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工业工程建设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路桥工程的施工建设也越来越多,随着我国公路、铁路网的不断完善,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于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道路桥梁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成为了关键。道路桥梁在公路交通的整体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主体的控制性工程,需要公路交通建设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给予应有的重视。在路桥工程建设过程中,路面沥青的施工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路面沥青的施工前控制以及路面沥青异常现象的处理措施还有沥青路面的病害分析以及沥青路面的养护技术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处理好这几方面对于沥青路面的技术控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路桥工程;路面沥青;技术控制
引言: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桥梁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由原先的政府主导逐渐向产业化转变,在招投标、承建、分包等一系列环节下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并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了重要的支柱性产业。道路桥梁设计施工水平的提高,建设技术的创新也越来越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质量,提升效率。
1.有关沥青路面的病害分析
有关沥青路面的病害类型多种多样,下面将做详细的分析。
1.1裂缝病害
裂缝病害是沥青路面最为常见的病害类型之一,该病害大都出现在沥青路面的使用初期。裂缝病害对于沥青路面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具体体现在裂缝会使路面的承载能力大大下降,最后终将会导致路面因达不到承载要求而废弃。之所以会造成上述严重后果是由于裂缝的出现会使路面抵御雨雪冲刷的能力大为下降,雨雪会直接通过裂缝渗透到路基,从而导致路基硬化程度下降,承载能力的缺失。针对裂缝的深浅不同,对沥青路面造成的危害也是有所不同的,裂缝较浅的水分会渗透到沥青路面的基层,裂缝较深的水分则会渗透到基层以下的路基部分。
该病害的成因与沥青路面自身的材质质量和施工技术是有很大的关系的,道路施工承建企业在承包路桥工程之后的施工过程中,为了眼前经济效益的提升,受到市场经济自发性的驱使在建筑工程材料选取过程中常常出现施工材料不达标的现象,对于建筑材料供给公司质量审核不达标,比如没有相应的建筑材料生产经营许可证,对即将投入路面工程的材料审核不严格,错误的将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投入使用。在施工过程中还有可能存在施工技术不达标的问题,对于沥青的调配比例不严格,施工前的路面设计方案不合理,没有进行路况的实地考察,除此之外一系列的自然与人为因素也会造成沥青路面裂缝病害的产生。
1.2变形病害
变形病害又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包括车辙、波浪以及纵向变形两方面的破坏。
首先是车辙问题,车辙问题在变形病害中是较为严重的问题,车辙问题会对交通安全造成多方面的破坏,首先由于车辙的存在车辆在行车过程中会出现颠簸不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乘车人员的舒适程度,严重的还会造成交通事故车辆毁坏的事故。车辙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包括内外两方面的成因。内在成因是由于施工设计不合理与施工过程不严谨造成的。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不合理,错误的将不达标且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沥青材料应用到施工过程中。外在成因则包括人为的破坏,车辆行驶的不规范等因素,另外天气因素也有可能造成车辙的出现。
波浪一般呈现出规律的起伏状,波浪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内部原因包括路面沥青材料的选取不规范,沥青材质不达标会造成抗拉力性能差的问题,汽车车轮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水平方向的摩擦力,致使路面产生波浪。除此之外路面本身可能就存在着波浪,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加以安全处理,致使已有波浪扩展变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松散类病害
松散类病害也是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松散类病害的表现形式是坑槽。坑槽的性质也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包括水损害性、压实不足性、厚度不足性三种性质的坑槽。坑槽产生的部分地表明显低于地面。压实性坑槽的产生是由于沥青铺设过程的不合理操作造成的,沥青铺设过程中对于时间时机的要求很高,沥青铺设不及时会导致沥青老化,粘合程度不深,脆性过高,同时受到来回行驶车辆的压力下便会产生压实性坑槽。
厚度不足性坑槽的产生则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对于路面标高的控制不严格,致使沥青路面的路基存在着厚度不均的问题。部分路面施工不合格的地方路面沥青铺设过薄,很容易在行车过程中被来回行驶车辆将沥青带走从而形成了厚度不足性坑槽。
水损害性坑槽,水损坏破坏往往是从沥青面层的下面层开始的,水分进入沥青路面,滞留在基层上面,沥青下面层又往往是空隙率大的混合料,空隙中充满水,当集料与沥青膜剥离后,沥青混合料不再是一个整体,集料在荷载作用下,对基层产生了力的作用,使基层的局部松落形成灰浆,从路面的缝隙向上挤出来,在沥青路面上形成白色的唧浆,如此循环不断,水损坏坑槽形成。其他类病害包括:泛油、磨光、老化、冻胀、翻浆、露骨、修补损坏,这些病害的出现意味着路面的表面功能衰减。
2.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控制
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是在沥青路面施工控制所有环节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为了使沥青路面铺设的质量得到保证,在摊铺这一环节中我们要认真对待完成。在沥青路面摊铺过程中有以下具体几点需要我们注意:
2.1.摊铺前的工作。在沥青摊铺前需要对基层进行异物的清除,对于一些石子、残渣、垃圾、污物要清除,或者用空压机吹干净。对于基层的裂缝要妥善处理,较大的裂缝可以用沙土进行填充。
2.2.对于用于摊铺工作的机械设备控制
首先是摊铺机的选择,一定要确保机械的功率型号容量能够达到摊铺工作的要求,在沥青路面的摊铺过程中,受料车在作业过程中会承受较高的作业强度压力,因此摊铺机的功率一定要确保能够保证受料车的安全高效平稳运行。在进料过程中应该加强自动化、机械化控制机械的推广普及,机械化自动化的普及不仅能够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还能够实现沥青敷设水平的提升,确保沥青铺设的厚度均匀。烫平板是沥青摊铺过程中的常用机械,通过烫平板的使用会使得沥青摊铺的平整度得到有效的提升,还会使得沥青摊铺的纹理按照预定的目标来实现。
2.3摊铺过程的控制
整个摊铺过程的控制,对于摊铺质量的把握有重要意义。首先是摊铺机的把握,摊铺机的型号距离都要把控好,针对不同型号的摊铺机要采取不同的行驶速度保证不同的行驶距离。对于摊铺机的型号选择最好保持摊铺机的型号一致,这样有利于摊铺工作的高效高质运行,不同型号的摊铺机对于行驶距离的把握也有所不同。大功率的摊铺机一般采取较大的行驶距离,小型号的摊铺机一般可以采取较小的行驶距离。同时整个摊铺过程的把控还需要做到及时跟进及时检查,对于厚度不均,不符合摊铺要求的路段,要对摊铺机、受料机进行及时的调整改进。
总结:沥青路面的铺设是整个路面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其进行严格合理的技术控制有重要意义。国内公路施工管理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技术科研公关,同时还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实现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建立.沥青路面养护关键技术与工程实例[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封建武.高速公路病害分析与处治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3]龚鲁义.”修路王”改变养护模式[J].中国公路,2009,8.
[4] 张春玲.探讨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9).
论文作者:吴宗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
标签:沥青论文; 病害论文; 路面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过程中论文; 裂缝论文; 车辙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