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数形结合;初级中学阶段的数学;数形结合
引言:
教育相关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从孩子的幼儿园时期开始,每个家庭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孩子的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每一位家长都比较重视和关系该阶段的教育,而数学作为初级中学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是孩子思维发展的一门重要性基础课程,因此,做好初级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的改革,图形结合教育方法作为创新的主要成果,在实际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一、数形结合理念在初级中学阶段数学课堂上应用的意义
在最初的数学课堂上,老师都会将教学的重点公式、定理等以板书的形式给学生展示出来,然后再讲解的过程中构建各种图形,加深学生的理解,这就是最初的图形结合教学,所以长久的实践经验告诉大家:图形结合理念的充分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对学科的理解能力,在后期的实践教学中更是发现,将其引入数学课堂,可以增加初级中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专注力的成长,而且可以渗入式的培养学生的“数”与“图”的结合思维,增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而且,它还可以在结合的过程中巩固学生的知识。
二、数形结合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
数形结合的教育理念利用“图”的形式将抽象的“数”形象的表述出来,通过这种结合与转化,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初级中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上,数形结合理念主要作用有:1、将复杂的数学定理概念等简单化,提高学生的理解;2、做题时,可以辅助简化题目,提供学生的解析效率;3、对于几何问题,快速公式转化应用,不仅加深了公式的理解,还提高了解题速度;4、不等式中的应用可以辅助学生提供解题的条理性。
(一)数形结合在初中代数中的具体应用
在初级中学阶段的数学中代数是占相当大的比重。大部分学生在做代数习题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题目理解问题,而此时,如果将抽象的“数”利用“图”(代数方面是函数图像)形式将题目分析并表达出来,学生可以通过形象的“图”非常直白的理解了题目,从而提高解题效率,而且在画图的过程中,对代数知识点的巩固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例如,初级中学阶段的数学中,在代数单元中,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中,对于象限的概念,原点坐标的理解,还有正负数在坐标上的表达等,直接可以通过坐标图解释所有的概念和定义:
让学生对于数字与坐标的理解更加深刻,可以很直白的看到,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充分理解了点与坐标的关系。
(二)数形结合在初级中学阶段数学中几何学习中的应用
在初级中学阶段的教学中,数形结合辅助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条件,对于学生进行推理证明起到关键作用。比如说,在三角形相关章节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辅助学生理解基本公式,老师可以利用相关习题辅助学生理解三角形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
例如题1:如图所示,某港口P位于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远航”号、“海天" 两艘轮船同时驶离港口,各自朝着固定的方向进行航行,“远航" 号轮船航行速度为16 n milc每小时,“海天”号的航行速度为12 n milc.每小时, 而且知道“远航”号沿东北方向航行且相距30 n mile.求 “海天”号航行方向。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设P点为原点,设R点是运行1.5h后远航的位置,Q是1.5后海天的位置,两艘船之间的举例QR=30,得出:
PQ=16*1.5=24
PR=12*1.5=18,
QR=30
根据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算出PQ2+PR2=QR2从而推算出原点P、R、Q三者之间形成的三角关系为直角三角关系。
再根据“远航号沿东北方向”可以得出,它与水平坐标的夹角为45°就可以推算出海天的运行方向。
根据题目让学生在图形上标注出各个已知条件,这样就可以更好的理解题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图形结合的教育理念与数学课堂充分结合,让学生对数学定理的理解能都直观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对于学生的记忆而已一起到了很好的刺激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理解水平,让学生在数学学科中也更加自信。另外,此方法的应用可以改变课堂气氛,让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起来,提高学生的课堂热情度,通过课堂气氛的改变,从而改变了整体的学习氛围。最后,老师应该在课堂上,老师针对教学内容,还需对学生进行提问,进行随堂测试,不仅了解数形结合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巩固知识。
参考文献
[1] 林时范.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应用[J]. 学苑教育, 2018(20).
[2] 杨湖. 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基础教育研究, 2016(3):63-65,共3页.
论文作者:刘兴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初级中学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阶段论文; 代数论文; 题目论文; 图形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