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文化研究
汉简本《老子》“方而不割”四句章段归属考
谭宝刚
(贵州民族大学 图书馆,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 “方而不割”四句在汉简本《老子》中不但因其章段归属不妥,造成义理不明,而且因其缺乏承上连词及表示动作或状态的主体,造成语句难通。“方而不割,廉而不刖,直而不肆,光而不燿”四句不应划归汉简本《老子》第二十二章(相当于王弼本第五十九章),而应划归汉简本《老子》第二十一章(相当于王弼本第五十八章),并且在该四句之前应据传世本补上“是以圣人”数字。
关键词: 先秦哲学;道家思想;汉简本《老子》;出土文献
一、问题的由来
《老子》“方而不割”四句在汉简本中的章段归属不同于传世的王弼本、河上公本、傅奕本和出土的帛书乙本,但同于严遵本,这引起了学界的注意。另外,“方而不割”四句在不同《老子》版本中,其文辞也稍有不同。
汉简本《老子》作“方而不割,廉而不刖,直而不肆,光而不燿”,下接“治人事天,莫如啬……是谓深根固抵(柢),长生久视之道也”(内容相当于王弼本第五十九章),与之合为一章,为汉简本第二十二章。“方而不割”四句为该章之首[1]133。
王弼本作“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燿”,上接“其政闷闷,其民淳淳……人之迷,其日固久”,与之合为一章,为第五十八章。“方而不割”四句为该章之尾[2]151-152。
河上公本作“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曜(耀)”,上接“其政闷闷,其民醇醇……人之迷,其日固久”(内容相当于王弼本第五十八章),与之合为一章,为河上公本第五十八章。“方而不割”四句为该章之尾[3]225-227。
傅奕本作“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上接“其政闵闵,其民偆偆……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内容相当于王弼本第五十八章),与之合为一章,在傅奕本中为第五十八章。“方而不割”四句为该章之尾[4]53。
4.下一步打算。若虾苗数量较多,密度大,长势好,3月底可出售部分虾苗。若虾苗数量长势不好,要适当肥水,增加浮游生物数量,供虾苗摄食。若虾苗数量较少,要提前做好补投虾苗的准备。
割,《说文》:“割,剥也,从刀,害声。”《广韵》:“剥也,害也,断也,截也。”《尔雅·释言》:“割,裂也。”邢昺疏:“割,谓以刀裂之也。”《玉篇·刀部》:“割,截也。”[9]351
郭店楚简本既没有“方而不割”四句,也没有如王弼本“其政闷闷,其民淳淳……人之迷,其日固久”一章。但是有相当于王弼本的第五十九章,作“紿人事天,莫若啬……长生舊视之道也”,在乙组简1-3[6]118;该章虽然有数字残缺,但是从章这一单位的角度看,仍然是独立完整的一章。
帛书甲本因残损严重,无“方而不割”四句,其相应位置的上下章也都不完整,上章作“□□□□□□□□其正察察,其邦夬夬。祸,福之所倚;福,祸之伏……”,下章作“……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胃深根固氐,长□□□□道也”,故难断其归属[7]5。
帛书乙本有“方而不割”四句,作“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刺,直而不紲,光而不眺”,其上下段文字皆存,虽有残缺,但可据以推定其字数,其上段文字作“其正闵闵,其民屯屯……□之迷也,其日固久矣”,其下段文字作“治人事天,莫如啬……是胃□根固氐,长生久视之道也”[7]91。从其前有“是以”二字来看,“方而不割”四句在帛书乙本中应该是与其上段文字合为一章的。
按上所述可知,“方而不割”四句的章段裁划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为“方而不割”四句前有“是以(圣人)” 数字,二者一起作为总结此前内容的文字,如王弼本、河上公本、傅奕本、帛书乙本,属于相当于王弼本的第五十八章,为该章章尾。
一种为“方而不割”四句前无“是以(圣人)”数字,但其被划归相当于王弼本的第五十九章,为该章章首。如在汉简本和严遵本中,既没有承接上文之意的总结语词“是以”,也没有章首发语词“夫惟”或“夫”;但是,从全书用以标识章节的圆点来看,在汉简本中,“方而不割”四句与“治人事天莫若啬”合为一章,为汉简本第二十二章,相当于王弼本第五十九章。在严遵本中,此四句也是与“治人事天莫如啬”合为一章,且明确标章题名为“方而不割篇”[5]65。
关于“方而不割”四句的章段归属,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方而不割”四句应该归属下章,汉简本《老子》整理者之一韩巍先生说:
