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19 世纪中期英国慈善会感化学校
臧书磊
(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48)
【内容摘要】 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英国少年犯激增,监狱对少年犯改造效果不佳,感化学校成为改造少年犯的重要机构。19 世纪中期,慈善会感化学校实现了生源从“问题孩子”到少年犯,从城市学校到农村学校,从纯粹志愿机构到政府资助志愿机构的转变。慈善会感化学校释放学生就业令人满意,工作表现良好,改造成绩斐然。
【关 键 词】 英国 少年犯 慈善会 感化学校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贫困儿、流浪儿和少年犯等各类“问题孩子”①急剧增加,英国政府采取严刑峻法惩治。到19 世纪中期,政府和社会逐渐认识到,对以少年犯为代表的“问题孩子”应该教育救治而非惩罚清除,因此带来一系列变革。目前国内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已经初步展开。②本文尝试对19 世纪中期慈善会感化学校(Reformatory School of Philanthropy Society)进行个案研究,探讨志愿组织在少年犯改造中的作用,为中国少年犯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一、慈善会感化学校产生的背景
工业革命以来,各类“问题孩子”增多,引发诸多社会问题。这些孩子出没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游走于乡村田野之间,成长于愚昧无知的环境中,乞讨、小偷小摸、入室盗窃、性犯罪、拦路抢劫、杀人放火等,威胁社会稳定。1844 年英国有11348 个10—20 岁的青少年被关押在监狱里,即1/304 的同龄人口都被关在监狱里,可见青少年罪犯之多。[1](P9)这些少年犯产生的原因复杂,家长的漠视乃至邪恶的影响、周围糟糕的生活环境、邻居及朋友们坏榜样、贫穷、缺乏教育、人口膨胀等。其根本原因是工业化的发展带来经济、社会、生活等变革,在此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社会的教区救济和济贫院救助模式失范,新救助体系尚未成型。
这些“问题孩子”的边界非常模糊,在生存压力下都可能成为少年犯或已经走上犯罪道路。一位少年犯向治安法官陈述,“我12 岁的时候,父母接连去世,没有人照料我。起初我给绅士们提包裹,但有时候没有工作,非常饥饿,然后就去偷窃;此后我主要靠乞讨和偷窃为生。在三年中,我从未在监狱外面呆满两周时间。”[2](P42-43)1838 年狄更斯《雾都孤儿》写实小说出版后,社会反响很大。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叫奥利弗的孤儿悲惨身世及遭遇。奥利弗生在孤儿院,历经悲惨的学徒生涯、艰难逃脱、再入贼窝,与一群小偷及犯罪份子作斗争,查明身世,最终找到自己的幸福。尽管小说运用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但是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问题孩子”被迫沦为少年犯,想走入正途却又无能为力的现实。
到19 世纪中期,政府和社会已经逐渐认识到,对少年犯严刑重处不如教育救治。当时少年犯与成人罪犯的判决相同,主要有监禁、流放和处死等类型,三类判决都颇受非议。首先,监狱对少年犯改造效果不佳。少年犯与成人犯并未分开监禁,犯人在监狱相互交流学习,少年犯可能会更加频繁进出监狱。其次,少年犯稚嫩就被流放,在流放地艰难生存,屡受批评。1843 年,澳大利亚霍巴特女王孤儿学校的流放犯就是一个典型。“这些年纪轻轻的囚犯面色苍白,病恹恹的,被相互隔离开来,食物粗糙,定量很低,并经常挨整。”[3](P632)目击者指出,“就当前的流放体制而言,作为基督徒国家惩罚罪犯的模式,我确信它是不道德的。”[1](P292)最后,少年犯由于心智和体力的不成熟被处死,更是太残忍。在著名教育家玛丽·卡朋特(Mary Carpenter)小姐等人的呼吁下,1851 年伯明翰召开全国首次“问题孩子”大会。大会指出,对这些特殊孩子应该教育而非惩罚,贫困儿应去贫民免费学校、流浪儿应去习艺学校、少年犯应去感化学校。[4](PV)1854年,政府颁布《少年犯法》(又称《感化学校法》),它确保志愿个人或团体建立感化学校,政府给这些学校颁发证书,收容法庭判决低于16 岁的少年犯,改造2—5 年,政府给予拨款资助。[5](P297)政府陆续将那些合格的、并且愿意接收判决少年犯的学校颁发证书,称持证感化学校。1854 年8 月,伯明翰附近的索尔特利感化学校成为英国第一所持证感化学校,它是由慈善人士阿德利先生所建。此后,感化学校成为19 世纪英国政府处理“问题孩子”的主要形式。[6](P81)
