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农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人们的用电需求逐渐提升的基础上,城农网的运行安全深受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保证电网可以稳定运行,同时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是目前电网系统面临最重要的问题。对此,本文就对电网调控运行中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效的管控措施。
关键词: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
加强对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风险控制利于解决供电期间容易出现的紧急事故,进而增强电力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电网能力要求逐步加大这一现实需求,就对电网调控运行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探索强化电网调控运行的管理方法,以逐步推动电网运行实现精细化和专业化。
1、影响电网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
1.1内部风险
电网的内部风险可以进一步细化为设备风险和运行风险。设备风险主要是由于设备老化或设备结构设计不合理等造成的。以电网中的变电站为例,电网中的变电站连接着电厂与用户,是整个电网中的关键节点。目前我国变电站设备的老化程度普遍,有时表现为设备绝缘层的破损,漏电,短路风险增加;有时表现为设备发热严重,火灾发生的几率增大;有时表现为设备性能的劣化,导致功率、效率下降等等。还有一些设备是由于自身设计或制造存在缺陷或者是设备之间的布局结构不合理等,造成设备工作异常,带来安全风险。设备的风险一方面会导致设备自身的损坏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会给电力传输带来影响。运行风险是指在供电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故障及问题,例如保护误动、拒动等都有可能引发电网运行的风险。同时由于目前电网的负荷加大,而且负荷变化难以预测,容易发生因供需不匹配导致电网运行异常的情况。
1.2外部风险
外部风险因素可能来源于环境,恶劣的天气(如暴雨、大风等)十分容易引发电气设备故障。同时一些周边的环境因素和地理环境也会对电气设备的运行造成影响。外部风险因素可能来源于人员,目前我国电气设备的倒闸以及一些电路端子的接线工作还是由电气工作人员负责。若操作出现失误,有可能引发严重事故,轻则损坏电气设备,重则引发大规模电网瘫痪。如果电气工作人员在日常例行的检查维护中敷衍了事,也会为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外部风险因素也可能来源于管理,由于日常管理分工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合理、责任制度不落实等管理漏洞,引发管理上的混乱。相关管理人员忽视安全问题,没能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因。
2、加强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性管控的措施
2.1建立完善的风险预防控制机制
就一般情况而言,电网调控中潜在的风险是能够有效预防的,因为值班人员在检修的工作中对基本风险可以提前了解,应分析电网的网架结构,对那些薄弱地方进行试探性的检查,进而得到准确的供电信息和电网运行的状态,提前做好电网运行的安全风险防范工作,最大限度地掌握风险,达到电网安全有效运行的目的。预防风险的工作程序包括落实检修计划、就电网的运行情况提前分析出潜在的安全风险,制度有针对的预防措施、对风险事故进行实战演习、工作交接班时要对高危风险和相应的解决措施一并交接清楚。这里我们以某地供电公司的电网运行风险控制的工作经验为例,来加以说明。他们先对本地区的用电情况做了全面的调查,进行要求各大电网对自己的电力运行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预判,并形成书面文字———制定年、季度预测报表,上交给相关的管理部门,这样做能够使电网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实践表明,正是实行了以上的一系列方法,使该地区的电网运行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观,供电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优化电网调控运行方式
电网运行方式的优化,可以显著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起到了有效的风险防范作用,电力企业应充分掌握当前电网运行方式,引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改善原有运行方式中的不足,以此来减少风险。同时,应通过评估和计算,判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制定针对性防控对策,做到防患于未然,以便在发现安全隐患时及时做出应变。如对输变电设备进行失效停运的概率、等级等方面的评估,技术人员从计算机管理模块中读取变压器、输电线路、电缆、母线、开关等状态评价结果,确定性风险对于电网系统的运行产生巨大的影响,如设备故障所导致的系统瘫痪等,以此作为可靠依据进行安全风险防范。
2.3完善电网运行的模式,降低运行调控风险
在城市和农村电网调控运行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只有熟练掌握电网运行的模式,根据电网运行中各种信息的反馈,及时对风险进行处理。既要对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处理,也包括对未发生的隐形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我们可以尝试设置计算机技术对未发生的风险进行可发生性概率预测,提前制定处理方案。技术人员通过电网调控管理系统对电力输电设备中变压器、电缆、开关等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在城市与农村电网风险调控中,主变电路超载运行、备用电不足、电压超限等风险是常出现的风险,可以着重进行风险评估预测。
2.4体系化管理电网调控运行人员
制度对人员起到制约约束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流程,划分责任,将工作重点整合,确保人员能够明细工作任务,抓住工作重点,学习风险类型,培训工作人员的查询风险和处理风险的能力;对工作人员按照阶段进行定期考核,内容主要以技能的学习和应用以及制度的规范程度为主。定期召开技术交流会,对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学习,发现不足,提升能力,以此来提高全员的综合能力。
2.5改进电网调控技术支持系统
为了强化电网调空运行风险管理,需要改进调控技术支持系统,针对系统中的遥信、遥测、遥控等信息进行分类规范化处理,按照实际信息的重要程度进行信息整理,将系统中的信号分为事故信号、重要告警信号、一般告警信号、越限报警以及其他信号等。当调控监测员在接收信息之后,能够明确信息类型,对所检测的内容进行判断,避免风险产生。此外,针对变电站无人值班的现状进行改造,将变电站设备进行综合自动化和调度数据网进行升级改造,使得监控人员能够了解到系实时信息,当信号出现异常的时候及时进行处理。组织调控人员需要根据系统防误功能的实现、系统安全,区分刀闸位置,便于系统后期维护。
2.6编制奖惩制度
电力企业领导人员需将当前市场和自身经济情况作为主要依据,编制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将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实际工作情况以及所取得的工作效果作为考评标准,每月或者每个季度对管理人员进行全面考评,根据综合考评结果对管理人员进行奖励和惩处,让每个管理人员重视自身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电网调控运行风险管理工作中,进而提升管理效果,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有利条件。
3、结语
电网调控运行是电网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调度结果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电网的运行情况,为避免安全风险问题的发生,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便需要从电网运行调控环节入手,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力度。电力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采取科学、有效的管控措施,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才能提高电网运行能力和运行水平,为人们提供更加可靠的用电。
参考文献
[1]林丽娟.加强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7(34):160-161.
[2]黄勇平.试析如何加强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2):184-233.
[3]李冬梅.如何加强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的管控[J].通讯世界,2017(6):239.
论文作者:张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4
标签:电网论文; 风险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发生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