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实践论文_张相亮

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实践论文_张相亮

东莞市环鼎建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本文综合分析了房屋建筑物结构设计当中抗震性设计的重要性,进而对抗震性设计其在房屋建筑物结构设计当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度地研究,以更好地依据房屋建筑物整体结构设计要求,科学运用抗震性设计方法,提升房屋建筑物整体结构的抗震性,确保房屋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

关键词:抗震设计;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应用实践;

前言

在现代城市化发展进程日益推进的带动下,建筑事业实现了高效的发展。在众多的建筑工程项目中,要属房屋建筑项目增长的速度最快。近几年,房屋建筑项目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实现了持续性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生活品质的升级发展。同时,人们对房屋建筑质量问题关注度也日益提升,尤其是在目前地震频发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对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要求逐渐提高。因而,对于我国的建筑事业来说,提高对房屋建筑物结构的抗震设计水准成为了目前最为重要的现实任务。

1、重要性分析

房屋建筑物整体结构设计,是一项极具复杂性的工作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房屋建筑物来说,结构设计不仅可提升房屋建筑物整体的美观效果,还可提升房屋建筑整体的抗震性能,提升房屋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从这一基础理论中足以表明,对于房屋建筑物整体结构设计来说,抗震性设计尤为重要。那么,伴随着国内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物整体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保证整体建筑结构的质量及基础性功能,还必须确保其具备较强的抗震性,以降低房屋建筑物遭受到地震灾害攻击的几率。面对着人们日益迫切的要求,广大房屋建筑业就必须积极转变思想,重视起抗震性设计其在房屋建筑物整体结构设计当中的运用。通过将将抗震性设计科学地运用至房屋建筑物整体结构设计当中,结合房屋建筑物周边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及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性的、合理性的抗震性设计,以确保房屋建筑物整体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震性,提升房屋建筑物自身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因此,对于房屋建筑物整体结构设计来说,抗震性设计的科学运用至关重要,通过这一举措不仅可大大提升房屋建筑物整体结构设计质量,还可切实地提升房屋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性,更好地勾勒出房屋建筑物家的概念。

2、实践应用

2.1 合理选择建筑场地

建筑场地选择的合理性,往往关系到房屋建筑物整体结构设计效果,也是房屋建筑物整体结构抗震性设计的关键。因而,对房屋建筑物整体结构进行抗震性设计的首要步骤,就是合理选择建筑场地。地震灾害,它属于一种极具破坏性、不规则性的地质活动。通常情况下,房屋建筑物会在地质剧烈运动环境之下,建筑物地基出现变化情况,出现了不规则性移动情况,导致房屋建筑物上部结构出现倾斜情况。那么,若想尽可能地降低该问题出现的概率,就需广大设计者提高对建筑场地合理化选择的重视程度。其一,在选择建筑场地期间,应当注意择取地势较为开阔平坦、土质较为坚硬的一些建筑场地。主要是由于此种类型的建筑场地地基土较为坚硬,可避免地基因地质剧烈的运动而出现沉降或位移等情况。同时,还可防止房屋建筑物的上部结构遭到破坏,尽可能地确保房屋建筑物不会受到地震灾害所影响;其二,在选择建筑场地时,设计者应当避开地震多发地与地基较为软弱的一些区域。如果一定要在该地段进行房屋建筑物的开发建设,则需采取一定干预措施将该地段房屋建筑物的一些危险性降低。通常会采用地基加固的储量技术或抗震技术等,来实施地震灾害的相关防治设计,以切实地将房屋建筑物整体结构的抗震性提升;其三,在选择房屋建筑物建设场地期间,设计者还需避开极易出现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地段。因此类地段极易出现二次的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安全系数相对较低,且破坏性极强,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因此,需广大设计者在选择建筑场地期间,尤为关注之一要点,确保房屋建筑物整体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震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合理设计地基及基础

对于地基及基础的设计,是房屋建筑物整体结构抗震性设计当中一个重要环节。其一,为确保房屋建筑物具有较强的刚性及整体性,就需在进行房屋建筑物整体结构抗震性设计期间,房屋建筑物内部不同单元需建立于同一性质地基基础上,采用统一的地基处理方法,以确保房屋建筑物整体结构设计的一致性,切实地提升房屋建筑物自身的抗震性能;其二,在基础性填埋深度基础之上,适当增加填埋深度,以确保地震灾害发生奇迹,房屋建筑物的结构基础并不会因浅埋而出现嵌固不深的情况,致使房屋建筑物遭受到地震灾害的攻击,出现较为严重的建筑结构破损情况;其三,在房屋建筑物是上部结构与基础部分之间,设计构造柱,以骐达房屋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圈梁相互连接的作用,以充分提升房屋建筑物自身结构的抗震性。

2.3 合理设计高度及宽度

伴随着房屋建筑物层数的不断增加,对抗震性的设计要求也逐渐提升。那么,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房屋建筑物结构的抗震性,就需合理设计房屋建筑物结构的高度及宽度,让二者之间的比例处于标准范围之内,降低房屋建筑物结构遭受到地震灾害攻击的可能性,从根本上提升房屋建筑物结构的抗震性能。

2.4 建筑物总结构体系优化设计

在建筑物总结构体系优化设计期间,需尽可能地把房屋建筑物结构当中平面的结构与立体的结构设计性一定规则的形状。以实现房屋建筑物结构复杂性的平面、布均匀性的结构刚度分布等合理化调整,提升房屋建筑物结构的刚度性,避免地震灾害对其产生破坏性影响。

2.5 科学设计防震缝

基于房屋建筑物结构通常为不规则性,故需对其防震缝进行科学性设计。那么,在防震缝实际设计期间,广大设计者需合理划分该房屋建筑物整体结构,把这些不规则性的结构模块均划分成为独立小模块。同时,防震缝实际宽度需在满足于房屋建筑整体结构抗震性要求之下,完全与上部的结构相分离,根据房屋建筑物实际的高度,来进行与该房屋建筑物实际高度相一致的防震缝,确保房屋建筑物整体结构中防震缝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6 分布设计纵横墙

在进行纵横墙分布式设计期间,广大设计者需遵循均匀性分布的基本设计原则,让不同纵向墙与横向墙可承担于房屋建筑物上部结构重量。在纵横墙数量设计上,需依据房屋建筑物实际情况而定,若纵横向墙实际数量较少,则墙体之间间距需有所增加,直接导致房屋建筑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降低。因此,广大设计者必须严格按照房屋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纵横墙分布式设计,确保纵横墙的数量可满足于房屋建筑物整体结构抗震性的要求。

3、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房屋建筑来说,抗震性是确保其实际使用期间安全性的根本要素,也是衡量房屋建筑物结构整体设计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那么,为了更好的提升房屋建筑物结构的设计水准,就需要房屋建筑项目的设计单位提高对抗震性设计的重视程度,将其科学地运用至房屋建筑物整体结构设计当中,以全面提升房屋建筑整体结构的抗震性。从而满足广大人民的现实要求,降低房屋建筑物遭受地质灾害影响发生坍塌等安全事故的几率,保障建筑事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彦杰,郭扬帆,黄泽凯.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1(53):802-803.

[2]李化,张永红,田丽沂,蒋永芳.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9(38):774-775.

[3]李金果,赵鑫,施晓雷,马虎成,李伟建,等.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9(12):359-360.

论文作者:张相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实践论文_张相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