更何况,国内的便利店人工成本所占比例不算高。以7-E leven为例,人工只占其营收的1.8%。而当下无人便利店用于识别货品和支付RFID标签,却面临高成本的问题。RFID标签每个成本约0.5元,这对于客单价平均10元的便利店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声称通过新技术、新模式可以降低成本,实则增加了成本的何止无人便利店还有盒马鲜生。
注释:
二、19 世纪中期慈善会感化学校的特点
此外,该时期慈善会感化学校还采取家庭制管理方式,奖惩分明。所谓的家庭制管理方式,即导师与学生同吃同住,负责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学校有食物、金钱、娱乐、外出等各种奖励方式;对于不守纪律的孩子,惩罚方式主要有罚款、使用藤条抽打或关禁闭。对此,时人评价褒贬不一。赞同者认为,对这些性格恶劣乃至邪恶的少年犯,惩罚可以使孩子心中产生惧怕,是必不可少的;而问题孩子教育家玛丽·卡朋特小姐则认为“体罚不仅不必要,而且还会伤害少年犯”,因为经验表明,“没有体罚也可以保持纪律,甚至做得更好”。[1](P90)学校重劳动改造轻文化教学。教师的主要时间并不是用于传授文化知识,而是控制脾气,改造习惯,培养性格,约束行为。田野劳动是艰苦的,对于年轻的少年犯来说更是繁重的,以至于不少男孩都向政府督察员悉尼·特纳诉苦,“我宁愿在监狱里也不愿呆在这里,在那里我吃得更多,干得更少。”[11](P7)尽管监狱和感化学校都是改造少年犯的机构,但是前者更强调惩罚,后者更强调改造;繁重的劳动更能实现改造的效果。
第一,规模不断扩大。自1849 年搬迁到雷德希尔后,学校不断购买土地;截止到1867 年,学校已有300 多英亩土地,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感化学校。随着校园面积的扩大,学生规模和管理人员数量也逐渐增多。1869 年学校有学生为292人,1859 年管理人员为33 人。基本的管理人员为负责人、牧师、秘书、校警、宿舍管理员、医生、裁缝、制鞋匠、铁匠、木匠、园艺工人、制砖匠等各1人,教师数名,每个宿舍各有一对夫妻作为导师(Master)负责工业指导。[8](P47)由于创办历史悠久、规模大、管理得当、改造效果好,慈善会感化学校成为这一时期其他感化学校学习的典范。一方面,许多感化学校的管理者纷纷前来参观学习,扩大了慈善会感化学校的影响;另一方面,不少监狱将少年犯转交给慈善会感化学校改造,进一步强化了该校的改造效果。
您说,您将“毁灭一切”并有很多人“跟着您走”。 阿廖沙·卡拉马佐夫“不跟从”,而且,要知道,他后面也会跟着“赞成的人”[2]493。
第二,生源从招收各类“问题孩子”到以招收少年犯为主;从同时招收男女“问题孩子”到只保留男校。1856 年成为持证感化学校后,收留判决的少年犯会获得政府补助,学校接收越来越多的少年犯。同女性相比,男少年犯胆子更大、更强壮、更迷恋暴力。例如1854—1869 年间,全国判决入各类感化学校的少年犯中,男性共有13124 名,而女性只有3021 名,[9](P205)前者是后者的4 倍多。因此,为使改造更具有针对性,1845 年慈善会感化学校不再接收女性,只保留男校。
慈善会最早认识到,需要通过学校而非监狱来改造少年犯,到19 世纪中期英国政府和社会才达成上述共识。1854 年《少年犯法》颁布时,慈善会感化学校已成功运营了半个多世纪,它是志愿先行政府跟进的典型。19 世纪中期,慈善会感化学校成功实现了生源、学校类型和志愿性等方面的转变,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取得积极改造效果。中国少年犯的管理也可以引入志愿组织,志愿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关系,志愿组织在少年犯释放后持续跟进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在社会转型时期英国各类“问题孩子”激增,政府尚未做好应对准备。18 世纪末到19 世纪初,政府长期以来奉行自由主义原则,坚持政府职能的最小化,缺少管理“问题孩子”的法律和机构,出于保护私有财产目的而对“问题孩子”严刑峻法惩治,惩治效果不佳。志愿机构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这类少年的救助模式;然而与政府相比,志愿机构既无管理“问题孩子”的法律强制性,在资金方面又日趋捉襟见肘,急需政府帮助。19 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在涉及集体、社会、国家等公共领域,应执行有限的自由主义政策,使得自由主义由古典自由主义向有限干预的新自由主义转变。政府积极介入“问题孩子”的治理,解决志愿机构的法律和资金困境,逐渐形成“问题孩子”的国家、社会和家庭联合治理模式。从严刑峻法下的“惩治”到联合治理下的“救助”,是英国政府对“问题孩子”治理思想由“清除”到“治愈”的转变,体现了国家治理的文明进程。
