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陈舒燕

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给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FEV1、PaO2、CAT、MMRC分值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静脉与口服给药方式均能够有效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是口服给药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给药方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临床上,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的是患者受到病毒或者致病菌的影响,在短时间之内出现了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现象[1]。在短期之内,患者的喘息、气促与咳嗽症状会有所加重,痰液呈现为黏液脓性或者脓性,并且还可能会伴有发热加重的现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2]。研究显示,糖皮质激素能够抗变态反应与抗炎,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上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肺功能以及低氧血症的改善具有显著作用,但是不同给药方式带来的治疗效果也会有所不同[3]。通过研究分析获得了一些体会,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2013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研究,将研究中所有患者进行分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66.2±3.5)岁,平均病史(11.2±4.5)年;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66.3±3.6)岁,平均病史(11.0±4.6)年。对两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可以将其用作对比(P>0.05)。

1.2治疗方法

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均接受给氧、平喘、解痉以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了心功能不全的现象,就要对其进行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具体为:采用甲泼尼龙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第一到三天为1mg/[1mg/(kg.qd)],治疗第四到七天为1mg/[0.5mg/(kg.qd)],一个疗程为一周。观察组采用口服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具体为:给予患者口服强的松片,每天服用的剂量为30mg。

1.3 观察指标

在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监测其相关指标,采用肺功能仪对患者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EV1)进行监测,对其氧分压(PaO2)变化情况进行研究。除此之外,采用慢性阻碍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评估。对患者呼吸困难情况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进行测量。除此之外,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性的研究分析。

1.4 统计方法

研究中所用软件版本为SPSS19.9,对涉及的计量数据进行统计时,选(±s)代表,对涉及的计数数据进行统计时,选百分比代表。客观对照分析2组入选对象临床数据,如果其对照结果有差距,表明(P<0.05)。

2.结果

2.1两组各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PaO2、CAT、MMRC分值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其次,两组患者FEV1、PaO2、CAT、MMRC分值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对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性的研究分析可知,对照组50例患者中,5例出现高血糖现象,占10%,3例出现高血压现象,占6%,5例出现肺性脑病,占10%,并发症发生率为26%。观察组50例患者中,1例出现呕吐恶心现象,占2%,1例出现胸痛现象,占2%,1例出现腹泻现象,占2%,并发症发生率为6%。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19.12,P>0.05)。

3.讨论

通常情况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会释放出白三烯、组胺以及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多种炎性物质,因此患者而会出现明显加重的气道阻塞、气管收缩以及气道炎性反应等肺功能下降症状[4]。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量、时机以及疗程等均会带来不同疗效。研究显示,相对于其它给药方式,口服糖皮质激素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对患者血气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且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5]。但是还有研究显示,在哮喘的急性发作过程中,静脉给药方式和口服给药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口服糖皮质激素相对于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口服糖皮质激素能够将医疗费用与感染降低,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FEV1、PaO2、CAT、MMRC分值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由此可知,静脉与口服给药方式均能够有效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是口服给药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惠萍,徐惠娟,戴加乐.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医药导报,2016,23(01):130-132+136.

[2]龚建化,何丽,张家洪,熊邦琴.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3,26(20):3325-3328.

[3]尹义平,周琴,刘晓帆,郭光云,艾琳.糖皮质激素两种给药方法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2例[J].医药导报,2014,12(04):461-463.

[4]曾海萍,黄健,李珂佳,班立丽,钟娅莉.某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情况分析[J].中国药业,2014,19(10):66-69.

[5]周蔚,沈燕,周亚平,李一.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比较[J].中国药业,2015,18(09):47-48.

作者简介:陈舒燕(1974年5月—)汉族,云南省昭通市,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呼吸内科及老年病专业工作。

论文作者:陈舒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  ;  ;  ;  ;  ;  ;  ;  

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陈舒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