此四句是形容有国治民者道德修养的理想状态,应该低调收敛,避免锋芒外露。传世本五十九章的主旨在“治人事天莫若啬”一句,“啬”即收敛、爱惜之义,“方而不割”四句正与“啬”的宗旨相合。相比之下,此四句与传世本五十八章内容上的联系似乎不是那么明显[1]213-214。
另一种观点认为,“方而不割”四句应属上章,丁四新先生说:
比照诸本,可知“方而不割”四句在汉简本中的裁划位置是不恰当的,本应属上章;相对来说,通行本将其归入第五十八章,这是颇为合理的[8]175。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观。从经济学角度来对年轻人不正确的消费心理进行认识,不仅能更好地了解消费心理的内涵,也可以为年轻人正确判断自身消费行为提供相关依据。当然,消费心理作为衡量人们消费习惯的标准,集中展现了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个人心理行为的具体表现,人们的消费观念会根据人们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风气等发生变化。所以在研究年轻人的消费心理时,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比如:要从当前社会氛围、对购买活动的态度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就目前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的诸多现象看,存在很多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那么,“方而不割”四句到底是归属相当于王弼本的第五十八章(即汉简本第二十一章)且为其章尾呢?还是归属相当于王弼本的第五十九章(即汉简本第二十二章)且为其章首呢?
要考察这一问题,我们就需要探明“方而不割”四句的含义是什么?以及相当于王弼本的第五十八章和第五十九章的主旨各是什么?只有弄清了“方而不割”四句本身的含义及其上下章段的主旨,才能正确判断其位置的章段归属。
二、“方而不割”四句的含义
我们先看“方而不割”四句的含义。
驮子虽然过年过节不回家,但你看夏天他有几天呆在岭北的,还不是义乌绍兴的乱跑,你怎么知道他在乱跑时就没让小弟弟一起跑?
除开有无表示上下承接关系的连词之外,“方而不割”四句在各本中还存在异体字和假借字的区别:严遵本、傅奕本和王弼本完全一致,都作“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燿)”;而汉简本、帛书乙本、河上公本与上列三本不同,王弼本中的“劌”,汉简本作“刖”,帛书乙本作“刺”,河上公本作“害”;王弼本中的“廉”,帛乙本作“兼”,是“廉”的假借字;王弼本中的“肆”、“耀(燿)”,帛书乙本分别作“紲”、“眺”,“紲”、“眺”与“肆”、“耀(燿)”音近通假;至于传世各本的“燿”、“曜”、“耀”三字,乃是异体字,于全章章义的理解以及“方而不割”四句的位置归属没有多大的影响。
方,方正、正直,《广雅·释诂一》:“方,正也。”《汉书·王莽传上》:“莽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采。”颜师古注:“外示凛厉之色,而假为方直之言。”[9]2173
严遵本作“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下接“治人事天莫如啬……深根固蒂,长生久视”(内容相当于王弼本第五十九章),与之合为一章,在严遵本中为第二十章。“方而不割”四句为该章之首[5]65。
经过以上梳理,我们再看看“方而不割”四句的位置归属。
我院内科门诊近三年津力达颗粒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有一定治疗效果,患者病情好转。按要求足量使用津力达颗粒,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刖,《说文》:“刖,绝也。从刀,月声。”泛指截断。《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严刚毋暴,廉而毋刖。”[9]327
刺,《说文》:“刺,君杀大夫曰刺。刺,直伤也。从刀,从朿,朿亦声。”顾蔼吉《隶辨》:“(朿)碑变从夾。《左传·成十六年》:刺公子偃。释云:刺本又作刾。相仍积习,有所从来。”[9]333
劌,《说文》:“劌,利伤也,从刀,歳声。”《方言》卷三:“凡草木刺人,自关而东,或谓之劌。”《广韵·祭韵》:“劌,伤也,割也。”[9]357
害,《说文》:“伤也。从宀从口。宀、口,言从家起也。丯声,胡盖切。”《说文·宀部》:“害,伤也。”段玉裁注:“《人部》曰:伤,创也。”《诗·大雅·荡》:“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郑玄笺:“枝叶未有折伤。”[9]929
