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压力现状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北地区论文,生态环境论文,现状论文,压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口因素和生态环境是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西北地区同样面对着来自人口因素和生态环境这两方面的压力,但人们更多地注意到人口问题,而忽视生态环境问题。传统观念认为,大西北是“地广人稀”,物产丰富,具有很大地发展潜力。其实西北是地广人不稀,地广的地带是沙漠、戈壁、荒滩,目前还难以开发利用,而适宜人居住生存的地方,也是人口爆炸,有些地方已经是一方水土无法养活一方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向人们发出了严重警告,充分认识目前面对的生态环境及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生态环境系统是指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由于人类的活动,将大量废弃物排向环境,引起空气、水源、土壤、动植物的污染,对自然资源掠夺性的开挖,使生态平衡造成破坏,从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称之为生态环境问题。
西北地区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1.水源危机。我国人均拥有的淡水水面仅有世界人均的1/4,全国存在水源危机。西北地区属于亚洲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长期干旱少雨,水资源严重短缺。“山川秀丽,关键在水,有水一方绿,无水一片黄。”如新疆博斯腾湖,从80年代以来的十年间,水位下降了3.54米,水面减少了120平方公里;素有绿色迷宫之称的艾比湖,40多年来,湖面减少了600多平方公里,贮水量减少了23亿立方米,干涸的湖盆已经完全沦为盐漠化;还有曾为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咸水湖罗布泊已彻底干涸;塔里木河流域由于不断超量采水,使进入巴州境内河水锐减,下游270公里河道断流,造成530万亩胡杨林枯死,25万亩农田逼迫弃耕,100万亩草地退化。由于降水量的大量减少,造成甘肃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如嘉峪关市50年代至今,地下水下降了50多米,张掖市则下降了近百米。祁连山的雪线也逐年后退,平均每年后退1米,周围的农田因缺水大片沙漠化。兰州市居民的饮水已由抽地下水,而今只能加工地表水。由于严重干旱缺水,在西北地区许多地方种树种草很难存活,不解决水的问题,就很难走出“种了死,死了种”这个怪圈。如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全县最高海拔2664米,最低海拔1735米,形成出峦起伏,沟壑纵横,岩层裸露,属于旱地带,年降水量仅350毫米,年蒸发量高达1400毫米,严重缺水。春夏最需雨水时往往数十天不下一滴雨,溪泉断流,草木枯死;而一到秋收时节,暴雨成灾,化为山洪。黄土、春早、秋雨造化出今日的地理环境。人畜饮水在东乡族自治县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全县3.8万户农户,有2.7万眼水窖;平均每3家农民有2家靠水窖供人畜常年饮用。如果秋季少雨,则水窖见底。许多农民家徒四壁,没有一只羊,却养着一头驴。他们说:“买担水1元,最贵是5元,不养羊和鸡只不过是没肉吃和没钱花,不养驴驮水就得渴死。”像东乡族自治县如此干旱的地方,在西北地区处处可见,不要说农作物的灌溉用水,就连人畜饮水也相当困难。甘肃有些地方,农民一家挖一眼泉,并加固用锁锁住,靠渗透一昼夜,才能刮上一担水,解决人畜饮水问题。
2.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质的最大生产者和蓄积者,“是生物资源库”和“绿色蓄水库”。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有世界人均的1/8,森林覆盖率低,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更低。就是极有限的森林也破坏严重,许多地方零星树木已被全部砍掉,植被也被铲光,就连三北防护林带的树木,也有人经常盗伐。甘肃省有特产甘草、发菜、麻黄等,在收获时期,有成千上万的人拥入仅有的一些产地,形成挖甘草、抓发菜的大军,植被严重破坏,造成生态环境的满目创伤。人们说沙漠有三件宝:黄羊、发菜、麻黄草。如今都已很难找到了,就连最基本的沙漠植被黄毛草也被人烧光了。这是造成西北地区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土地沙漠化、物种退化的主要原因。如东乡族自治县一到秋收时节,暴雨成灾,化为山洪,每年以每平方公里带走6359吨表土,水土流失严重。1982年秋,自治县的酒勒出一次大滑坡,有7000多亩粮田顷刻间化为荒滩。大树乡窝连沟60年前还是一条跨步能过的小沟,而今已变成宽35米,长6000米的深洞,可见水土流失之严重。
3.动植物种不断减少。由于森林和草地的破坏,植被的大量流失,农药的大量使用,再加人为的捕杀,物种赖依生存的环境被破坏,使地球上的物种不断减少,现在平均每天有一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据英国剑桥保护监测中心1986年统计,全世界处于灭绝边缘和处于严重威胁之中的哺乳动物有406种,鸟类593种,爬行类动物209种,鱼类242种,以及其他昆虫、蝴蝶等67种,20世纪末,地球上的物种已损失1/5。繁衍在西北地区的大量物种也在日益减少,如生存在戈壁荒漠草原上的野马、野驴、狼、狐狸等早已很难见到了。
