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 要】目的:探讨对下肢骨折术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下肢骨折患者,将其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4例。护理组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护理组和对照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护理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0例(0%)、住院时间(13.25±2.15)d均明显对于对照组6例(11.11%)、(19.26±3.04)d,护理组的总体满意度52例(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44例(81.4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于减少深静脉的发生效果显著,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关键词】下肢骨折;护理干预;深静脉血栓;护理满意度
对于下肢骨折患者而言,需要接受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加之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将会导致患者深静脉血液发生不同程度的凝结,进而形成栓塞,导致患者出现下肢疼痛和肿胀的临床症状,对于部分患者而言,还将会导致患者出现浅静脉扩张的症状[1-2]。术后5d内作为下肢深静脉发生的高发阶段,若未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将会增加患者出现肺栓塞并发症的发生几率[3]。因此,临床上通过结合下肢骨折患者的术后情况,加以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和指导,进而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经过患者同意,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下肢骨折患者,将其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4例,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研究。其中,护理组男性30例,女性24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36岁,平均年龄(48.19±4.42)岁;骨折类型:26例为股骨颈骨折,16例为胫腓骨折,其余12例为股骨干股骨折。男性30例,女性24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36岁,平均年龄(48.19±4.42)岁;骨折类型:25例为股骨颈骨折,14例为胫腓骨折,其余15例为股骨干股骨折。两组患者上述资料的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护理组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首先,护理人员需要详细讲解有关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等,进而加强患者对于深静脉血栓相关常识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其次,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并且积极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困惑,耐心倾听患者的想法和诉求,及时了解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情况,详细讲解患者发生不适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等,帮助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进而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最后,护理人员需要适当指导患者抬高下肢,进而避免下肢屈曲,促进患者静脉回流。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外翻、屈曲以及外伸、环转等运动,主动或者被动进行下肢肌肉的伸屈运动,调节了患者下肢肌泵功能,进而更加利于患者的血液循环。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监测患者病情和体征的变化情况,给予用药指导。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护理组和对照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借由版本为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总结归纳并分析两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临床保护治疗所涉及的各项数据资料。如果结果显示P<0.05,则可以判定本次实验存在十分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和住院时间
护理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0例(0%)、住院时间(13.25±2.15)d均明显对于对照组6例(11.11%)、(19.26±3.04)d,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
护理组的总体满意度52例(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44例(81.4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和住院时间比对
下肢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深静脉血栓作为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生几率相对较高,临床研究认为,深静脉血栓的引发原因较为复杂,可能是由于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部位发生创伤,进而导致下肢局部肿胀、压迫静脉,加之患者术后长时间卧床平躺,失去了肌泵对于静脉血管的压力作用,造成患者出现静脉回流缓慢以及血液高凝的情况[5]。此外,拥有与患者术后的血小板反应性增高以及黏聚能力增强,降低了患者血液中纤维蛋白的溶解性,进而血液瘀滞凝集、形成血栓。对于深静脉血栓患者而言,若未进行及时的控制和护理,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因此,临床上结合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预防护理和指导,对于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十分重要。通过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通过给予心理方面以及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极大程度满足换恶化所提出的护理需求,同时,还能够减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6]。本次研究的结果充分表明:护理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0例(0%)、住院时间(13.25±2.15)d均明显对于对照组6例(11.11%)、(19.26±3.04)d,护理组的总体满意度52例(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44例(81.4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临床上通过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结语:
概而言之,通过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护理效果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1]石瑞芳,王国玉,王想福. 中医护理干预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J]. 西部中医药,2016,29(4):121-123.
[2]杨万凤. 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髋骨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104-106.
[3]郭华英. 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临床护理[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14(1):111-113.
[4]李琳,何丽英,田艳茶,et al. 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75-77.
[5]卞娜,王汝娜,孙彦敏,et al. 护理干预对骨科大手术术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影响[J].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147-149.
[6]霍丽娟. 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河北医药,2017,39(21):3348-3351.
论文作者:谭新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患者论文; 下肢论文; 术后论文; 发生论文; 静脉血栓论文; 静脉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