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我们越学越退步了?——#39;98高考语文的一次特别测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退步论文,高考语文论文,测试论文,越学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对今年高考语文试卷有一个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为我国中学教育切实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作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特别的测试,应试者是分别来自中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在读的中文系本科生、研究生等,共六人。
为了保证测试公正可靠和准确,我们事先把测试者集中起来,然后在考卷公布的第一时间内将试卷送到他们手中,在规定的两个半小时内当场将试卷回收编号。为保证测试结果的权威性,我们专门将试卷送到高考阅卷场,请四位正在参加今年高考阅卷的老师,严格按评分标准给测试试卷打分并作评析。
最后得出的成绩应该说是在意料之中,这群汉语言文学科班出身的应试者,大多数都及了格,没及格的那名应试者是本科生,他耗时2小时20分钟时,后一个40分的作文还没来得及提笔,仓猝之下只有放弃。六个人的平均分为101.5分,如果换算成百分制,平均67.6分,刚刚及格;如果用等级制来考核,他们可以得到一个“中”。
如果我们稍稍深究,就会发现一连串的问题:测试者中除一名高二文科班学生外,至少是大学本科学历,而且学习的都是语言文学,他们来做针对高中学生的语文考试,不过小菜一碟,理应取得优异得多的成绩。尤其是中学语文老师,他们将直接把学生送进考场,自己在考试中都只能得到一个颇为尴尬的成绩,面对讲台下的莘莘学子,该作何表情?
于是,迫切需要正视与解决的问题就提出来了:
其一,分数与学历成正比吗?
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推论:高中毕业生升上大学,尤其是进中文系深造,必然语文成绩相当出色(录取专业与单科成绩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可是,当他们在大学中文系深造四年乃至更长时间之后,回头做高中生的试卷,得分竟然只在及格的边缘徘徊,他们的语文水平难道反而下降了?如此,若不是我们的高校教育体制存在着不可饶恕的失误,便是试卷本身存在着极大的偏差,或者是那些天之骄子们上了大学后便不思进取,验证了那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古老谚语,抑或是现代中学生们在演绎着另一条叫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真理?
测试中,研究生学历最高,得分却是非常难看的倒数第二名。高二文科班学生学历最低,得分却是顺数第二名,考得比本科生、研究生还好。学历与分数间似乎存在着悖论。
与此异曲同工的是,1995年上海华中理工大学对该校5511名新入学的本科生、专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做了一次中国语文水平测试,结果平均得分仅为63.9,其中研究生和博士生全部不及格。这是否意味着另一个悖论的出现:博士生、硕士生的水平不如本科生、专科生?本科生、专科生的水平不如高中学生?
这显然是个谬论。
但这个一眼便知的谬论居然堂而皇之地成为我们生活中活生生的事实,这仅仅只是一时的警示呢,还是这个社会隐藏着的巨大悲哀?
有人说,现在的中学语文考卷,连大学教授都做不出来,其实,越是大学教授越做不出来,因为它太荒谬了,荒谬得令人匪夷所思。
客观地讲,今年高考语文试卷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相当多的高中语文老师对这个变化普遍感到欣慰,他们认为今年的语文试卷少了几分死气沉沉的书呆子气,多了几分贴近生活的灵气,更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非单纯地强调记住它们。
面对这六份不尽如意的答卷,要说的话就很多了。
参加阅卷的老师明显地感到了第1小题惊人的失分率。
①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答案为A)A、差chā 差错 误差 差强人意 差可告慰B、解jiě 解决 押解 浑身解数 不求其解C、塞sè
堵塞 边塞 闭目塞听 敷衍塞责D、提tí
提炼 提防 提纲挈领 耳提面命
出题者显然想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问题的关键在于花大力气死记一些略显生僻的多音字意义何在?这不禁让人想起鲁迅先生笔下孔乙己得意地要向小堂倌炫耀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我们这次测试,此题的得分率为33%,只有两人得分,且其中一人坦言是蒙的。)
再比如现代文阅读中的27~29小题,共设置了5处填空,内容由考生自己从材料中去领悟、总结,不可思议的是它偏偏要来个限制,“不超过8字”,“不超过26字”等字样分外刺眼。不知道这类题型的始作俑者是妙手偶得呢,还是殚精竭虑的结晶,总之,它再一次让考生隐隐闻到了陈腐的八股文气息。多义性和模糊性本来就是语言文学的一个最基本特点,大到一篇文章的主题,小到一个词一个字,都是见仁见智的问题,非得规定一个“标准化”答案,甚至从字数上加以限制,非常可笑。答案及评分标准中规定:每超出3个字扣1分。这是一个专制而要命的魔鬼规定。只要我们准确理解了题意,做出了相应回答,那么,我用十八个字回答与二十三个字回答、二十九个字回答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下一步我们是不是要采用文言的方式来答题?因为那样更便于我们做到字数上的精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可是,像这样的试题如何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倒不失为一个把他们训练得机械、古板的好主意。