从上表可知,在1858—1860 年、1861—1863年、1864—1866 年和1867—1869 年四个时间段内,慈善会感化学生释放后表现良好的比例分别为68.3%、71.1%、73.1% 和79.6%,呈递增态势。对于这些少年犯,很多都是屡教不改,频繁进出监狱者,经改造后有一大半表现良好,从该角度来看,学校对少年犯的改造效果非常明显。而从判决有罪的角度来看,上述四个时间段内再次判决有罪的大致比例分别为6.3%、15.9%、15.7% 和13.8%,除1858—1860 年时间段内比例较低外,其他三个时间段判决有罪比例仍然较高,说明慈善会感化学校对少年犯的改造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任重道远。
到19 世纪中期,慈善会感化学校成功转型。该时期学校有以下特点:
三、19 世纪中期慈善会感化学校的改造效果
慈善会感化学校对少年犯的改造成绩斐然。一是,尽管学校重劳动改造轻文化教学,但是长时间地持续教育以及导师家庭式管理,在学校改造2—5 年后,男孩在智力和个人习惯等方面明显强于同龄人。二是,我们可以从释放后学生的归宿及表现来分析。1856—1869 年学校共释放963 人,其中移民的有389 人,“去朋友处”的有241 人,工作或当仆人的有190 人,当船员的有46 人,参军的有28 人,转学的有18 人,因病释放的有17 人,死亡16 人,逃跑12 人,因无药可救而释放6 人。[12](P185)移民是他们最大的出路,因为学习的内容大都是跟农业有关,他们去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殖民地去,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等,可谓“专业对口”。将少年犯遣送至殖民地,若他们仍未形成勤奋、刻苦、诚实的习惯,他们是殖民地的负担,英国远离麻烦制造者;若形成良好的性格及生活习惯,他们会进一步扩大英国的海外影响。学校主要通过殖民地机构,来搜集那些移民海外的学生资料;学校“鼓励他们与学校住校导师信件联系”。政府督察员卡尔顿·塔福内尔在提交给枢密院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我曾详细阅读过不少移民者的来信,他们性格大都讨人喜欢,对生活充满希望。”[13](P41-42)“去朋友处”的“朋友”包括家长、亲戚、朋友、邻居等,他们愿意接受释放的男孩。由于很多少年犯罪,就是因为受周围不良现象和行为的影响,所以将他们送往“朋友”处,使他们再次处于犯罪的危险环境中,其结果令人担忧。“毫无疑问,将一个男孩送回给邪恶的亲戚,将其置身于曾使其败坏的堕落环境下,如果没有确保措施,这是在进行诋毁善良影响,浪费曾在他身上花费金钱的冒险行为。”[14](P20)工作或当仆人,当船员和参军,是孩子们其他的出路;在相对熟悉的环境里,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劳动,这是他们较佳的归宿。若去朋友处的人中有一半能不受原先坏环境影响,再加上移民、当船员、工作及当仆人的数量,则上述所有数字为773.5 人,占全部人数的80.3%,因此,慈善会感化学校释放学生的归宿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1858—1869 年慈善会感化学校释放学生的表现(单位:人)
第四,实现了从纯粹的志愿机构到政府资助的志愿机构转变。持证前,慈善会感化学校是慈善人士建立并管理的志愿机构,通过募捐、遗赠和志愿社团资助等方式筹措资金。截止到1789 年5 月1 日,也就是成立8 个月后,慈善会共收到各类善款858 磅7 先令,[7](P66) 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然而随着规模的扩大,资金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此外学校没有强制羁押权,一旦少年犯逃跑学校无法强制逮捕,造成管理困境。为减轻资金和管理压力,学校在1856 年成为一名持证感化学校。1867 年,学校的各类慈善收入为2455 磅15 先令9 便士,政府补助为5170 磅14 先令1 便士。[8](P167)尽管慈善会感化学校接收判决少年犯,羁押期间政府给予大量补助,但是它是私人创建,政府不干预学校的管理,所以仍然是志愿机构。
四、结语
