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配电系统;自动化;故障处理
前言
配电自动化主要是免去了工作人员直接操纵检验工作配置的麻烦,可以通过远程电脑进行监控,既能全面地发现问题,探讨对策,又能消除技术人员直接接触电力设备的危险,全面的电脑检测大大提高了故障维修的效率,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且经过分析可以准确地找到症结所在,远程监控节省了工作时间也提升了工作效率。
1.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所存在的问题
1.1相关建设落后
与某些早就开始发展电力系统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其实是比较落后的,如今我国正在大力投资配电自动化中两点工作的改进和发展,就是变电和输电,这两点要是想突出进行,就需要相对延长电网的主干线,但是这样又会干扰其他的工作,不符合电网的尺寸标准。总的来说,我国的配电设备主要存在着几个重点问题,线路过长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输电的联网能力不高也造成了整个电网的工作效率比较低下,这些问题还没有被相关的电力部门重视起来,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得不到解决,最终越积累越多,会阻碍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我国的先进技术在不断地发展,配电自动化就是改变我国现在电力系统落后现状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还在发展初期,各项技术还不够完善,但是如果多加分析不断优化,一定能够使系统的各方面都有所保障,总体的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1.2智能化设备使用技巧上存在问题
很多电力企业的员工由于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技术设备操作,所以会在面对配电自动化设备时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如何操作使用,这就造成了先进自动智能化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利用率不高,还是无法真正推动电力系统的发展。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兴起让人们真正接受都是需要时间的,关键就是要有主动去接受使用新事物的心态,尝试着去改变和进步,才能不断地发展自身,企业引进新事物是为了进步而不是为企业增加一个无用的摆设,所以电力企业在配备自动化设备之后要进行必要的培训,要求员工在工作中真正地利用到配电自动化设备。除了人员技术能力不够以外,还有电力设备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自动化的技术水平总体上还处于发展中。这两项问题严重阻碍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利用率,我们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就要跟上社会的步伐,努力清除发展中遇到的障碍,提高新事物应用率,一步一步提高现有电力系统质量。
1.3配电自动化技术和相关制度不完善
在配电自动化技术急需普及应用的今天,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岗位都要有相应的变动,新事物的引进可能会对原有的人员应用有一定的影响,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人可以更好地使用自动化,如果领导不及时进行相应的人事变动,还是用守着传统思想技术的老员工在重要的位置,会让先进的配电自动化设备沦为摆设,在关键时刻无法保证供电充足,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整个电网的瘫痪。所以对于那些老员工来说,应该勇于善于接受新事物,及时学习新技能充实自己,才能够在人事调整的时候留下来,不被时代先进淘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企业也要定时做一些先进设备的技术培训工作,对员工进行一定的制约,相关管理制度要严格进行,让企业中换上全新的血液,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身,才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相关措施
2.1确定故障源头,加强完善电网建设
现在我国在配电自动化普及应用过程当中的主要阻碍还是设备本身不够先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进程过于缓慢,为了能够加快发展速度,相关企业应该对电网进行全新维修,对原有的传统电路进行改造,保障国家的输电能力能够保障现有的正常供电充足。在优化的时候要注意工作人员和设备的运行安全,结合遇到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老化设备进行更新维修,或者直接换新,适当的投入才能换来长远的发展进步,老旧的配电设施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后来补救花费的资金会比换新的资金投入要多得多,为了保证员工工作时的人身安全,还是最好从根源上消除隐患,及时换新,定期检查维修,考虑员工自身,才能从各方面提升实力,完善整个电网的建设,推动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进步。
2.2判断故障类型,保证设备安全
一般在一个设备发生故障之后也会影响其他连接设备的运行,为了工作人员的财产人身安全和系统的整体进步,必须要完善严格相关的管理和检查制度,重视设备安全管理。在出问题之前提前预知然后进行对策探讨作为预备,在真正出现问题的时候才能应对自如,及时进行问题解决才能尽可能地降低损失,在最大限度内保障人员和设施的安全。配电自动化本身是偏向智能化的系统,在进行监测的时候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所在,自己可以及时切断故障设备与其他还能正常设备之间的联系,避免相互影响,最后再造成更多不必要的损耗和资源浪费,在问题真正解决之后,再让维修好的设备重登舞台,和其他正常运行的设备一起并肩作战。原本传统的配电线路设备不够先进的情况下,就算及时发现问题,也无法及时止损,会造成一定的多余的损耗,智能化自动化的设备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先进设备一般都在线路当中加入了一种阻断器,然后在计算机端进行监控操作,可以在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感知到,并且及时跳闸阻断“病号”与正常设备之间的联系,并精确找到发生故障的具体部位,然后大数据进行分析,及时探讨解决策略,在工作人员进行故障设备进行维修的时候,还可以让一些完好的线路及时充当“备胎”来代替工作,直到设备真正维修好可以真正开始使用,在这期间不会间断线路的运行。
2.3谨慎管理故障类型,避免失误
为了保障在修理的时候不出问题,要在正常修理之后进行相关的信息留存并严格管理,为了避免处理失误,可以对已经处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为下一次类似问题的出现做好准备,可以把之前一次的成功维修案例作为标准。而且配电自动化技术一直处于发展的状态,所以很多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设备和样式以及操作方式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改变,之前已经留存的相关信息会成为有些设备运行的参考,通常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会开始运作,哪个界限是可以会致使设备损坏的,吃一堑长一智,前方失败或成功的经验都可以帮助后来发生类似问题的顺利解决。
3.总结
我国已经开始进行现代化发展时期,各个地方的用电量都会大大增加,现代的先进用电设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也给电网带来了压力,本文对目前配电自动化实行要面临的包括设备人员技术的障碍加以分析,探究优化对策,尽量缩小国家电力系统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为电力系统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金英.浅谈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12-15.
[2]陈国华,李金河.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5(24):122.
[3]孙金良.浅谈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0):212.
论文作者:吴虎
论文发表刊物:《云南电业》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设备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故障论文; 电网论文; 技术论文; 新事物论文; 员工论文; 《云南电业》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