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论文_杨芳

试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论文_杨芳

(广安市前锋区前锋小学校 广安 638000)

课堂提问在每天的教学中都是大量的,其有效性直接决定着教师教学的质量。如何才能使所提问题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回答,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就是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授课时提出的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答、想答、乐答。也就是要求教师掌握课堂提问的策略。

策略一:更新教师有效教学观念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首先必须以确立教师有效教学观念为导向。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形式的采纳,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教学观念主要是体现在对教学和学生两方面的正确认识上。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不仅涉及到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而且关系到教学形象的塑造、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学思想的凸显等诸多方面。教学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教师对教学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求教生真正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人,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力,教师乐于倾听,学生敢于提问,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教学中师生双方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双赢目的。

如:一位老师在上《草船借箭》一课,同学们正纷纷讨论着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突然一个别样的声音冒出来:“老师,我发现诸葛亮也有没有料到的事。”师:“何以见得?”生:“文中写到诸葛亮讲:三天后,请到江边取箭,试想既然造箭,为什么会到江边取箭呢?要是周瑜再仔细琢磨一下,就能发现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位老师由此追问:“那为什么诸葛亮的计谋还能成功呢?”经过再次讨论,学生对诸葛亮的识人心和周瑜的人品就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惊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把头脑中生活经验的积淀付诸于对文本的理解,将问题想象得多么贴切、自然、合情合理。学生是有思想,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因此,教师要从尊重学生出发,应怀着宽容与鼓励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声音,看到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的优点,使文本在对话中创造性地延伸拓展,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

策略二、找准切入点

教师要吃透教材,熟悉学生学习情况,找准问题设计的着眼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疑、发现问题的本领,不是先天具有的,需要教师用心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能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还要能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给学生一双会生“疑”的“慧眼”。那么,怎样才能找到提问的切入点呢?

1、从课题入手。课题是课文的眼睛,它往往有揭示中心,概括课文内容的作用。教学时,教师可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在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质疑时,我们可以告诉学生题目好比是文章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围绕课文重点、难点提出问题。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一般是围绕课文的重点而制定的。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正确把握提问时机显得十分重要。提问的时机很多:强化新知识时提问,思维训练时提问,突破疑难点时提问。

3、从写作的角度提出问题。即不但要引导学生懂得课文写了些什么,更要理解课文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何作用?备课时,要看看文章在写作上与其他文章有何不同,要变换角度,从写作的角度去提问或引导学生发问。如:在阅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品词品句,这里为什么用这个词?换一个词好吗?为什么这样谋篇布局?在表达上有何特点我们可以学?

4、从学生的动情点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如教《开国大典》一文时,有位教师就把问题问在学生情绪的高潮处。在学习“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一节时,看过开国大典的录像,教师板画中国板图后男女生和教师激情昂扬地背读这一节,然后教师问学生:“激动吗?有话要说吗?”,学生当堂高呼“毛主席万岁!”,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策略三:维持文本价值与学生独特体验的平衡。

在教学实践中,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与教师文本价值引导之间,就要寻求一种平衡,精心设计提问,既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差异性,又要注意适时引导,让独特体验与价值引导在有效提问中协调发展。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时,当学生个性阅读偏离正确的价值观时,教师要根据动态生成的即时情景组织学生辩论或直接否定,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要善于把学生的对话引入正题,引导学生展开切实有效的讨论,从而促成文本新的意义生成,实现“潜在文本”向“现实文本”的转化,在潜移默化当中达到育人的目标。

如:有位老师在教学《晏子使楚》时,有这样一个片段:师:学了《晏子使楚》的故事,你们对两个主人公有什么评价?

生: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巧妙反驳,从而有力地回击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晏子是聪明机智热爱祖国的人。

师:你善于从课文内容来评价任务,很会学习。

生:楚王自恃国力强盛,三次侮辱晏子,是个以强欺弱的国君。

师:你的评价很准确。

生:……

生: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晏子三次反驳楚王,使楚王很没面子,但是楚王都没有发怒,我认为楚王是一个宽宏大量的国君。

师:哦,你能从独特的角度来评价人物,真行!

生:楚国很强盛,楚王完全可以杀了晏子,但楚王没有这样做,说明了楚王是珍惜人才的。

师:你联系了当时的历史背景,这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

这篇文章我们所要追求的价值取向是:通过理解、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感悟到晏子的不卑不亢、机智沉着,楚王的自作聪明、傲慢无礼。很明显,案例中,学生的这一回答,虽然角度比较独特,充分体现了个性阅读,但它已否定了教材所反映的价值取向。对待这样的独特体验,简单的肯定与否定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因此,我们在肯定学生有创意阅读的同时,应该给学生以疏导,让学生正确认识楚王,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教师可以先来一个插问:“楚王没有惩治甚至杀了晏子,是因为楚王宽宏大量珍惜人才吗?”再来一个迂回:“老师发现整个事件中,几次写到了楚王的笑,细细地去品味楚王的笑,同学们会体会到什么呢?也许大家会对楚王有更深入的理解。”然后,在学生重新研究文本后,教师引导学生,楚王从冷笑发起挑衅,到尴尬无奈的赔笑,到最后不敢不尊重晏子,不但不是宽宏大量与珍惜人才,反而是一种完全的失败,是一种自作聪明的表现,从而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晏子的大智大勇。这堂课的教学,我们的宗旨是要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到正义和智慧的力量,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当学生的理解与文本所蕴涵的价值取向发生冲突时,我们要委婉拒绝,要把学生领入理解课文的正确的路子上来。

论文作者:杨芳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2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  ;  ;  ;  ;  ;  ;  ;  

试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论文_杨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