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 四川省武胜县烈面中学校 638400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进行数学愉快教学,让学生学会体验、欣赏数学,帮助学生培养热爱数学知识、自主进行数学技能训练,在数学文化的熏陶中逐步将知识、技能内化为一种数学性格,生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新视点,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的渗透,将对学生的终身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数学人格,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文化;科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1-031-01
数学学科不仅包含了大量的理论知识,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数学教师一味强调数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导致数学教学的质量较差,所以,根据教育事业的发展形势,合理渗透数学文化,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认为数学主要学习数学定理、掌握解题方法,比较枯燥、乏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学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端正的数学学习态度,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解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时,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适当介绍一下数学家的逸闻趣事、概念的起源以及定理的发现等,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降低数学教学的难度,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数学文化不是通过教科书了解和掌握的,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体会、感悟到的思想内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内涵,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过度强调数学知识的讲解,而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是推动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渗透数学文化,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离开创新,社会将处于停滞状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文化,详细介绍数学的形成、发展过程,大力挖掘数学的创新价值,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五)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学中的理性精神严重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数学的积极作用,注意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思想观念,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在数学概念中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对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渗透数学文化,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科学的数学知识体系,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引入数学文化,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例如,在学习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时,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引入“飞来横祸”、“瓮中捉鳖”、“海枯石烂”等成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这些成语所对应的数学概念,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在讲解教学内容时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渗透数学文化,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合理补充教学资源,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在数学题目中渗透数学文化
在数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许多的数学问题和谜题至今仍未得到确切的答案,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利用数学习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数学推理方面的内容时,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适当渗透毕格拉斯学派的理念,让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研究黄金分割率、三角形数等,以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四)让学生感悟数学的理性精神,呈现数学文化的创造价值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数学学得好的学生,其推理能力就强,阅读理解、语言表达 能力都较好,这说明数学学习有利于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数学的演绎逻辑的可靠性、严谨性和思维方式的广泛性、深刻性,有助于学生不盲从、有条理、善思辨,在错综复杂的问题面前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能够透过现象,洞察事物的本质,揭示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办事处世时头脑里总有一个条理清晰的树形图, 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数学是人类理性精神得到最充分发挥的领域。 阿基米德在临死时还对敌人说 “不要破坏我的图” ;笛卡儿为解析几何的创立思索了19年; 数学家们解决费马大定理拼搏了300多年……数学家都是出于一种对真理的挚爱而不懈地追求与探索。这些精神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启迪学生、发展学生的素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精神不仅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态度、积极的思维品质,克服困难、争取成功的坚强意志、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而且能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震撼,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数学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力量。数学的理性精神对人内心世界的发掘与对人生价值、人生理想追求的倡导,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总结
总而言之,数学文化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渗透数学文化,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兵.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及途径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8):121.
[2]史玉华.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及其途径[J].考试周刊,2013(33):58-59.
论文作者:张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文化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提高学生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11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