第三,实现了从城市学校到农村学校的转变。慈善会感化学校类型的转变原因有三:其一是学习先进的感化学校管理模式。1840 年,法国图尔地区梅特莱(Mettray)村建立感化学校,招收6—21岁的少年犯和青年罪犯,采取乡村家庭管理方法,获得巨大成功。1841 年,学校负责人悉尼·特纳参观学习后感触颇大。其二是扩大规模的需要。学校在伦敦时,规模狭小无法招收更多的学生;而搬迁到雷德希尔后,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感化学校。其三是很多城市感化学校纷纷建立,而慈善会的城市优势变得不明显,迁到农村后开拓了一片新天地。在伦敦时慈善会感化学校同时招收男女孩,除基本的文化知识外,还教男孩学习裁缝、制鞋、印刷、编绳、装订图书等工业工作;教女孩针线活和家内仆人工作,后者包括烘烤面包、煮饭、洗衣服、浆衣服、家仆责任以及保持个人和家庭健康的措施等。[10](P124)搬迁到雷德希尔后,慈善会感化学校只招收男性,因此取消了大部分工业工作,大多数孩子都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工作,少量可从事裁缝、制鞋等学校需要的工作。少年犯拥有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立足,进而减少济贫和监狱负担,这也是慈善会感化学校创办的目的。
药品加成政策取消后,医院的正常收入变少,而且近期国家也针对医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主要就是希望医院减少盈利,为老百姓造福,这些政策所造成的损失大部分都由国家政府进行买单,总有一部分需要医院自行承担,这就需要医院管理者对本医院的财政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案,预防财务风险的出现,杜绝一切影响医院发展的隐患。举个例子来说,某省大部分公立医院在实施药品加成政策改革后,总体收入减少了2个亿,国家补贴抵消了2个点,医院自身对各种费用的增加也抵消了大约7个点,剩余1个点就需要医院从自身进行消化,这就要求医院要适当合理的减少相应成本,有效的对医院各方面支出进行控制。
慈善会是最早关注“问题孩子”的志愿机构之一。18 世纪末期,越来越多的人口集中于城市,与之伴随的是各类“问题孩子”的增多。由于原有的城市教区救济的有限性,导致很多孩子靠乞讨、盗窃、抢劫等为生,危害首都及临近地区,1788 年伦敦一批热心和开明人士创立了慈善会,来帮助这些孩子。慈善会认为,“闲散是邪恶之母”,给“问题孩子”发放金钱会培养他们好逸恶劳的性格;而劳动既可以增加社会财富,又有利于雇主,因此要传授这些孩子一技之长,让他们成为社会有用成员。[7](P15-17)慈善会在海德公园附近的圣·乔治·菲尔德斯购买土地,建立了一所膳食学校。学校同时招收男孩和女孩,除阅读、书写、算术和宗教教育外,还教一些基本的工业工作和家仆工作等。1845 年慈善会取消女校,只保留男校,且把生源仅限定于招收有忏悔之意的赤贫少年犯。少年犯学习两三年后可以去当学徒工,也可以移民国外,学校帮助这些孩子寻找工作。1849 年4 月13 日,在负责人悉尼·特纳(Sydney Turner)③的带领下,学校搬迁到萨里郡赖盖特附近的雷德希尔(Red Hill),成为典型的农村学校。1856 年8 月,学校成为一所持证感化学校。
饲料的保质期受饲料水分含量影响很大,但其中水分的存在状态也很关键,自由水含量较高的饲料更容易变质[6],保存期更短,草料的内部结构使其在制粒加工过程中与调质水不易结合,使生产出的颗粒饲料中自由水含量较高,且冷却过程中不易散发,使用水或蒸汽调质生产的羊全混合颗粒饲料保存期很短。而不含草料的配合颗粒饲料加工过程中较高的淀粉在制粒过程中可与调质水分部分结合,且冷却中水分散失相对容易,故饲料保存期较长。
①本文将领取救济金的穷孩子、流浪孩子和少年犯界定为“问题孩子”。领救济金的穷孩子可能会因为救济金太少,而走上流浪或偷窃等犯罪道路;流浪孩子是处于犯罪边缘的孩子;这三类孩子在生存的压力下,已经或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给社会带来各种问题,威胁当时社会的稳定。
②国内相关的文章主要有:陆伟芳.19 世纪英国少年犯惩罚观念的变迁[J].史学月刊,2012(4);许志强.由惩罚到教化:英国19 世纪的少年犯罪问题与教管机制改革[J].史学理论研究,2013(3);许志强.英国工业化时期的犯罪问题及其社会成因[J].世界历史,2015(2);王晨辉.19 世纪后半期英国工业学校与儿童管教[J].史学月刊,2015(3)。此外,施义慧. 童年的转型——19 世纪英国下层社会儿童生活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对玛丽·卡朋特在金斯伍德创办的雷德洛奇女子感化学校进行论述。
③悉尼·特纳后来成为英国持证感化学校的第一个政府督察员。
根据ACP100S浮动核电站二回路工艺系统及安全系统设置情况,蒸汽排放控制系统分为压力高排放通道和功率差排放通道.
参考文献:
[1]Mary Carpenter.Reformatory Schools for the Children ofthe Perishing and Dangerous Classes and for JuvenileOffenders [M].Montclair:Patterson Smith PublishingCorporation,1970.
[2]Mary Carpenter.Juvenile Delinquents:Their Conditionand Treatment[M].London:W. & F.G.Cash,1853.