出现限制答案字数这一现象的根源或许在于“标准化”试题的推广,但语言文字有它自身的特点。削足适履的做法只会贻笑大方。北京市某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王丽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迷信计算机“判分”的“准确性”、“科学性”,付出的代价是无数青少年的生机和灵气。在今年语文考试中获得134分的莫思多(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对29小题感到非常困惑。
29、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①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不超过26个字)
②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不超过26个字)
莫思多说:“我不知道究竟要我们回答哪一方面的好处,是作者情感表达上的好处还是修辞上的好处?是文字运用上的好处还是展示主题的好处?如果几者兼顾,26字显然要超出,如果只选其一,又害怕出题者要考的是另一个意思。”
当然,人们也可以指责考生们基础知识不扎实才造成了诸如第1小题那样的高失分率。有人批评说现代人越来越浮躁,今天几乎已经不可能再产生像梁实秋、季羡林、钱钟书那样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就对汉文化的掌握而言,著名作家莫怀戚曾不无悲哀地表示:我们的父辈是金石结构,我们这一代是木石结构,我们的下一代则成了水土结构(一冲就垮)。
但我们更应当清楚地认识到,高中学生所学的知识是要用来适应社会生活的,是学以致用的,而不是要求他们早早地就埋头在书本里做学问——那是大人们的事,孩子们还小,他们有权利不去考虑这些——他们纵然学得一身精湛的屠龙之技,又到哪里去缚住苍龙?
(1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以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以用来纪年,也可以用来纪日。
这些故纸堆里的东西恐怕只有专家才能耳熟能详,且必须是全才的专家,他既要是个文学家,更要是个史学家,还要精通天文地理知识。(本小题的得分率为16.7%,唯一得分者是杂志社的编辑。他承认做题时并无十分把握,选择"C"有些运气)。
著名老教育家赵宪初掷地有声地指出:高考命题是学生负担过重的总源头,考一些死记硬背的基础知识是没有必要的,如举一诗句,要考生回答是谁写的诗篇,诗篇的名称是什么,我们看了,大都回答不出来。记来何用,何不到工具书上去查呢?为什么还要花大工夫去死记它?
为什么?!
其二,心理因素在考试中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
不可否认,六位参加测试者都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与应届高中考生做的试卷完全一样,但在心态方面却迥然相异。
这次测试,唯一没有及格的是中文系的本科生。他是一名中师保送生,没有经历过高考,做题时在时间把握上出现很大偏差,等到写完第一篇作文,已过去2小时20分,10分钟显然不能够完成分量更重的第二篇作文,于是主动放弃。
假如他不是保送生而是直接从七月中走过来,他必定清楚高考试卷的斤两,完卷应该不成问题。可他不幸成了唯一一名不及格者。
考试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这也是中国学生挥之不去的梦魇。
但这只是解释他不及格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恐怕更重要,那就是心理过于放松,以致于应有的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他在被告知只剩10分钟时,旋即愤而搁笔,我们问他为何不做最后的努力(高考时学生恐怕连最后一秒钟都要牢牢抓住),他冷笑道:我不能像中学生对待命运那样对待这份考卷。
这也许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因此,当试卷的第31小题再次出现惊人的失分时,我们释然了。
(31)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三句)。
1、______,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2、______,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巷》)
3、旧时王谢堂前燕,______(刘禹锡《乌衣巷》)
4、_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尽管是四句选三,尽管选的都是“名句”,可六人中竟无一人得满分。他们的心情太放松了,不愿多动脑筋思考,他们很清楚这并不是一次决定命运的考试,从而造成轻率地失分。
放松的心理使他们失分,但更帮助他们得分。所以,他们的成绩应当是真实地反映也了他们在某个方面的水平。
然而,我们的困惑恰恰也出现在这里,这些专门学习、研究、传授中文的研究生、老师应当大大地高出高考学生一截才符合逻辑,但结果并不支撑这个观点,反而趋向于我们愿望的反面,于是,第三个问题就提出来了。
三、分数高低与能力高低成正比吗?
