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项目投资能否成功,更为重要的是,建成后的项目直接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去,还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 全.在建筑行业,每项工程的质量问题都屈居首位.因此,在工程管理的众多方面中,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本文就提高和保障工程质量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了分 析,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探讨
引言
建筑工程是一个涉及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系统工程。每个过程都很复杂且困难,交接中的问题会影响项目的质量。在建设项目管理中,质量管理和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建筑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并着重抓好每个项目的细节点和关键点,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程序和环节都必须符合标准与规范。使得整个建筑过程中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1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
1.1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建筑材料当属建筑工程的基础性因素,选择及采购建筑材料属于工程施工的前期工作,是有序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建筑原材料质量水平的直接影响,所以相关采购人员要在采购之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严格筛选比对市场上的各类原材料,最终选择最为适宜的材料。此处需要注意虽然建筑材料的质量非常重要,但是也需要遵循经济性原则,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建筑材料与其它材料相比具有一定的区别,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确保合格之后才可进场使用。国家于建筑原材料的使用方法也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要求,如使用配比、使用温度以及量能等方面的内容。因国家相对严格的规定了原材料的使用,所以无形中使得建筑企业的生产成本一定程度增加,个别企业会为了降低建筑成本使用劣质材料,为后续工程施工埋下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
1.2人员素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线施工人员大多是具有一定施工经验但专业知识水平欠缺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虽然能够完成施工员布置的任务,但在施工时,有时会凭借施工经验进行施工,而不是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作业。另外,部分监理人员在工作时态度会不够端正,该旁站的不旁站,或站而不管,对一些质量和安全上的隐患,一说了之,不再深究过问。甲方现场代表参与施工现场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要保证施工质量。甲方现场代表应深入建筑工程施工一线,详细掌握施工工序的施工情况,加强施工监管,确保施工单位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和作业标准,做好施工质量检测、检查督促工作,确保每道工序施工质量满足设计标准。但由于日常工作繁忙,部分甲方现场代表除了要关注工地的情况,还要忙于建设单位的各项工作,从而导致时间不够,不能很好地去实地进行监督,从而容易导致质量上的问题出现。
1.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不健全
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行政管理部门和监督单位。前者作为城市规划发展的决策者和重要参与者,对建筑工程承担很大一部分决策权和监督责任,但由于目前缺乏正确的决策理念和科学的管理制度,无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有序执行和良好发展。监理单位作为项目建设的监管和主要参与方,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监理单位的监理人员入职门槛低,缺乏监督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无法履行监督职责。忽视对建设项目质量的监督,留下严重的安全保障。
2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2.1保证材料质量
2.1.1钢筋
对于已经进场的钢筋,通过砌筑砖垫,使进场的钢筋架空,避免其直接接触地面,从而有效保护钢筋。同时,将加工后的箍筋放置在木板上,从而避免其直接接触地面,防止生锈。另外,应时刻注意天气情况,必要时用苫布对露天的钢筋进行了覆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混凝土
混凝土在浇筑前应对模板进行充分湿润,从而避免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粘贴过紧,在拆模时导致混凝土棱角缺失。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对于浇筑面是平面结构的混凝土,宜边浇筑成型边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可有效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损失,从而有利于混凝土表面裂缝的控制。
21.3模板
模板在进场时应该进行检测,确保其强度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对于进场后的模板,露天摆放时要注意做好保护措施,如用苫布覆盖,避免其受到暴晒和侵蚀。另外,模板在加工时应该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所需的尺寸进行加工,避免返工,从而避免浇筑后的混凝土侧面出现不平整的现象。
2.2积极应用科学技术手段
近些年来我国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建筑行业内应用的科学技术水平也随之持续提升,带动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其必须熟练掌握并应用计算机以及相关技术,进而将科学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在建筑过程中对科学技术和自动化智能技术进行积极应用,不仅工作效率得到切实提升,而且可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3建立、健全、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组织机构控制制度,按部门分权分责,同时要求各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其次,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即多个部门共同办一项工程业务,在流程环节上相互牵制,防止出现“一头独大、一人说了算”的极端情况;然后,不断细化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职权范围,建立授权批准控制制度;最后,建立资金安全控制制度,即长期对建筑工程资金进行清查工作,即使查漏补缺。
2.4合理使用机械设备
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应充分考虑机械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状态,当需要长时间使用一种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时,应该选择至少两台同型号的机械设备进行轮流作业,从而确保不出现机械因过于疲劳而导致施工效果下滑的情况出现。同时,在使用长时间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时,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应进行合理的维修,确保机械设备的性能完好。
2.5加大质量监督的力度
第一,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严令禁止不相关的人员随意进入施工场地,任何一个进入施工场地的人员都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同意,在进入施工场地时应该从规定的道路进入,坚决避免在施工场地随意走动的现象。并且,所有的进入施工场地的人员都必须带有安全帽,并进行安全教育,从而确保自身的人身安全。第二,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需要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施工时间、施工工艺等都要符合规定的施工流程,施工人员的行为和方式都要确保合理性。第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需要严令禁止施工场地中出现随意打闹的现象,加强对施工现场纪律的控制和管理,施工领导人员应该加强对施工秩序的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2.6强化施工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的重视
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项(部)工程,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和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并以横道图或网络图表示出来,从大到小,由面及点,确保每一分项工程能纳入受控范围中。其次,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就要重视施工中所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先进性以及适用性,施工企业要把符合技术要求的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具体操作规程以及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之中,并通过具体出现的问题来对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进行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
结语
综合上述所言可以发现,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会对我国建筑行业以及社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再加上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濟背景下建筑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所以需要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不仅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也随之增长,可推动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卫.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探究[J].江西建材,2017(9):271+276.
[2]吴明辉.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及方法探讨[J].江西建材,2017(3):275.
论文作者:刘晟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混凝土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场地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