调绘主要完成定性任务,即告诉内业工作者这是什么,怎么表达,从而在地图中添加一些实体名称和必要的说明性文字注记。对隐蔽的或影像不清晰的地物,采用以下方法之一或组合使用进行外业补测:(1)GPS-RTK补测;(2)全站仪补测;(3)距离交会法。
直,《说文》:“正见也。从乚从十从目。”《说文解字注》:“正见也。《左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其引申之义也。见之审则必能矫其枉。故曰正曲为直。从十目乚,谓以十目视,隐者无所逃也。三字会意,除力切,一部,今隶作直。”
肆,《易·系辞下》:“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李鼎祚集解引虞翻曰:“肆,直也。”韩康伯注:“事显而理微也。”《史记·乐书》:“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裴骃集解引郑玄曰:“肆,正也。”[9]3167
从上面的字词释义看,割、刖、劌、刺、害皆有“伤害”义。
“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四句,其强调的重点是“不割,不劌,不肆,不耀”,即强调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势逼人,不伤害他人。那么,其真实含义是什么呢?
NMR测试原理是[7,21]:信号来源主要为氢质子,氢质子越多,说明含水率越多,反之则越低。因此通过信号量定标的方法,NMR技术可以被用来测量物质中水的质量。多孔介质经过真空饱和处理以后,内部孔隙大部分被水占据,NMR技术通过测定水的质量及已知水的密度,可以计算出多孔介质内孔隙的体积,从而得到其孔隙率大小与孔径分布等参数。
《韩非子·解老》解此四句云:
所谓方者,内外相应也,言行相称也。所谓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轻恬资财也。所谓直者,义必公正,心不偏党也。所谓光者,官爵尊贵,衣裘壮丽也。今有道之士,虽中外信顺,不以诽谤穷堕;虽死节轻财,不以侮罢羞贪;虽义端不党,不以去邪罪私;虽势尊衣美,不以夸贱欺贫……故曰:“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10]100-101。
磁浮列车转向架分为左右两大模块,由主梁、防滚梁和电磁铁梁组成,各部分采用螺柱或焊接连接,有较多的孔和凸台,结构较为复杂。建立转向架模型时,可对其进行适当的简化,如对小孔结构填充、将螺柱连接近似为刚体连接、小凸台切除。转向架模型如图3所示。转向架结构主体采用铝合金。材料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精煤磁选机和扫选磁选机磁选效果较差。在生产过程中,这两台磁选机均存在翻花现象,将其调整到最大通过量时,尾矿带介情况也没有好转。精煤磁选尾矿带介高,造成浮选尾矿带介高,进入扫选磁选环节后又没有得到充分回收,致使大量介质流失。分析表明,磁选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是磁选机能力不足,原设计精煤磁选机3台,扫选磁选机2台,型号均为DMM914×2972,设计处理能力273 m3/h。为满足磁选能力,选煤厂增设了1台扫选磁选机(HMDA1219×2972)和1台精煤磁选机(HMDA914×2972)。改造完成后,各产品带介情况见表3。
韩非认为,方,即表里一致,言行端正;廉,即重视生命,轻视钱财;直,坚持正义,心无偏党;光,即官爵尊贵,服饰亮丽。有道之士,虽然自己表里一致,令人顺服,但是不以此诽谤穷困堕落之人。虽然看重生命名节,轻视钱财,但不因此欺侮罢去官职之人和羞辱贪婪之人。虽然自己坚持正义,不结党营私,但不因此屏去邪恶者,加罪自私者。虽然自己身居高位服饰亮丽,但不因此而在卑贱者面前夸耀,欺负贫困者。这就是韩非所云“方而不割”四句的含义。
我们再看河上公和王弼的相关注释。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云:
圣人行方正者,欲以率下,不以割截人也。圣人廉清,欲以化民,不以伤害人也。今则不然,正己以害人也。圣人虽直,曲己从人,不自申也。圣人虽有独见之明,当如暗昧,不以曜乱人也[3]227。
王弼注云:
以方导物,令去其邪,不以方割物。所谓大方无隅。廉,清廉也。劌,伤也。以清廉导民,令去其汙,不以清廉割伤于物也。以直导物,令去其僻,而不以直激于物也。所谓大直若屈也。以光鑑其所以迷,不以光照求其隐慝也。所谓明道若昧也。此皆崇本以息末,不攻而使复之也[2]152。
河上公、王弼之解,言虽不同而其义一致,“率下”“化民”“导物”“导民”“鑑迷”“不割截”“不伤害”“不照慝”等语词表明,《老子》本义是说圣人从积极的正面的角度去做表率,以教化他人,引导他人,照亮他人,而不是从消极的负面的角度去伤害他人,揭露他人的阴暗与邪恶。
