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杜镇锋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杜镇锋

阜新金山煤矸石热电有限公司,辽宁省阜新市,123006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其中电厂作用突显重要。基于供电企业生产运行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将其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到电厂生产作业中尤为重要。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较快,本文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厂中的实际应用与影响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关优化措施,为其日后电厂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厂;技术应用

自动化是电力行业发展的总方向,是电厂各项工作的总目标,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为平台的现代化控制与管理基础是电厂发展的重要基础,特别在信息与网络技术逐步向电厂和电力生产领域加速渗透的今天,就特别凸显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价值与作用[1]。电厂稳定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十分重要。现阶段,我国诸多电厂企业已经成功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厂实际运行中去。通过对存在弊端问题的分析,结合电厂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优化,进而为我国电厂企业的综合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空间。

1 电气自动化应用于电厂的技术特点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融入了计算机技术及电子技术的一门新型的控制技术,将其应用于电厂中,可以将其技术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同时也可以优化电厂的相关技术。

1.1 发电效率明显提升

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产及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导致了对电能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这为我国的电厂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提高电厂效率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原有传统的电厂设备多数需要较多的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及控制,工作效率低,而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厂,可以使电厂实现自动化控制, 提高发电效率及电能产量,更好满足社会需求。

1.2 发电成本显著降低

用于电厂的原材料通常都是煤炭及石油等可燃原料,原有的电厂技术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原材料的燃烧率不高,发电效果差,投入了较多的原料却没得到预期的电量,也就增加了发电成本。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厂中,就可以对各种燃烧方法进行自动化控制,从而实现燃料的充分燃烧,燃料浪费率大为降低,也就相应地节约了发电成本。

2 研究电厂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现状

2.1 对能够满足电气自动化软硬件设备的研究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于开展电气自动化工作所需要的条件就越来越多,电厂的电气系统是纵横交错且数量繁多的,一般来说,电气自动化装置都是分开安装在设备上的,所以自动化的点就很多,掌管的内容和范围也很广,于是给维护和检修带来了阻碍。当下的电气自动化前进冲劲最足,改革和创新也更多。在将所有的电气自动化程序相结合的基础下,运用先进的自动化监控软件,以电气装置稳定安全为前提,使用一致的检验准则,最终让电气自动化可以具有更好地实用性和稳定性[2]。电厂的装置在检验维修的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还在记录着装置的情况和工作进度。设备的工作数据都可以被电气自动化技术记录下来, 以此作为装置检修和维护时的根本和依据。依据电厂中的自动化点可拆卸的原则,使得自动化软件可以尽快更新,自动化装置也可以得到完善,使得电厂电气自动化可以更好地发展。

2.2 对电厂电气自动化先进体系的研究

当下存在于电厂中的电气自动化体系是由信息规定、网络交流和工控软件等多方面的内容凝聚而成的先进自动化体系。现今电厂都在飞速前进着,厂内装置的配置尤为重要,而且装置作用的专一性和安置地方不统一,使得必须要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来对这些装置的工作情况进行监控和记录。电厂的主要装置和网络交流技术是相辅相成的,要想让装置得到优化,就要对网络交流技术进行完善。以电气自动化体系稳定运行为目的,就要将当下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并融入电厂电气自动化体系的使用实用性和以后电厂前进的道路指标,探讨如何优化电气自动化体系,而且要以此为根本,推动电厂电气自动化体系的发展,使得在电厂前进的道路上畅通无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对电气自动化体系使用实用性的研究

电气自动化体系在电厂中被使用,于当下电厂的发展趋势来看,注定了电气自动化体系要被更大量的需求,那么就要更加注重实用性。电气自动化的研究发现,以电气自动化在工作过程中记录和监管的数据为根本,就可以对推动自动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加大了自动化的实用性。运用信息共享的方式来进行自动化体系的数据交流。根据电厂主体信息、工程网络技术来完善电气自动化体系的数据交流实用性,优化其功能,完成电气自动化实用体系的主旨。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厂的应用

3.1 自动监控模式

电厂主要通过分层分布模式和集中模式实现监控的自动化。在分层分布模式中,通过电气间隔设计间隔层,将测控单元、保护单元与开关柜或其他一次设备设置在一起。网络层对相关的光纤活动电缆、通信管理机等设备进行设置,结合电厂现场的总线技术,集中、规约转换,传递所有设备采集的数据,传达控制命令。集中模式同样采用直接连接方式,将强信号转变为弱信号,将电器模拟量与开关量信号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口模件柜中,以此实现对长点的所有电器设备的监控[3]。

3.2 自动化监控的关键技术

自动化监控存在三个关键性技术,分别是检测保护单元、通信网络、监控主站。间隔层终端的检测保护单元,将检测保护单元配置在间隔层一次设备单元中。保护单元是确保电厂用电系统安全与运行稳定的最有效技术,因此需要配置专用、特殊的保护装置,确保其拥有较强的可靠性、灵敏性、速动性与选择性。通信网络是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对自动化系统功能的实现有着直接影响。监控主站一般被安置在站级监控层,以确保对电厂电气主要设备的监控和管理。通过发电机组容量及运行管理要求来确定配置的设备与规模,既有单机、双机也有多机系统进行配置。

4 电厂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趋势

4.1 一体化发展

电气自动化技术正在实现对电厂生产和管理各项环节的渗透,将电厂测量工作、监控工作和维护工作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一体化的发展,这样可以方便实现各类信息和数据的转化,有利于提高电厂运行和生产的管理效率与水平,实现电气各项工作一体化。

4.2 安全化发展

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将电厂生产的安全和保护两项目标落实到具体的系统和工作之中,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为支撑,电厂可以建立起自动化电气系统的安全系统,在提高电厂电气控制系统水平和自动化能力的基础上,实现电厂综合的、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4.3 系统发展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电厂设备和系统具有减少设备损坏率,降低系统发生故障次数的功能,未来应该利用现代预警理念为中心,指导促进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5 结束语

在电力行业市场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厂必须做到技术的全面应用,以此来提升改革和创新的水平,要牢牢把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要点,这是电厂应对行业竞争,实现自身发展的必要手段与基本前提。综上所述,电厂生产运行的核心实质是稳固与安全。而电气自动化技术正能够有效的解决其安全问题。在电厂实际生产运行中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通过对监控系统更新与远程自动化控制连接,可以及时预防与处理电厂危险事故的发生,为提高电厂效率与发展打下坚持基础。

参考文献:

[1]彭亮.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2):31.

[2]张茂花.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6):223.

[3]谢芳平.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8(02):169-170.

论文作者:杜镇锋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杜镇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