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中医医院呼吸科 725000
【摘 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呼吸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整群抽样方式,选取2016年1月 - 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科患者13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服务模式。在研究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环境舒适评分为(2.1±0.4)分、生理舒适评分为(2.2±0.5)分、心理舒适评分为(2.4±0.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1±0.6)、(1.3±0.7)、(1.0±0.9)分,经过统计学检验,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服务态度、护理技术、住院环境、健康教育、解决问题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科疾病比较复杂,而且有很多疾病具有易感性高、传播速度快、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等特点,应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要按照舒适护理的科学流程进行规范、对症的护理,这样将能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呼吸科;舒适护理;临床护理
为探讨舒适护理在呼吸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以整群抽样方式,选取136呼吸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服务模式。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取的136例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58例。年龄20-88 岁,平均 (53.4±9.2) 岁。患者均通过临床检查确诊为呼吸疾病,疾病类型:慢性支气管炎35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30例,肺炎2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4例,支气管哮喘21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影响研究结果的其他疾病。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研究,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包含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以患者住院需求为基础,实施舒适护理服务模式护理,具体如下:
1、建立星级护理服务模式。在呼吸科门诊中,设置1名病房护士,确定患者需住院治疗后,给予患者相应的帮助,并将患者送至病房中,沿途将医院环境、病房环境等大致介绍给患者;患者在病房中安顿好之后,接诊护士初次评估患者生命体征,介绍同室病友、病房内物品摆放位置、病房内规章制度等;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以“星级护理”行为规范严格的约束自己的行为。
2、实施规范化护理与个性化护理。①规范化护理:对于能够预知的护理工作,要将其流程、过程及结果标准详细的制定出来,以规范护理人员的每项护理行为,细致的设计每项工作,在整个流程及标准中贯穿“四化”质量;②个性化护理: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对患者生活习惯、个性化需求做出详细的了解,患者提出相应需求后,如合理则尽量满足。
3、有机融合护理服务与人文关怀。护理患者时,坚持人性化理念,于每个护理环节中渗透人为关怀。护理人员采取最佳的方式集中所有的护理内容,如治疗性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既能与专业要求相符合,又将人性化理念体现;保证医疗安全情况下,对患者既往生活习惯充分尊重。
1.3 观察指标
利用本院呼吸科自制的舒适度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舒适程度,评价项目包含环境舒适、生理舒适及心理舒适,每项0-3分,分数越高,患者舒适度越高。利用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内容包含服务态度、护理技术、住院环境、健康教育、解决问题,每项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研究数据,全部应用 SPSS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均数 ± 标准差( )表示计量资料,全部计量资料均采用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所有计数资料均采用 检验。以P<0.05来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有效,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舒适护理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环境舒适评分为(2.1±0.4)分、生理舒适评分为(2.2±0.5)分、心理舒适评分为(2.4±0.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1±0.6)、(1.3±0.7)、(1.0±0.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 1 四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出院时间及 VAS 评分比较 (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舒适护理充分体现人性化和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其注重患者身心感受,从其身心舒适度出发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使得护理工作更加细致、周全、用心,有助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和有效解决护患纠纷问题。呼吸科临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后,护理人员在充分调查患者住院需求基础上制定护理措施 , 并在护理过程中融入人性化、专业化及规范化,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提高患者住院期间心理上的舒适程度,进而提升护理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舒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评分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呼吸科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密切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赛.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18):36-38.
[2]刘晓玲. 舒适护理在老年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2):220-221.
论文作者:王薇,,王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
标签:患者论文; 舒适论文; 呼吸论文; 统计学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评分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