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写意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 廊坊 065000
摘要:微地形景观设计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是一种较为重要、有效的营造方式。通过合理的微地形处理,可以对多样化、多元化的绿化景观空间和层次营造出。本文分析了微地形景观设计的应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就其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的应用讨论了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微地形;应用;研究
引文
所谓微地形景观设计,实际上就是在用地规模较小的范围内,对花草树木等园林工程项目进行优化设计,基于人工模拟生态自然形态、不同韵律等,来规划设计小面积地形。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微地形景观设计,是基于人工改造的地形而存在的,其已被广泛应用在道路、园林以及居住区的绿化设计领域,应用效果非常得显著。
1 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的“微地形”应用价值
1.1营造景观结构
对于“微地形”而言,其基于园林绿化景观视线的管控,构造差异性空间结构体系。比如,可在地形平坦、视野开拓的区域采用微地形景观设计策略,营造开放的空间。针对水体、山体区域,采用“微地形”营造封闭、半封闭的景观园林。基于园林绿化构建微地形,以此来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营造出更为多元化、更为丰富的空间视觉感。在平整的地形结构上,为居民提供有利于休息和娱乐的空间;铺装越是平整,则越能够为居民营造和建设解散区域。通过微地形营造,为民众提供休憩空间,将植物与坡地、平地融合起来。
1.2工程、辅助工程
微地形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排水处理,以免产生积水问题。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雨水充沛,“微地形”的营造,有利于雨水的及时排放。同时,“微地形”的合理营造,能够提高城市绿地的占比;据统计数据显示,面积为5m2的平面绿地上可种植树木2~3棵,若营造起伏微地形,则可多种植1~2棵树木,绿地量大大增加。
1.3调节气候与生态环境建设
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所用到的绿植,主要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环境生态条件,为植物建造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园林绿地微地形改造以后,能够形成类型各异的水体和地形,在各种生态条件下,园林植物环境基础的创造呈现出多样性特点。比如,营造坡度时,为荫性以及阳性的绿植提供满足生长需求的环境和条件。不同生活特征和习性的绿植,均可适得其所;较之于地形比较单一的绿地,微地形园内可栽种多种类型的绿植。在园林内部种植具有各种生态习性的植物,不仅可以丰富和美化园林,而且能够提高园林内部结构布设的合理性以及植物群落的层次性和稳定性,从而建立良好的园林景观格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园林景观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微地形设计应用实践
在微地形设计过程中的景观创造时,可将其层次感、丰富性以及空间感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能够营造独特的趣味空间。通过植物形态的微地形设计,可在相对较小空间范围内塑造空间形态,以促进人居环境与生态自然的有机融合。
2.1路堤微地形设计
在园林景观项目建设过程中,路堤设计非常重要,其联系着水与绿地,既是二者的媒介,又是城建滨水绿地景观的基本园林要素。同时,将路堤处理成微倾斜状、草地模式以及沙滩模式等,从而使路堤能够逐渐延伸至水面,进而打破水域与绿地界面。同时,还可将路堤设计成台阶样式,将台阶延伸至水中,以此为人们提供在水中嬉戏的可能性,从而使居民更加亲临水体,享受其中的乐趣。
2.2人工水系微地形设计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人工水系微地形设计过程中,一般采用三种方式,即自然式、规则式以及混合式。其中,规则式水体以园林喷泉最为典型,可将其轮廓可处理成几何样式,而且水岸可以更加得整齐;对于驳岸而言,可采用瓷砖、条石等砌成,与池底相互垂直,以喷泉水景最为典型。对于自然式水体而言,最为讲究“疏水之去由”与“察源之来历”,设计者应当对自然水体进行观察和提炼,既要形似,更要神似。在人工水系微地形设计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避免水出无源的现象发生,一般讲水轮廓处理成时隐时露、自然曲折状态。若需将其设计成人工沙滩,则需使其慢慢倾斜,然后延伸入水;驳岸采用鹅卵石以及石矶等材料修砌而成。对于水体较为宽阔地带,建议创造洲、渚或者滩景观;对于较为狭窄的水体而言,可将其建成瀑布或者跌水、地泉等景观,从而使水体更具自然河流之色,彰显出山溪潺潺之灵性。对于混合式水系而言,在设计和处理过程中,应当讲究因地制宜、依势造景。比如,建筑结构的附近,利用条石砌成折线或者直线形的驳岸;稍偏远处,设计成自然式,有利于增加设计的野趣,对于提高水体的艺术性,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2.3广场绿地微地形设计
对于广场绿地而言,其作为城市空间中最具公共性和艺术魅力的开放性空间,素有城市“客厅”一说。广场绿地优化设计时,需对地形适当抬升或者下降处理,目的在于彰显景观差异。比如,纪念色彩浓厚的园林,纪念碑、雕塑以及塔和主题标志性建筑,通常进行抬升处理,这有利于体现其雄伟、肃穆之感,同时也使观赏者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对于那些没有主景的休闲广场而言,一般采用下降地形处理方法,比如构建下沉式广场、交汇视线景观等,以此来营造文化表演以及休闲乘坐设施。
2.4街道绿化景观微地形设计
作为街道景观建设的基本要求,街道绿化非常重要。对于相对比较狭长、封闭以及单调的道路而言,若想具有上乘景观,则立面空间处理是关键。一方面要求植物高矮混搭科学合理,另一方面需注意地形的优化处理。地面整理过程中,应当将地表做成楔形或者龟背状,这有利于增强街道的方向性、连续性,对于满足地下管线、排水管道以及管沟布设需求,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同时,还大大丰富和提高了立面景观层次感,有效组织了粉尘、尾气和噪音污染物扩散,生态效益显著。
2.5居住区景观绿化微地形设计
对于居住区而言,其地域范围非常有限,地面上的建筑设施非常得多,以致于绿地显得非常得零碎。比如,某楼房长宽分别为42m、12m,占地面积1527m2,其中建筑占地面积为5042m2,建筑散水面积88.96m2,水电气检查井面积9.04m2,化粪池面积18m2。其中后三项附属建筑占地面积大约占总面积的7.52%,对此进行合理绿化非常有益。从宏观层面上来讲,每一个居住区,如果都能够有效解决这占地面积7.52%的绿化问题,即可解决国家城市园林30%的绿地标准中的1/4。从这一层面来看,居住区范围内的环境微地形设计以及处理有潜力可挖,同时也是找绿源的有效方法。
3 结语
微地形不但能为人们提供了休憩的场所,而且还能再通过植物使平地与坡地相结合,从而使整个空间既相彼此分隔又相互联系。作为现代城市园林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微地形设计合理与否与整个园林工程项目建设水平有直接的关系,施工过程中应当对微地形景观设计加以注重,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这样才能为现代城市绿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石青.园林绿化微地形景观设计的探讨[J].中国林业产业,2016(5).
[2]丁丽,王垒.浅析园林绿化微地形景观的合理运用[J].技术与市场,2016(3).
[3]赵玲玲,郑诚乐.园林绿地微地形植物景观设计[J].东南园艺,2015(2).
[4]王静.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6(4).
[5]王健.风景区规划中地形的分析与利用[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1
论文作者:王亮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地形论文; 绿地论文; 景观论文; 水体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过程中论文; 园林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