4.土壤沙漠化和土地盐碱化日趋严重。西北地区,在现有耕地中,盐碱地已有2.36亿亩,占到耕地的1/3,沙漠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1/5。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沙尘暴不断的侵袭。沙尘暴主要发生在大西北,特别是甘肃、新疆、宁夏及内蒙古更为严重。如1979年4月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沙尘暴,仅尉犁县在3天之内,平均每平方公里降尘25600吨。1993年5月5日沙尘暴侵袭甘肃、新疆、内蒙古、宁夏4省区面积达110万平方公里,持续时间达2小时,在这次沙尘暴袭击中,死亡380人,失踪12人,重伤153人,505万亩农作物受灾,造成12万头(只)牲畜死亡丢失,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1995年5月5日发生在甘肃的沙尘暴降尘量高达12431万吨,相当于省内最大水泥厂15年的总产量。1998年4月19日沙尘暴袭击新疆,有6人死亡,44人失踪,56人受重伤,46万多亩农作物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亿多元。近50年来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呈急速上升趋势,50年代发生5次,60年代发生8次,70年代发生13次,80年代发生14次,90年代发生23次,2000年4月份以前已经出现10多次,一次比一次的损失严重,造成人员伤亡,牲畜死亡丢失,粮田的淹没。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因沙尘暴和扬沙天气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而损失最重的是在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除了沙尘暴的袭击外,土地盐碱化和土壤沙漠化已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和进一步的发展。森林和草原的破坏,地面植被的稀少,土壤沙漠化严重,是自90年代以来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和扬沙天气猛增的根本原因。据统计,在我国西北部分布的大沙漠及风蚀地已有603800平方公里,戈壁569500平方公里,不同程度的沙漠化土地60373平方公里。此外还有风蚀性的低山丘陵、戈壁面上零星分布的风蚀残墩,以及大面积的风蚀性土壤,整个地区年降水量多在150毫米以下。这些地区植被的稀少、风蚀强烈,是沙尘暴和扬沙天气的主要来源地。据调查:甘肃省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9万平方公里,其中荒漠化区域面积24.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54.7%,风沙线东西长1600公里,主要风沙口846处,沙漠戈壁面积达11.4万平方公里。新疆的沙漠化面积正以每年0.25%的速度增加,沙漠面积已达104.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十八个省之首。据推算:我国的沙漠化土地面积正呈蔓延状态,50-60年代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每年扩展2100平方公里,90年代以后每年扩展2560平方公里。根治沙尘暴最关键在于控制土地沙化,而要控制住土地沙化,最关键的是要大力种草植树以增加地面植被的覆盖,改造盐碱地和治理土地的沙漠化任务将十分艰巨。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压力的综合分析:
大量科学研究业已证明,我国既面对庞大的人口压力,又面对生态环境压力,对西北地区来说,生态环境压力大于人口压力。如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的黄胜利同志在《我国人口与生态压力分析》一文中,定量计算了我国各省区人口压力的指标及指数和生态压力的指标及指数,并对人口压力和生态压力进行了组合分类。
附我国人口压力和生态压力组合分类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西北五省区不管是生态压力,还是人口压力都大于我国东部和中部,但生态压力还是大于人口压力,全国共有三个生态压力高的省区甘肃、宁夏、陕西,全在西北,人口压力高的有青海,人口压力中的有新疆、甘肃,人口压力低有宁夏、陕西。总体说,西北五省区面对着生态压力和人口压力这两个方面的挑战。西北五省区同我国东部和中部相比,虽然人口密度较低,但自然条件恶劣,土地生产力低,生态环境对人口承载能力本身就小,使得这里人口压力也大,先天不足和后天破坏,又使这里生态压力更大,破坏后的生态难以恢复。
再如,200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对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从各省区的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分别计算出各总指数及序位,并对大陆各省区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指数作出排序。可以反映西北五省区的生存支持、发展支持、环境支持、社会支持、智力支持及总体能力同其他省区的差距,进一步认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压力。从下表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排序:上海、北京、天津三直辖市位居前排,依次为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从第22位的陕西开始到第31位的西藏,除山西外,全属我国的西部地区,新疆排在第19位,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的排序的差距,基本上同我国各省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相吻合。从环境支持系统可以看出,青海排在第16位,西北其他五省区排在第24位以后,宁夏倒数第一,新疆倒数第二。生存支持系统的排序,只有新疆排在第10位,其他四省区排在第26位至30位,生存支持能力低,发展支持系统的排序,西北五省区排在第20位以后,从以上五大支持系统的总指数和序位都反映出西北五省区同我国其他省区的差距,这种差距体现出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差,生态环境的压力更大,生态环境的建设任务更为艰巨。(附图表)
