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结合模式干预慢性病的研究论文_钟倩倩

体医结合模式干预慢性病的研究论文_钟倩倩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其中国民的健康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的慢性病发病率也越来高。慢性病给家庭、国家以及社会都会很严重的经济负担。体医结合对于干预慢性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运动能有效预防慢性病,体医结合对治疗慢性病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体医结合;慢性病;运动处方;体适能

前言

人工智能化的出现使得很多事情变得简便快捷,只需要一个电话一台电脑就可以操作,省时省力。正是因为凡事都变得简单快捷,人们动手操作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以前的工厂生产方式是手工制作,如今随处可见的是机械化操作。人们的体力消耗少之又少,因此出现了这个智能信息化时代的“文明病”。

1 国内体医结合模式的发展现状

1.1体医结合

体医结合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是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体医结合顾名思义是指将体育运动与医疗手段相结合,其目的是促进人的身体健康,预防与治疗双管齐下。

1.2目前国内体医结合的几种模式

北京郡王府阳光康曼的体医结合模式是以俱乐部的形式为主要手段,它有体检中心、康曼健身以及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三个机构的通力合作。它是属于国营型的医体结合模式,在资金问题上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北太平庄医院健康体质监测指导中心的体医结合模式是以医院为主导的,它服务的主要人群是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为这些患者制定特殊的运动康复处方,提供营养指导。这种模式也没有得到长久的发展,其主要原因运动医学人才缺乏。

上海徐家汇康健社区市民体制检测中心卫生局和体育局共同建立的,它通过从体制检测中心反馈回来的测试数据,来达到对社区居民进行科学健身的正确引导。但其也有缺点,因为该模式是属于基层模式,在人才方面严重缺乏,也有政府的帮扶,在资金的周转方面也是及其困难的。

苏州的“阳光健身卡”的体医结合模式是将医疗保险的钱纳入到“阳光健身卡”中。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既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又有俱乐部的支持,相当于拥有健身功能与储蓄功能。但它缺乏医疗监督与指导,在现代医疗与体育运动的通力合作上没有明确体现。

综上所述,我国的体医结合模式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尚不成熟。随着社会与时代不断的前进与发展,这种模式也是未来促进国民身体健康的必要手段,上述的四种体医结合模式对于今后我国体医结合模式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规避其弊端。

2 我国慢性病发展现状

慢性病是指慢性的非传染性疾病,并不是特指某种疾病,它的病程长而且病因复杂。慢性病现已成为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85%,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在总疾病负担中占70%。我国的贫困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而慢性病是因病致贫、返贫的原因,因此必须加以控制,否则将会带来更加严重的经济负担。

2012年我国18岁以上的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到25.2%,糖尿病患病率达到9.7%,跟2002年比较,慢性病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近十年来我国癌症的患病率也是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我国目前人口老年化严重,而老年人也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到2030年,根据世界银行的推测,我国老龄化所导致的慢性病的疾病负担会增加40%。

综上所述,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在我国必须重视起来,并进行全面的开展。有效控制慢性病危险人群,降低因病过早死亡的人数,以及因病致残的人数。从而减轻国家经济负担,增强国民体质健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体医结合预防治疗慢性病的作用

体育运动不仅在预防慢性病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在治疗慢性病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作用。有研究指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相比于缺乏体育运动的人群具有更高的体适能,同时也降低了慢性病的发病率与残疾。体育锻炼是一种非药物性的干预治疗,它是以运动为中心,采用合理的膳食,有效的运动管理以及针对性的个体指导,来达到对体重、血压、血糖的干预。

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很多研究表明,运动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且可以持续24小时。这对于治疗高血压是有效的,并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2型糖尿病,急性有氧运动可以促使糖原的产生,提高胰岛素的灵敏程度,从而有效的降低血糖的浓度。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在干预慢性病有其独特的作用,对慢性病的预防与治疗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的控制慢性病,减轻慢性病患者的负担。

4 建议

4.1政府积极作为

政府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积极引导,行使行政手段促使医疗与体育的联合。同时立法上要及时跟进,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体医结合”模式提供法律保障。规范市场,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加强市场监督,同时要放宽放活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4.3加强宣传教育

应当利用各种媒体网络渠道对体育锻炼以及慢性病等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等多种渠道普及慢性病的知识以及运动对慢性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的知识。促使国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养成科学锻炼的意识。

4.2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

医疗机构可以采取跟高校结合的方式推动“体医结合”的进行。优化高校的相关课程设置。这样做对医疗机构与高校都是双赢的,一方面可以促进高校的就业率,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体医结合”人才紧缺的问题。

4 结语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教育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国民对自身的认识在不断的改进,观念也在不断的改变,对自身身体健康更加关注。对体育运动的需求也会相对增加。工业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导致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慢性病的发病率一年年的增加。“体医结合”是时代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能更加充分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其也能改变人们的疾病防治观念,提高的疾病的预防意识。

参考文献

[1]董新光,全民健身大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

[2]方刚、杨波,美国的管理式医疗及思考[[J],中国医院,2005年12月;

[3]罗竣生、陈奇,健身俱乐部与医疗机构合作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年,第24卷第2期;

[4]何畅、袁国俊,从苏州市“阳光健身卡”的一卡通功能看政府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财富网络,2009年6月;

[5]卓志伟,对我国健身俱乐部管理状况及未来管理模式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4月;

[6]徐和庆,“医保”对职工运动的影响,成都体育学院学报[J] ,2001年第27卷第S期;

[7]杨晓林,“体医结合”措施对社区肥胖女性干预的动态观察团,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年第5期;

[8]薛桂月,陈青云,李霞,陈莹.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J].体育科技,2009,04: 45-49+54.

[9]孟春英,郭颖,曹爽,等。“知己”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8):59-61

[10]刘一平,医体结合与健康促进[J],河北体育学院报,2006年第20卷第3期.

论文作者:钟倩倩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  ;  ;  ;  ;  ;  ;  ;  

体医结合模式干预慢性病的研究论文_钟倩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