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生态水利;河道治理工程;重要性?
1生态水利的重要性
1.1水利稳定性
在治理中应用生态水利工程理念,需要遵循岸坡稳定性原则。由于岸坡会受到河水的冲刷而使边坡外形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河道的治理。同时在治理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岸坡坡地结构及深层土滑动等因素,确保实现水利的稳定性。
1.2因地制宜,保护环境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针对所需要治理的区域进行具体的勘察,并做到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建筑材料和工艺,在保证河道功能的基础上,有效的修复已破坏的生态,有效的改善生态系统的现状,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性。
1.3尊重自然,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河道治理不仅要满足人类发展需要,还要实现对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这也充分的显示出来河道治理的综合性。一直以来河道治理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这也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严竣。近年来人们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加,因此在治理过程中需要尊重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生态水利的原则
通过建设水利工程能够影响水生环境以及陆生环境,也会破坏河流周边的植被,或者是阻断自然河流,此种方法会改变河道以及附近流域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着生存环境,容易干扰生态平衡,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发展。要提高河道治理的生态化,就要遵守河道治理的相关原则,使河道空间环境更加优良。并且,对于河流形态以及空间异质性不断进行优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能够更加具有自然性,多种生物能够在河道中共同生存,形成生态性的生物链,有效地提高河道的生态性,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对于生物的损害。在治理河道时,要根据生物的多样性引进各种生物,通过人工种植的方式不断优化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能够不断保持平衡。在水利工程治理防护的过程中,必须采用整体性的原则,使河道治理范围能够进行拓宽,并且对河流当中的生态环境进行总体性的考虑,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和完善。
3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3.1建设生态河堤
在治理中,需要打造生态河堤,同时设置人工护岸,实现河道与水体之间空气和水分的有效交换。在实际施工中,合理设置河道中心线,充分考虑河道形状、周边环境及水体情况等,进一步拓展可变空间。在具体进行河道设计时,通常在河道两侧设计出浅滩,进一步扩大浅水区域的空间,为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要根据周边自然环境作为选择施工材料的标准,通过选择合理的材料,提高河堤与水体之间的有融合效果,尽可能的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河道河床、护岸是河道建设的一部分,目前水利设计者们已经认识到传统河床与护岸在设计时存在的问题。因此更注重建设出符合生态需求的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河道河床、护岸。传统的河道河床与护岸的建设就是在原有的河床、护岸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修整或者是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通常的方法就是,河床硬化,加固河堤使得河堤与河床固为一体。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泄洪做准备。虽然已经认识到河床硬化与加固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但是目前仍没有研究出更好的解决方案。生态护岸,是目前我们正在研究与实施的护岸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推动自然化河流建设
必须要确保河道的蜿蜒性,蜿蜒性河道能够切实增加蓄水量,相比较直线河道而言,蜿蜒的河道能够产生较强的水流,切实提高水体容量,并且为生物生存提供丰富的空间。所以,基于水资源蓄积功能以及生态功能分析,应当确保河道的外延性有效,实现自然河流建设,才能够确保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效统一。有效借助生态水利构建现代化生态水网,通过构建现代化水资源网络体系,能够对水资源应用进行优化调度。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尽可能地改善原本的生态环境。生态化水网建设属于系统性工程,繁琐复杂,必须进行统一协调。通过构建现代化生态水网工程,能够有效促进河流流域良性生态循环,保护生态环境。
3.3恢复退化河岸带
完善河岸带的管理和建设,更好地为生物群落构建明显的边缘效应,形成较为完善的生态系统,使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借助河岸拥有更好的栖息和繁衍。由于完善河岸带还能够丰富地下水的储存,所以由此可以看出恢复退化河岸带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能够使河岸带符合生物群体的气息,另一方面能够调节生态群体在河岸带中的生存空间,使河岸带能够对于突发性的水灾进行缓冲。在河岸带管理过程中也要种植一些树木,更好地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水土流失,使河道能够更加接近自然状态。
3.4种植水生植物
河道不仅要发挥防洪以及灌溉作用,同时要为居民营造良好的河流景观,进一步美化城市。所以在河道治理中可以有效借鉴生态水利工程种植水生植物,例如花卉植物,既能够美化水面,也能够维护生态平衡。在河道治理过程中,生态水利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确保河流流域的多元性,也就是河流流域内的水生植物数量以及物种种类、河流内部的生态稳定与平衡,保障一定数量的水生生物。通过种植水生植物能够确保水生环境下植物种类与数量保持平衡,有效避免由于工程建设过程中导致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在水域内漂浮垃圾以及浮游生物等各项问题,可以切实提高流域内的水生生物种群数量来有效维护生态平衡,净化水体,切实促进河道的生态建设与发展。
3.5其他生态水利措施
在改善河道生态性的同时,要不断地借鉴其他国外先进的河道治理措施,改善河床的物理性质,并且采取改变河道的弯度,使河水能够在平水期根据走向降低对于河岸的冲刷。在治理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排列石头,营造生态系统河滩,有助于水生生物进行更好的栖息和繁衍。还可以在水流湍急的时候,保护水底的植物不被水流冲走,有效地增强河道治理的高效性,降低淤泥堵塞河道现象的发生。在治理河道时也要采取钢筋混凝土的框架和植石治理法相互结合的治理方式来增强抗洪能力,并且为水中的生物营造良好的空间,以便于空气当中的氧气更好地融入到河水当中,满足微生物对于氧气的需求,提高生物的繁殖效率,更好地净化河水。
4结束语
总之,通过生态水利建设能够加强河道治理力度,以生态角度为中心寻找生态化治理方式,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生态水利工程能够保护并恢复河道生态功能,通过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能够有效恢复退化的河岸带,构建科学完善的河道生态系统,实现生物群落依存关系,增强河道的自建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雪奎.试论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28):121-122.
[2]孙晓波.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09):6-13.
[3]邱峰.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5):237-238.
[4]黄惠玲.试论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32):293-294.
论文作者:魏萌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河道论文; 生态论文; 水利论文; 护岸论文; 河岸论文; 生物论文; 河床论文; 《城镇建设》2020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