着眼长远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西部大开发,从本质说,就是国家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投向西部,促进西部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促进更为贫穷落后的西北地区经济的大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我国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对西北地区来说,要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精心设计完成国家投资的生态环境建设及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退耕还林,再造西北山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牧业。在实施过程中,要吸收借鉴东部发展的经验,但要有创新,西北地区的各方面条件不同于东部发达地区,要扬长避短,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地探索出西部大开发的可行路子。
第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落后的科技水平和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产业布局及某些政策的失误,必然导致对自然环境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甚至掠夺性开发,造成了生态平衡的破坏,地理环境进一步恶化,人口对土地、水资源、森林、牧地、各种生物资源形成很大的压力。西北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少,在现有耕地中,盐碱等低产田占到总耕地的1/3。草场资源中,低质、低量的草场居多数,草场的沙漠化较严重,草场的载畜能力较低。根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1997)公布资料“受荒漠化的影响,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40%的耕地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同时,“近年来,由于超强度开发,包括开垦天然草场和长期超载放牧,引起了草地退化、沙化和荒漠化”。而“目前,我国90%的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其中中度退化程度以上(包括沙化、碱化)的草地达1.3亿公顷(占我国天然草地3.9亿公顷的1/3),并且每年以20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退化速度每年约为0.5%,而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的建设速度每年仅为0.3%,建设速度远远赶不上退化速度。草原面积逐年缩小,草原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我国五大牧区,三个在西北地区。因荒漠化每年给我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已高达500余亿元,其中每年粮食减产达30多亿公斤,少养羊约5000余万只,而这些损失主要在西北地区。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保护自然,培育自然,建立起人与自然界的全面和谐的关系,以利于西北地区的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和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第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面对西北地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不但给西北地区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严重威胁,也已直接影响到全国的生态环境。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于西北地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丘陵地区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特别是地处上游,大量泥沙流入黄河,导致黄河下游干流河床逐年淤高,造成地上悬河,给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建设带来直接影响,对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全面治理解决西北地区的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生态环境问题,建立生态农业,不仅是当地经济发展和自身生存的需要,也会减轻对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所造成的一系列生态经济祸患,有益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西北地区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机,按照“再造一个山川秀美大西北”的要求,全面启动生态建设工程,对西北地区来说:一是要全面停止砍伐天然林及树木的乱砍滥伐,以保住现有的一切森林和退牧还林(草)。西北地区要根据实际生态环境,大抓小流域治理防止水土流失,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骨干水利工程为重点,采取“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下穿靴子”即(山顶种草、山腰种树、山下种作物)的办法,塬、峁、沟、坡、粱、川全面设防,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造林以灌木、经济林为主,林草间作。同时要保护草坡植被,增强涵养水的能力,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三是继续实施“三北”防护林,祁连山水源涵养林,防沙治沙林工程建设,河西荒漠化治理及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快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