由、独立而进行的一切斗争事迹,认识祖国在文学、科学、艺术等各方面的成就。通过这些来发展并巩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共产主义品质。”李纯武先生在谈到文化史的作用时说:“文化史的思想光辉能引发人们的思想火花,启迪人们的智慧,引导人们深入思考问题。文化史的美和美学的因素能使人们受到强烈的感染,或给人以美的享受,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或振聋发聩,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它的教育功能,若春雨润物,寓陶冶于潜移默化之中,其意义是深远的。”

具体而言,中学生学习文化史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历史教科书中的文化史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明又是人类文明史上惟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所以,我们在讲述中华文化时,最能激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升华。比如,我们讲到“人文初祖”黄帝,相传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舟车以及他的妻子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发明文字、编出乐谱等,说明我们华夏文化起源之早;又如,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在他的《离骚》中,将自然、人物和神话融为一体,使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再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争奇斗艳,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学术繁荣,其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豪言壮语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年轻的一代;还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利于提高学生对民族国家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我们讲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时,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的第7位数,领先世界近一千年(15世纪阿拉伯数学家才打破了这项记录)。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欧洲在七百多年后才有类似的桥。沈括创制的历法“十二气历”简便而利于农事安排,八百多年后,英国才采用相似的历法。学生通过对教科书中这些内容的学习,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便会油然而生,容易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培养其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有利于学生树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贡献的信念。

第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让学生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很多人物和成就都能对学生起到励志的作用。如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讲到司马迁写《史记》,说他阅读大量书籍,游历各地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最终写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再如讲到李时珍采药,为了确定药物的作用,他亲自品尝有毒的曼陀罗花。不仅如此,他踏遍深山,历尽艰辛,最后经过27个春秋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等。世界历史方面,讲到16至17世纪的科学家哥白尼、布鲁诺和伽利略的学说,说他们都否定了教会的“地球中心说”,结果引起教会的恐慌和仇视。为了坚持科学的真理,哥白尼不但不屈服还坚持不懈地研究;布鲁诺受火刑而殉身,临刑时他说:“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会了解我的价值。”而且自豪地说:“我愿作为殉难者而死去。”伽利略在判决书上签字时,还自言自语地说:“地球确实是在转动的啊!”再如,居里夫妇为了发现新元素,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年复一年,以坚忍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花了45个月的时间,最终用最普通的铁锅从矿渣中提炼出镭。类似为了寻求真理,付出辛苦劳动甚至宝贵生命的例子在教材中都有讲述。通过学习这些科学家的不断探索、求真创新的典型事例,逐步培养起青年学生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坚定意志和创新精神。

第三,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性情,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

中学历史教科书也涉及了音乐、绘画、书法、雕塑等方面,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文化艺术的魅力。如秦兵马俑,雕塑艺术水平很高,教科书不但叙述生动,称“武士俑身披铠甲或短袍,手执兵器,个个表情丰富,神态逼真,生动传神。陶马昂首竖耳,双目圆睁,大有嘶鸣腾越之势”,同时配有几幅兵马俑的图片,直观形象。讲到书法,教科书中对王羲之的字是这样说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并辅以他的《兰亭序》摹本图,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从中欣赏和品味书法的魅力。再如,讲到顾恺之善于画人物,称其“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并辅以他的代表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供学生仔细欣赏,体会人物的线条、神态,逐渐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这些方面的文化内容,确实像李纯武先生所言,如春雨润物,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其功能是其他历史内容所无法取代的。

第四,汲取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的世界意识。

在历史教科书中,涉及许多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其中有中国吸收外来文化的典型事例,如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和民主、平等思想等,也有外国对中国文化吸收的案例,如欧洲吸收中国的四大发明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是东方文明的一大渊源,同周围国家的交往密切,且源远流长。中国善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能够不断的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经济文化,并在历史上长期影响着周围国家,对中外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样,学生会逐渐明白,善于接受外来影响和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国家和民族,才能永葆生命力并不断创新,由此逐渐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当然,在汲取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成果时,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尽量将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精髓传授给青少年朋友。

四、历史教科书中文化史内容几点需要说明的问题

新历史课程改变了过去重视政治史,较为忽视经济史和文化史的传统,文化史教育受到重视。最突出的变化,就是我们在教材中增加了比较多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内容,这就打破了过去过分注重意识文化、雅文化,忽视物质文化、俗文化的倾向,使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层次性日趋明显。正在实验的新课标教材中,文化史的内容得到学生和教师的欢迎和认可。

比如,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和《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建国以来历史教科书中不曾有过的内容。从增加的这三课内容来看,可以说,它大大增强和丰富了历史教科书的文化内涵。如《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谈到当时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习俗的变化:百姓穿黑白色衣服,夜市上的小吃、冷饮等;市民的生活礼俗:宋代开封,人们乔迁新居,邻里间要彼此“献茶”;市民的文化生活:在娱乐场所瓦子里,说书、唱曲、耍杂技的,卖食品、古玩、字画以及剃头、相面等等,热闹非凡;人们欢度节日的传统风俗:除夕夜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然后守岁等等。再如《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讲近代交通通讯的出现:火车、轮船出现,使人们出行方便快捷;电报使用,便于人们联系;文化生活方面,照相、电影传入中国,中文报纸出现,都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社会习俗发生变化:停止缠足、废除跪拜礼以及“先生”等称呼的出现。

这些内容的设置,使得历史教科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同时,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能够真正使学生感受到历史鲜活、真实的一面,感受到历史就在自己的身边。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文化史内容,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使他们乐于探究历史中的文化生活的内涵,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应该说是大有裨益的。

但是,文化史内容的选择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不单是互相影响,而且互相交融。所以,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中集中谈到文化史内容的问题时,有些内容集中后自成体系,比较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但并不是要将所有的文化内容进行集中,过分追求系统、完整。比如,讲世界三大宗教,按主题集中安排三大宗教的内容,便于学生集中了解世界三大宗教及其教义。但是,这种编排却不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三大宗教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影响,因而远不如以前随国家或地区编排,根据时序,与政治经济背景相联系而利于学生接受与理解。

其次,对世界各地区的重视程度不同。从目前的情况看,有过于注重欧美文化,忽视亚非拉文化,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的历史重视不够的倾向。李纯武先生在谈文化史时提到:“注意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成就,不厚此薄彼。”我们在教材中尽管在这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也涉及亚非拉的文化历史,但仍相对薄弱,尤其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以及影响方面的内容需要适当的补充。当然,这更赖于课程标准在这方面的重视以及修订和完善。

标签:;  ;  ;  ;  ;  ;  ;  ;  ;  

中学历史教材中文化史的内涵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