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本文就护患无隙沟通方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在2017年1--12月收治的128例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n=64)予以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n=64)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护患无隙沟通方法,对比二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护理方案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98.44%>87.50%),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中,采用护患无隙沟通方法,对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均有一定帮助,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患无隙沟通;心血管内科;焦虑;抑郁;护理满意度
心血管内科是我院的重要科室,所收治的患者病情种类较多,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不同、病程长短不一,大多数均为老年患者,突发状况较多,这些也为心内科的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在护理工作中,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尤为重要,有助于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与护理。为提高护理质量,2017年下半年,我科在部分患者的护理中加入了护患无隙沟通方法,并已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实施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1 基线资料及方法
1.1 基线资料数据
入组者均为2017年7--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样本数量为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n=64)中,男性30例,女性34例;年龄为44--73岁,平均(60.2±4.3)岁;住院时间为5--20d,平均(8.1±1.2)d。参照组(n=64)中,男性31例,女性33例;年龄为45--75岁,平均(59.5±4.7)岁;住院时间为6--19d,平均(8.0±1.4)d。对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P>0.05,无统计学意义。
排除标准:将伴有精神疾病者、沟通障碍者予以排除。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在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穿刺输液、用药指导、注意事项告知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患无隙沟通方法,如下:
初入院时:患者初入院时,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做好自我介绍,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以消除其陌生感[2]。为患者讲解医院及病房的规章制度,询问患者是否有特殊需求,了解患者的疾病史、治疗史、住院史等,并做好记录。
健康宣教: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为患者讲解检查的目的、配合要点等,让其做好准备配合检查。同时为患者讲解病因、治疗方案、并发症防治等知识,告诉患者有什么问题及顾虑要及时向医护人员说明,对于患者所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讲解,让其安心配合治疗,不可有敷衍或不耐烦的表现[3]。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可先就家庭、工作、兴趣爱好等较为轻松的话题与之交流,交流过程中,语气要温和,同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对于存在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患者,要更加耐心的沟通,告诉患者不要紧张,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便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还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为其详细说明患者情况,并让家属多支持、鼓励患者,有助于其病情好转。
穿刺输液时:在穿刺、输液时,要仔细核对患者信息,同时要与患者适当交流,以免其过度紧张;询问患者有无晕针、晕血史,有无药物过敏史,告诉患者在输液期间要保护好穿刺部位,输液即将完毕时,要及时呼叫护士拔针。
出院指导: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身体不适,告诉患者回家后要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饮食要遵循少食多餐原则,不可暴饮暴食,要控制糖、盐、脂肪的摄入量;平日里要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及劳累,还要戒烟戒酒。
1.3 评价指标
(1)SAS评分、SDS评分:在初入院时、护理3d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估,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心理状态越良好[4];当SAS评分超过50分时表示有焦虑情绪,当SDS评分超过53分时表示有抑郁情绪。
(2)护理满意度:在出院当日,为患者发放心内科自拟自用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患者依据护理服务质量进行填写,评价结果有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将此次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x±s)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检验,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2值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对比二组患者的不良情绪
在初入院时,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3d后,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组间比较P<0.05;见表1。
表1:对比二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x±s,分)
3 讨论
护患沟通是现代护理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了解自身病情,还可了解其身心需求,同时也可使患者放松身心配合治疗及护理[5]。护患无隙沟通,是指从患者入院起至出院,将护患沟通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心内科患者的年龄普遍较高,因病程长、担心为家人增加负担等因素,常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大多又都不愿与他人倾诉,因此更加需要充分的护患沟通来帮助其解除心理顾虑、排解不良情绪。我科在患者初入院时及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穿刺输液、出院指导等方面,均对患者进行了有效沟通,实现了护患无隙沟通的目标。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这一结果也充分凸显出了护患无隙沟通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中开展护患无隙沟通方案,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还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少华,李晓梅,付文波等.心血管内科给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频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215-218.
[2]史静.护患无隙沟通方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0):131.
[3]罗华,李小青.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8):3367-3369.
[4]周文婷,罗何婷,刘燕妮等.预防性护理对降低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坠床跌倒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23-25.
[5]邓建妹.护患无隙沟通方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4(11):115-116.
论文作者:黄芳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患者论文; 内科论文; 实验组论文; 评分论文; 满意度论文; 方法论文; 心血管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