韩非、河上公、王弼皆得《老子》之真义,皆云为政者应以德服人,做人表率,但不以此苛求他人,也即在施政上需要宽容他人。
然也有稍不同之解说者。
《文子·上义》云:
如图3所示,各相的有功功率是通过对去直流分量后的电流、电压信号进行乘法、加法、数字滤波等一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后得到的。电流电压采样数据中包含高达21次的谐波信息,所以依据公式计算得到的有功功率也至少包含21次谐波信息。有功功率的测量原理图如图3所示,合相有功功率Pt=Pa+Pb+Pc。
其一,以郭店楚简本《老子》例之,“方而不割”四句不归属相当于王弼本的第五十九章。
(六)仔猪合理补饲 仔猪出生后,应让其及早(15 min内)吃上初乳,获得被动免疫保护。及时补铁,则可有效防治仔猪营养性贫血,增强仔猪抵抗力。在7日龄左右,仔猪即开始补喂全价饲料,在保证仔猪生长发育所需的必需氨基酸条件下,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应控制在19%以下。在断奶前后,避免突然变换饲料引起应激性腹泻。仔猪饲料中适当补充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有机酸、复合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等,可提高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率,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加快仔猪生长发育,有效地预防和降低仔猪腹泻。
老子曰:自古及今,未有能全其行者也。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博达而不訾,道德文武不责备。于人以力,自修以道,而不责于人,易偿也;自修以道,则无病矣。夫夏后氏之璜,不能无瑕,明月之珠,不能无秽,然天下宝之者,不以小恶妨大美。今志人之所短,忘人之所长,而欲求贤于天下,即难矣[11]484。
《淮南子·氾论训》也有似《文子·上义》的章段,云:
从文辞上看,《文子·上义》古朴义丰,而《淮南子·氾论训》通俗浅显,盖《氾论训》袭自《上义》,而增删其事,变异其辞。
自古及今,五帝三王,未有能全其行者也。故《易》曰:“小过,亨,利贞。”言人莫不有过,而不欲其大也。夫尧、舜、汤、武,世主之隆也;齐桓、晋文,五霸之豪英也。然尧有不慈之名,舜有卑父之谤,汤武有放弑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是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方正而不以割,廉直而不以切,博通而不以訾,文武而不以责[12]226。
《文子·上义》与《淮南子·氾论训》也是虽其文辞有异,但其所论有关“方而不割”文句的义理一致,都是说对人对事不可求全责备,要志人之长忘其之短,小恶不妨大美。
央行影响强化与各国中央银行、金融主管部门之间的联系,积极主动开展各项工作,建设双边金融协调合作机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再建立多样化金融合作机制,强化协调,就“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问题,通过强化沟通,能够化解认知偏差,及时缓解各种矛盾,以此推动各国金融合作的有序开展。强化合作协调,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1)争取与更多的国家签署双边监管合作,完善谅解备忘录。(2)建立、完善沿线国家的国币跨境流动统计监测合作机制。(3)构建双边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完善金融风险应对策略及制度,合理应对危机,逐步形成完善、合理的金融危机处置交流合作机制。(4)建设独立的金融信用活动征信系统,保障信贷活动的有序开展。
《文子·上义》、《淮南子·氾论训》所释与《韩非子·解老》、《河上公章句》、王弼注所解相比,其侧重点发生了变化,韩非、河上公、王弼重在强调以德服人做人表率,而《上义》《氾论训》重在强调对人不可求全责备。
三、“方而不割”四句上下章段即相当于王弼本第五十八章和第五十九章的主旨
我们再看“方而不割”四句上下章段即相当于王弼本第五十八章和第五十九章的主旨。
考察第五十八章和第五十九章的主旨不能脱离其他章节而孤立地看问题,而是要将之与第五十七章、第六十章、第六十一章联系起来。实际上,第五十七章、第五十八章、第五十九章、第六十章、第六十一章这五章是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治国取天下”之事进行论述。而第五十七章是这个整体的总纲,其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论述圣人该如何“治国取天下”。第五十七章虽然有“以奇用兵”四字,但其后文字并不涉及这一内容,则“以奇用兵”四字盖为整齐句式而已。