[3][美]罗伯特·休斯.欧阳昱译.致命的海滩——澳大利亚流犯流放史:1787—1868[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Report of the Proceedings of a Conference on theSubject of Preventive and Reformatory Schools,Hold atBirmingham,on the 9th and 10th December,1851[R].London:Longman,Brown,Green,and Longmans,1851.
[5]Derek Fraser.The Evolution of the British Welfare State[M].London:Macmillan Press,1982,
[6]陆伟芳.19 世纪英国少年犯罪惩罚观念的变迁[J].史学月刊,2012(4).
[7]First Report of the Philanthropic Society[R].London:Couchman and Fry,1790.
[8]Sydney Turner.Ninth Report of the Inspector Appointed,under the Provisions of the Act 5 & 6 Will.IV.c.38,toVisit the Different Reformatory Schools of Great Britain[R].London:HMSO,1866.
[9][9]Sydney Turner,Thirteenth Report of the InspectorAppointed,under the Provisions of the Act 5 & 6 Will.IV.c.38,to Visit the Different Reformatory Schools of GreatBritain[R].London:HMSO,1870.
[10]Report of the Commissioners Appointed to Inquire intothe State of Popular Education in England.Vol.I[R].London:HMSO,1861.
[11]Sydney Turner.First Report of the Inspector Appointed,under the Provisions of the Act 5 & 6 Will.IV.c.38,toVisit the Different Reformatory Schools of Great Britain[R].London:HMSO,1858.
[12]Sydney Turner.Fourteenth Report of the InspectorAppointed,under the Provisions of the Act 5 & 6 Will.IV.c.38,to Visit the Different Reformatory Schools of GreatBritain[R].London:HMSO,1871.
[13]Minutes of the Committee of Council on Education;Correspondence,Financial States and Report by theMajesty’s Inspectors of Schools,1852-53 [M].London:HMSO,1853.
[14]Sydney Turner.Second Report of the InspectorAppointed,under the Provisions of the Act 5 & 6 Will.IV.c.38,to Visit the Different Reformatory Schools of GreatBritain[R].London:HMSO,1859.
中图分类号: K561;G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106(2019)03-0123-05
* 本文为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粤台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中心一般项目“英国志愿社团初等教育师资培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1800—1870)”(编号:Y T X Y1714)的阶段性成果。
* 作者简介: 臧书磊(1980—),男,岭南师范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英国史。
(责任编辑:张美玉)
标签:英国论文; 少年犯论文; 慈善会论文; 感化学校论文; 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