如果结论成立,那么我们就根本没有必要去办什么大学中文系,更没有必要去培养研究生、博士生,因为高中生的得分都比他们高得多。
如何来解释一位中文系的研究生在语文测试中考不过一位高中生的现象呢?
六位测试者,有四位参加了当年的高考,且当时的语文得分都不低。为便于比较,我们把它们都换算成百分制,以求有较为直观的效果。见表三
如果不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只能认定一个事实:学中文的越学越退步!这是一个滑稽的笑话。
研究生、本科生的能力大于高中学生,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然而高中学生的分数考得比研究生、本科生还高,因此,我们不难推断:能力的大小与得分的高低成反比!这又是一个并不幽默的幽默。
现代文阅读和作文最能考察学生的能力,而高考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挑选出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中学生,但这个目的实现了吗?
参加今年高考阅卷的老师们纷纷反映现代文阅读部分是整个试卷失分最多的题,最高得分19分,最低得分仅为1分,绝大多数的得分在及格线之下,这恰恰是最体现能力的题。参加我们这次测试的六人平均得分19分(总分30),最高分26分,最低分16分(她是高二学生),他们的表现证明了他们的能力的确比高中生要强得多。但是,如果他们现在和高中生再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参加高考,他们将是不折不扣的失败者——尽管他们的能力要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赵宪初先生指出:问题在于考卷的试题量太大,要求学生手不停笔,不用思考,因此,前提必须是学生对试题都曾见过,都是老朋友。
大量的题型乃至内容都必须依靠更大量的强化训练来熟悉和掌握,如此,学生逐渐成为考试机器。
能力失落了,或者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选拔能力强的人而举行的考试却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对能力的漠视!
我们告诉参加测试的研究生说:你的得分名列倒数第二。他愣了一愣,随之非常放松地说:“这是一场并无多少价值的游戏。”他并不认可把这种考试作为衡量他水平的尺度。
高二老师对此的认识要实际得多,他说:“我马上就要带高三了,测试的结果使我有点意外,但这并不动摇我的信心,我的学生都相信我,而且,上学期期末语文测试,我们班名列全年级之首,但这之中一定有问题存在,我个人认为,语文测试应进一步加强能力的测试。”
据悉,不少地方已经对此跨出了革命性的一步。
上海闵行区初中毕业生报考重点中学,语文就只考一篇作文。
的确,作文充分体现了一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加我们组织的六位测试者作文平均得分43.8(不包括未完卷的本科生),最高分46,最低分39。虽然他们中没有出现高考学生中那样的满分,但得分均较高,属正常范畴。
上海市有一个著名的小记者团,小记者们个个皆能做到文思泉涌、下笔千言,可一调查,他们的语文成绩大多名列各自班级的倒数几名,语言文字能力强的学生在语文测试中反而不能得高分,这与我们这次测试的结果可谓不谋而合:拥有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即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最大目的)并不意味着能够在以高考语文试卷为模式的语文测评中取得好的成绩,甚至会适得其反。
无独有偶,北京某高校的政治学教授在做今年的政治试卷时,共36分的多项选择题竟一分未得。
高考是一种很特殊的考试,它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和封闭性,若缺少了模拟训练的适应过程,任你再有学问,恐怕也只有在它面前乖乖地缴枪投降,高二学生因即将面临高考,充分而慎密的系列训练使她成绩不俗,这名本科生因缺乏高考方面的经验而拖了尾巴,研究生因高校里考试制度的极大变革,(高考模式的考试逐渐成为记忆),竟致于在中学生面前也丝毫从容不起来——距离高考式的考试训练愈远,得分便会愈低,这才是真正的结论。
如果分数仅仅成为考试机器的产物,只能说明我们的教育体制在某些环节上已经僵化。
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个口号我们已经提了很多年,而且提得越来越带劲,越来越响亮,可是,只要高考制度一天不改革,这句口号就会依然停留在口号上。
值得庆幸的是,我国的高考制度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今后不再按高考排名。重庆市今年不再向学校提供考生上线情况,更不允许学校进行高考排名或升学率统计。从明年开始,这项改革将进一步实行高考报名社会化,让考生成绩和学校完全脱钩,从体制上防范“高考大战”的出现。
下一步,也许将是对考试本身作出实质性的的改革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总有一天,同学们会在健康、自由的空气中幸福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