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建筑行业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也应该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引起重视,但是由于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在很多细节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将围绕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模式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希望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有更大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不足
1.1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①业主自身管理模式;②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模式,即pmc模式;③业主委托承包商管理模式,即epc模式。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模式(pmc)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种模式,同时也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一种管理模式,是指由业主通过招标的方式,聘请一家有一定实力的项目管理承包商对项目进行全程管理的方式。这种模式需要承包商与业主签订合同,确保双方能按照合同履行合约。而业主委托承包商管理模式(epc)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另一种模式,是指企业拿到工程以后再转手
给承包商,承包商对工程项目具有所有的管理权,而业主只是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
1.2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不足
一个好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不仅要保证工程质量,还要能降低工程成本,达到增加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然而,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①没有完整的工程管理体系,工程管理队伍不够专业,管理方法和技术也很落后;②工程管理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来进行,管理者缺乏管理意识,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工程管理的优势;③有关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出现执法不严、贪污受贿等违规现象,并与国际项目管理脱轨;④管理形式不科学,工程管理以承包企业为龙头、以施工企业为骨干和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管理模式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样的管理模式造成严重的浪费。因此面对有缺点的工程管理模式,如果建筑工程企业还想有所发展,那么就不得不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进行创新。
2 创新模式运用在工程管理中的意义
2.1管理需要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其在为建筑工程管理不断提供更多管理理念与方法技术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步伐,长时间停留在原有管理水平、使用传统管理手段与管理理念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已经无法适应逐渐扩大的建筑工程规模以及持续增加的建筑工程数量的实际需要。
2.2 发展需要
在“十三五”规划纲要当中,我国再次强调需要继续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而这也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建筑行业持续蓬勃发展的基础之上,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也在不断加剧、市场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将创新模式运用在建筑工程管理当中能够有效优化现有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技术,在继续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之下,有效提升管理水平、控制工程成本,进而不断增加建筑工程的核心竞争优势,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途径
3.1 管理观念创新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阶段,需要加强建筑企业运营、管理观念的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即建筑企业的管理高层应加强创新的重视程度。通过对建筑企业内部员工的定期培养,不断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不断提高建筑企业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加强建筑企业内部的创新意识。
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方案制定时,不需要仅依靠固定的模式进行管理创新,而是根据建筑市场不同时期的需求变化进行管理方案的制定,并且定期对该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建筑企业制定的创新管理方案应满足当前建筑市场的变化规律。在创新方案的内容中,应当包括建筑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以及建筑工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实际要求,依照时代的变化以及遵循创新的原则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
3.2 管理机构创新
一般来说,项目经理部可以代表建筑企业,但是项目经理部本身无法承受建筑企业应付的责任。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经理部不能仅根据自身的利益而随意的进行项目工程的执行,此种现象会给建筑企业留下潜在的运营隐患。
建筑企业通常会与工程项目经理签订相关资任书,但是并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对二者进行约束。再者,建筑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常常会实施多个建筑工程的项目施工,建筑企业与建筑工程项目以及建筑施工单位之间的利益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创新提供相应的处理措施。
3.3 管理体制创新
当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之后,需要对建筑企业中所对应的机构体制进行创新,以适应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所带来的变化。建筑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仍然以合同反约期的形式进行体现,只是项目经理部门不再是建筑企业的外派机构,而是建筑企业的子公司。通过建立制定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明确建筑企业工作人员的个人责任制度。
建筑企业公司需要提供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从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经理能够拥有界限清晰的财产。通过确定法人财产,从而促使法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建筑企业应根据界限明朗的法人财产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法人地位。如果项目经理部没有拥有法人财产,则无法成为建筑企业的法人。通过这种方式,建筑企业项目经理部才能在建筑市场中独立运营,独自承担相应的企业法人责任。
3.4 管理机制创新
建筑企业机制的创新,主要表现为建筑企业项目经理子公司能够在建筑市场中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且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时刻扩展项目经理补潜在的市场。
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筑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则是建筑企业对于建筑市场中机遇的判断能力以及捕捉能力。建筑企业的综合实力则主要来自于项目经理部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建筑企业对于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则是通过项目经理部对于市场中信息及时正确的提供以及良好的业绩。建筑企业想要进行机制创新,需要加强建筑企业项目经理部的建设工作。
3.5 管理技术创新
建筑企业为提高在建筑市场中的综合实力,需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进行提高。而建筑企业综合实力最有效的提高方式则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创新,能够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进而促使建筑公司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只有掌握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核心技术,才能在建筑市场中占据有力位置,保证建筑企业在建筑行业中处于不败之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能够为建筑企业体制创新、结构创新以及机制创新提供保障,是建筑企业创建的核心组成部分。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也逐渐激烈,怎样在建筑行业中不断显示自身的竞争优势、充分地提升建筑的质量和创新意识,是现代建筑行业在实际发展中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建筑工程管理作为建筑工程开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其对建筑的质量和建筑效益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于宏伟.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与管理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
[2]雷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6
[3]雷凯.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 ,2016
[4]张振龙.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 ,2017
论文作者:吴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承包商论文; 模式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