第五十七章的“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是总论点,其论据有二:其一是追求治国之“正”,从反面的角度来论证“以正治国”的重要性,即“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其二是追求取天下之“无事”,从正面的角度来论证如何“以无事取天下”,即“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是对治国之“正”的展开论述。该章的主旨即是圣人或王侯为政应当宽厚,不可严苛;其哲学基础是祸福相依,其对圣人或王侯的要求是“方而不割,廉而不刖,直而不肆,光而不燿”。
第五十九章是对取天下之“无事”的展开论述。该章的主旨即是“治人事天莫若啬”,“爱其精神,啬其智识”。
第六十章是对“以正治国”的补充,即以“无为治国”,再次重申应为政宽厚,不得严苛,如此方可“两不相伤,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是对“以无事取天下”的补充,即大国在处理外交事务时,当“居下、以静”。
四、考之相关典籍及《老子》文本可知,“方而不割”四句应归属相当于王弼本的第五十八章
廉,事物的棱,棱角。《广雅·释言》:“廉,棱也。”《礼记·聘义》:“廉而不刿,义也。”孔颖达疏:“廉,棱也;劌,伤也。言玉体虽有廉棱,而不伤割于物;人有义者亦能断割而不伤物,故云义也。”[9]896
本次临床研究中所产生的全部文本数据均可应用SPSS16.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综合处理,对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s)进行表示,实施t检验后若P<0.05,则表明实验结果的相互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我们认为,“方而不割”四句,应该归属相当于王弼本的第五十八章且为该章之章尾,而不属于第五十九章。理由如下:
其次,要注意拓展视听材料的来源。笔者在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使用的视听材料大多来自《看视频学英语口语-衣食住行一本通》《悦读联播》《英美文化读本》中的视频、音频材料和英语纪录片,对英语电影和英语歌曲的使用较少。根据问卷结果,学生希望增加英语电影和英语歌曲的内容。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更多地考虑高中学生年龄特点、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
其二,从《淮南子·道应训》所据本看,“方而不割”四句应归属相当于王弼本的第五十八章。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亡事(第29简)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第30简)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第31简)我亡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レ[6]113
又有相当于王弼本第五十九章的内容(即“治人事天莫若啬”章,在乙组简1—3;相应内容在汉简本为第二十二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是以早服是胃(谓)……(第1简)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第2简)长生久视之道也。[6]118
却缺失了二者之间的相当于王弼本第五十八章的内容(当然也包括“方而不割”四句)。
在楚简本中,“以正治邦”章(相当于王弼本第五十七章)抄写在甲组第29—32枚竹简上,前有表示分章的墨钉,后有表示分篇的钩;“治人事天莫若啬”章(相当于王弼本第五十九章)抄写在乙组第1—3枚竹简上,该章首句“治人事天,莫若啬”数字抄写在乙组第一枚简上,尾句“长生久视之道也”在第三枚简前半,且其后有表示分章的墨钉。这样的抄写表明,“以正治邦”章(相当于王弼本第五十七章)和“治人事天莫若啬”章(相当于王弼本第五十九章)都是独立而完整的章。
在楚简本中,王弼本的“其政闷闷……人之迷,其日固久”与“方而不割”四句一起缺失,因此,即使我们无法确定“方而不割”四句与“其政闷闷……人之迷,其日固久”是否应该合为一章,但是完全可以确定“方而不割”四句与“治人事天莫若啬……长生久视之道也”不在一章,即“方而不割”四句不归属相当于王弼本的第五十九章,即汉简本第二十二章。
