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510655
摘要:目的:探讨完善临床护士管理的有效模式。方法:将增权理论应用于临床护士管理中,实施1年后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及医院统一制定的护士工作考核标准对62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增权理论应用于临床护士管理后,95.2%护士认为有利于激发工作潜能,91.9%以上护士觉得有利于病区管理工作规范化及深化,实施后护士工作绩效考核的各项成绩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将增权理论应用于临床护士管理之中,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完善。
关键词:增权;护士;护理管理
增权又称为权能激发、充权和增能,是个人获得权力、发展权力、掌握和运用权力的过程,目前在管理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我们从2013年6月开始,将增权理论应用于临床护士的管理之中,旨在完善临床护士管理,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临床护士62名,全为女性,平均年龄27.18±5.07岁(22岁~45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26名、大专36名。职称: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5名、初级职称56名。
1.2 方法
1.2.1 护士个人层面增权
(1)参与科室管理项目的设计与开展 将护士纳入科室管理的决策和制定过程,鼓励护士主导设计相应的管理项目。全科护士共同参与,按医德医风、劳动纪律、业务考核、岗位职责、消毒隔离、病历书写、等级护理、病区管理八个方面制定管理项目细则,明确相关的管理要求、目标及考核细则。在管理分工方面,充分考虑护士的综合能力与特长、尊重护士的意愿来安排相关的科室管理工作。
(2)科室管理培训 在每月的科室护理学习中,有计划地进行相关护理管理项目培训,以掌握规范管理的要求及技巧。
(3)考核评估与激励 根据设定的评估机制,定期对护士进行效果评估,注重过程激励。护士长注重培养护士成为科室的协同管理者,相信每个护士都是具有潜能的,让护士参与到科室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激发其更高的期望并自觉学习新的技能,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
1.2.2 人际关系层面增权
护理管理者需要了解护士参与护理管理的意愿,进行积极的支持与推动作用。安排护士参加院内外相关管理项目的学习、交流与互动,增进不同单位、不同科室之间的了解与合作,在科室管理中遇到问题时能寻求较广泛的咨询与帮助。在每月的护士会上,进行管理的感受与经验分享,在分享过程中,营造欣赏的氛围,引导护士们相互赞赏和正面肯定,增强临床护士的价值感以及对科室的归属感。
1.2.3社会参与层面增权
护理管理者积极扮演政策倡导者和资源链接者的角色,让护士充分理解、熟悉医院及上级管理部门有关护士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护士工作考核成绩与评选优秀员工、优秀护士、职称晋升、合同转为正式编制等挂钩,帮助护士自我完善同时积极争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同时争取更多的宣传资源,通过院刊、医院网站等报道优秀护士、护理团队,有利于个人及护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评价
1.3.1 问卷调查:自行设计了“临床护士对增权理论管理模式的调查问卷”,在增权理论管理模式实施1年后,于2014年6月,对62名护士进行问卷测评。共发出问卷62份,回收62份,回收率100%。
1.3.2 测试比较:按医院统一设计的“护理人员工作绩效考核评分标准”,在增权理论管理模式实施前及实施1年后,由护理部组织的专项考评小组对62名护士统一测评。考核标准分八大部分,即医德医风(20分)、劳动纪律(10分)、业务考核(10分)、岗位职责(20分)、消毒隔离(10分)、病历书写(10分)、等级护理(10分)、病区管理(10分),总分为100分。
1.3.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选用t检验来判断差异的显著性。
2 结果
2.1 62名临床护士对增权理论管理模式评价(表1)
表2结果表明:通过1年的增权理论管理模式实施,护士工作绩效考核的各项成绩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
3 讨论
3.1 增权理论应用有利于增进临床护士工作兴趣及激发工作潜能
增权的基本目的为赋予或充实个体或群体的权力,扩大他们的可能性和潜能的范围,使能力和技巧得到更充分的培养[2]。运用增权理论进行科室护理管理时,注重培养护士成为科室的协同管理者,将护士纳入科室管理的决策和制定过程,在管理分工方面充分考虑护士的综合能力与特长、尊重护士的意愿来安排相关的科室管理工作。从表1可见,实施增权管理模式后,91.9%护士对病区管理工作工作兴趣浓厚,90.3%护士认为能充分发挥本人特长,95.2%护士认为有利于激发工作潜能。
3.2 增权理论应用有利于科室护理管理工作开展及规范化
有研究指出,如果在开展工作之前没有接受相关培训,则很容易因为缺乏工作技巧和技能而产生迷茫感和挫败感,从而产生消权的作用 [3]。运用增权理论科室进行系统护理管理项目培训,有利于掌握规范管理的要求及技巧。增权理论注重人人参与,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护士成为科室的协同管理者,有利于科室护理管理规范化。本研究显示,90.3%护士觉得容易掌握相关管理知识,88.7%护士对相关病区管理工作感觉自信,93.5%护士乐于接受这种管理模式安排,91.9%以上护士觉得有利于病区管理工作规范化及深化。
3.3 增权理论应用有利于提高护士综合工作能力
根据增权理论,增权的实现需要从个体的个人层面、人际关系层面和社会环境层面都有介入[2],使个体通过增权获得更好的自我感觉、自我价值及自我发展能力,从而拥有更多的处理相关工作的知识、技巧、资源和机会[4]。运用增权理论进行科室护理管理,科室管理人员从传统的管理者向支持者、倡导者、资源链接者以及研究者的多角色转变,将护士看做是有潜力的个体,相信其能够借助自身的能力和优势来为自己承担的任务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在关注护士工作质量同时,兼顾护士的能力建设,注重调动护士参与工作的内在动力,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可持续性,有利护士的成长及综合工作能力提高。本研究显示,通过1年的增权管理模式实施,护士工作考核成绩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
综上所述,将增权理论应用于科室护理管理之中,对临床护士的工作及发展均有积极影响,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完善。
参考文献:
[1]傅芳萍.增权理念在社区精神康复服务中的运用[J].社会与法制,2013(03)
[2]范斌.弱势群体的增权及其模式选择[J].学术研究,2004(12)
[3]罗观翠,王军芳,汤统标.增权理念在社工与义工联动中的运用[J].中国社会工作,2009(21)
[4]唐咏.中国增权理论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家,2009(1)
论文作者:钟志情,黄晓静,厉群,程康林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护士论文; 科室论文; 理论论文; 工作论文; 病区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