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医院
【摘 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纳入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1.76%),两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其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指控制口、咽、喉及食管的神经功能发生障碍导致咀嚼肌、咽喉、舌肌和会厌部肌肉运动障碍[1]。为了解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6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其制定了吞咽障碍功能训练为主的康复护理计划,取得了满意结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共6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展开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符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确诊为脑卒中,符合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58~72岁,平均年龄(64.08±5.06)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57~74岁,平均年龄(64.57±5.32)岁。上述两组入选病例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可做对照比较观察。
纳入标准:诊断明确、意识清楚患者纳入;生命体征平稳且神经学体征不再进展;均有不同程度吞咽功能障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本次研究。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计划,主要包括基础训练、吞咽训练和摄食训练三项。基础训练:使用冰冻的棉棒沾少许水,对软腭、舌根及咽后壁轻轻刺激,同时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达到对咽部的冷刺激作用。指导患者咀嚼,可采取咀嚼口香糖的方式,或让患者张嘴将舌头用力伸出添下唇和口角,然后再到上唇和硬腭部。让患者端坐在椅子上用手支撑椅面作退压运动同时屏气,然后突然松手并呼气发声,完成发声运动。吞咽训练:指导患者做鼓吹动作,能有效预防其唇部僵硬,使患者唇部保持正常的生理外形,让患者交替做食物吞咽动作与空吞咽动作,主要是为了让食物完全咽下。摄食训练:基础训练和吞咽训练2周后即可对患者进行摄食训练,即实际进食训练,取躯干30°仰卧位,头部向前曲,使用枕垫将偏瘫侧肩部垫起。患者在进食过程中尽可能的保持身体坐直,这样能避免食物从口中漏出,有利于食物向舌根运送,能避免食物向鼻腔逆流或误咽发生的风险。摄食训练中对食物形态的选择应以患者吞咽障碍程度和训练阶段为依据,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一般来说有适当黏性、密度均一、不易松散的食物为容易吞咽的食物,这类食物在通过咽部和食道时易变形且不会残留在黏膜上。此外,还可进行摄食与吞咽障碍的综合训练,结合肌力训练、上肢进食功能训练、排痰法指导等综合训练方法,将摄食有关的细节部分综合考虑在内,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康复医师、营养师、护士之间的密切配合与通力合作,才能使康复护理获得满意效果。治疗过程中注意照顾到患者情绪,若其出现烦躁、不合作、易怒等不良情绪,需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对其疏导,有效沟通,尽可能获得或者配合。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使患者保持端坐,给予其30ml温开水,观察其喝水所需时间及呛咳状况,正常情况下5s内喝完,饮水试验分5个级别。5级:喝水期间呛咳较为频繁且难以将水咽下;4级:喝水期间有呛咳且需要分2次才能将水全部咽下;3级:喝水期间有呛咳但能1次将水全部咽下;2级:喝水期间无呛咳但需要分2次才能将水全部咽下;1级:能1次性将水全部咽下且无呛咳[2]。根据患者饮水试验结果,将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分痊愈、有效和无效三个标准,痊愈:饮水试验达到1级,吞咽困难症状基本消失;有效:饮水试验为2级,吞咽困难情况有明显改善;无效:饮水试验在3级以上,吞咽困难症状无明显改善。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定数据,进行汇总处理,采用SPSS21.0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行x2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痊愈率和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参见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约50%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存在吞咽功能障碍,除此之外,脑外伤、中枢神经感染、脱髓鞘病等脑血管疾病均可导致吞咽功能障碍。轻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只会有吞咽不畅感,偶尔出现误咽,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则会对水和食物摄取困难,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3]。脑卒中所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表现为吞咽功能有关肌肉在运动的协调方面有所下降,及舌部活动时间有所延迟。吞咽功能障碍影响患者营养物质的摄取或易发生误咽等情况,引发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危及患者生命,严重影响到患者疾病的康复[4]。
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通过针对性的吞咽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基础训练能加强训练其咀嚼肌与舌部之间的协调性,并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射性产生刺激以促进神经网络重组,有助于皮质感觉范围的扩张[5]。在早期康复护理中,吞咽训练能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咽部肌群萎缩进行有效的预防。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训练需要注意循序渐进,按照程序有目的地对患者吞咽功能有关的肌肉进行训练,待患者吞咽功能有明显改善后方可进行摄食训练。
本次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达94.12%。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中效果显著,通过早期功能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对于降低脑卒中致残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丽,曹红梅.康复护理对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4):10-12.
[2]梁琴,卢章琼.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4,17(07):601-603.
[3]于晓娜.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25(02):204-205.
[4]邓素玲,刘连娣.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5(07):168-169.
[5]李燕.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4,30(15):107-108.
论文作者:姚易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7
标签: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障碍论文; 功能论文; 功能障碍论文; 食物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