郭店楚简本《老子》既有相当于王弼本第五十七章的内容(即“以正治邦”章,在甲组简29—32;相应内容在汉简本为第二十一章):
《淮南子·道应训》引用了《老子》众多章节,其中有相当于王弼本的第五十八章的内容,既有该章之首句“其政闷闷,其民纯纯;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也有该章之章尾“方而不割”四句中的前两句“方而不割,廉而不刿”,但是却没有相当于王弼本的第五十九章的内容。这说明,《道应训》制作者所据《老子》,是将“方而不割”四句与“其政闷闷……人之迷,其日固久”等合为一章的,即“方而不割”四句归属相当于王弼本的第五十八章,即汉简本第二十一章。
其三,从《文子·上义》与《淮南子·氾论训》所据本看,“方而不割”四句应归属相当于王弼本的第五十八章。
如前所述,《文子·上义》与《淮南子·氾论训》都涉及了相当于王弼本的第五十八章的“方而不割,廉而不刿”文句,其述说故事的主旨都是论及为政者不可苛责于人,不可求全责备于人,而这一主旨恰与我们前面分析的王弼本第五十八章的主旨一致,而与相当于王弼本第五十九章的主旨相去较远,这说明《文子·上义》与《淮南子·氾论训》制作者认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文句与相当于王弼本第五十九章的内容联系不大,不可能归属第五十九章,即“方而不割”四句归属相当于王弼本的第五十八章。
其四,王弼本第五十八章有内证表明“方而不割”四句属于第五十八章。
《老子》一书,为了说明圣人或王侯有着比普通人要高深得多的智慧,喜欢将有道者王侯、圣人与普通人君或大众进行对比。这样的对比在《老子》书里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有“众人”“人”字眼而无“圣人”字眼的章节。如王弼本第八章“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是说圣人愿意处于众人不愿意处的“恶”,所以接近于“道”。(1)
第二种是有“圣人”字眼而无“众人”字眼的章节,如第十二章、第二十二章;
第三种是既有“圣人”(或“我”)字眼也有“众人”(或“俗人”、“民”、“人”)等字眼的章节,如第二十章、第五十七章、第五十八章、第六十四章、第七十二章等。
王弼本第五十八章则是将两种为政方式、此两种方式下的两种民风、两种为政者及两种较为具体的做法进行对比。两种为政方式是“其政闷闷”和“其政察察”,两种民风是“其民淳淳”和“其民缺缺”;两种为政者是谁呢?就是“人”(“人之迷”之“人”,就是普通人君)和“圣人”(有道之圣人或王侯);两种具体做法:一种是“迷”,苛察为政;一种是“方而不割,廉而不刖,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为政宽厚。
我们这样说是有古注作依据的。前引《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第五十八章注云:“圣人行方正者,欲以率下,不以割截人也。圣人廉清,欲以化民,不以伤害人也。今则不然,正己以害人也。”“今则不然,正己以害人也”是省略句,省略了主语“人君”一类,如果将其补充完整就是:“今则不然,人君正己以害人也。”从《河上公章句》第五十八章注可以看出,《老子》在该章明显是一种将“圣人”与“现今”普通人君进行对比。
“人之废,其日固久矣”,一般的人君不懂得祸福相依的道理,所以为政苛察;而圣人深明祸福相依之理,故为政宽厚。用这样一种对比,说明“其政闷闷”的重要性和“祸福相依”的深刻哲理。如果“方而不割”四句属于下章即王弼本第五十九章,那么,第五十八章就缺乏有道者之王侯或圣人与普通人君或大众之间的对比,显然是不完整的。
今有学者高明先生注“方而不割”四句云:
帛书甲本此节经文残毁,乙本保存完好。与今本勘校,世传各本皆在“是以”之下有“圣人”二字……乙本无“圣人”二字,今本除严本外其他皆有之,究属孰是?从前后文意分析,前文则谓:“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后边则接“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刺,直而不紲,光而不眺”。显然这是老子教导人们为了适应这种鲜为人知的变化,应自我进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之道德修养,非指天赋予圣人的特有美德。……从而可见,帛书乙本无“圣人”二字,似与经文内容更为贴切。今本多出“圣人”二字,释义颇多牵强,当据帛书经文订正[13]113——114。
高明认为,“方而不割,兼而不刺,直而不紲,光而不眺”是“非指天赋予圣人的特有美德”,故而他得出“帛书乙本无‘圣人’二字,似与经文内容更为贴切。今本多出‘圣人’二字,释义颇多牵强,当据帛书经文订正”的结论。
对此我们不敢苟同,我们认为,今本有“是以(圣人)”数字不但于文义不牵强,反而语义更加明了,上下连接更为顺畅。为何?
我们前面已经指出,《老子》一书,多将有道之圣人、王侯与众人或普通人君进行对比,以突出圣人、王侯高深的智慧,这种对比有三种文字表达方式,而帛书乙本相当于王弼本第五十八章的内容无“圣人”二字就属于前列第一种情况。前引古注《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第五十八章注表明,“方而不割……”正是圣人特有的美德,是普通人君或大众所没有的,所以,“方而不割”四句之前应该加上“圣人”二字作其主语。这样,既可以将圣人与前面的众人进行对比,以突出圣人高深的智慧,又可以使本章在表达上语意连贯文从字顺。所以,帛书乙本、汉简本、严遵本均应据传世本补上“圣人”二字。实际上,在《老子》一书中,不管有无“圣人”二字,能够达到“方而不割……”思想境界的,只能是有道的圣人,普通人君或大众是达不到的。
五、结论
据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方而不割”四句在汉简本《老子》中不但因其章段归属不妥,造成义理不明,而且因其缺乏承上连词及表示动作或状态的主体,造成语句难通。“方而不割,廉而不刖,直而不肆,光而不燿”四句不应划归汉简本《老子》第二十二章(相当于王弼本第五十九章),而应划归汉简本《老子》第二十一章(相当于王弼本第五十八章),并且在该四句之前应据传世本补上“是以圣人”数字。
注释:
(1) 以下只列相当于王弼本的章数,不复作解。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编.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王弼,注,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
[3]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王卡,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
[4] 道德经古本篇[M].傅奕,校定.熊铁基、红星主编.老子集成:第1卷第5册,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
[5] 严遵.老子指归[M].王德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
[6]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7]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壹[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8] 丁四新.从出土简帛本看早期《老子》篇章的演变及其成型与定型[C].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编.古简新知——西汉竹书《老子》与道家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9]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0.
[10]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 [M]//诸子集成:第五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
[11] 文子疏义[M].王利器,疏义.北京:中华书局,2009.
[12] 刘安.淮南子注[M].高诱,注.诸子集成:第七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
[13] 高明撰.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中图分类号: B22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0768( 2019) 02-0005-06
收稿日期: 2019-02-28
基金项目: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研究”(14XZX011)
作者简介: 谭宝刚(1969年-),男,湖南洞口人,贵州民族大学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老子及先秦道家思想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黄康斌]
标签:先秦哲学论文; 道家思想论文; 汉简本《老子》论文; 出土文献论文; 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