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马鞍山243031)
【摘要】目前国内外对于心理弹性的研究并不多,这一概念出现的时间也较为短暂,可以确定的是,心理弹性的研究确实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帮助,对于未患病的人群有着预防和保护的作用。本文将从心理弹性的概念和研究意义出发,分析当下的心理弹性研究成果,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精神分裂;心理弹性;心理干预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4-0281-01
1.心理弹性概念及意义
1.1心理弹性概念
心理弹性这一概念,起先是在对精神病患者的预后保护因素分析中,发现在患者发病之前,如果处于一种稳定环境中的话,那么预后的效果会更好才发现的。目前对于心理弹性这一概念的理解可以分为三种,一是认为这是一种特质取向,也就是在个体遭遇打击或者陷入困境的时候能够对个体起到保护作用的概念;二是认为这是一种结果取向,使个体在大量负面环境中仍然能够保持正面情绪的概念;三是认为这是一种过程取向,能够让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过程中逐渐适应环境的概念[1]。
1.2心理弹性研究意义
心理弹性的概念在近些年已经逐渐被认可,而且被认为不仅仅是精神病患者有,基本上人人都有心理弹性,这是一种个体和周围环境之间交互作用下的产物。研究心理弹性,能够了解将精神病患者拉出他们自己建造的囚牢的方法,使他们的心理逐渐正面发展。同时也能够关注在个体所处的环境中,有哪些因素会给心理弹性带去负面影响,能够有效抑制精神病患者发病的次数和程度。
2.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弹性研究
2.1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弹性影响因素
通过对现有的精神病患者病例的调查研究发现,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出院之后的恢复期里,即使没有按时服用药物,他们的恢复情况也非常良好,甚至超过了按时进行药物和行为治疗的患者。对这部分患者进行了比较分析之后发现,造成这种心理弹性影响的因素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个体因素,个体的人格特点相当程度上会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弹性发展,同等事件中,个体的自尊心、自我效能程度、责任感会使得个体处于积极的状态中,因此获得了更好的心理弹性,相较于这三个方面都较弱的个体,能够承受的压力要更大一些。二是家庭环境,这是个体所处环境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个体将在家庭环境中获得许多互动性,比如说与家庭成员的亲密性,家庭成员的完整性,以及相处方式,都会给个体带去不同的心理弹性影响。总的来看,家庭结构完整、与家庭成员保持着基本良好的亲密性、多于家庭成员之间交互关心,能够有效增加心理弹性的积极发展[2]。三是社会环境,总的来说除了家庭环境之外个体所处的都是社会环境的范围内,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具有很大的差别,在范围、交互程度、接触面上都宽阔了许多,会给个体带去更多的感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社会环境会给个体带去更多的压力从而对心理弹性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社会环境有时候也能够弥补家庭环境来去的不良效果从而促进了心理弹性的发展。
2.2心理弹性在超高危人群保护方面的帮助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患病之初,会有不同程度的情绪、认知、行为的不良变化,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去干扰,此时精神分裂症患者还处于发病的初期,这一阶段他们逐渐患上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会迅速增加,也就是所说的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3]。这类人群的心理弹性会迅速下降,提高他们的心理弹性,也就能够提高他们对于痊愈的自信心,从而达到自救的目的。从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看,超高危人群的救助可以主要从家庭环境方面入手,因为超高危人群本身的个体心理弹性已经降低,社会上获得救助的效果也相对较低,最合适的就是从家庭环境方面获得支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患病之初,最好能够获得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关心,为了提高他们的心理弹性,应当鼓励他们与家庭成员之间多交流,同时让家庭成员尽可能对他们保持积极态度。另外在个体与社会两方面,应该鼓励患者多阅读和观看积极向上的图文和影片,或者去户外进行简单的运动,这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弹性,让他们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仍然能够保持基本正面的情绪,促使心理弹性对他们起到保护作用[4]。
2.3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弹性干预
从上文可见,让精神分裂症患者保持积极的心理弹性发展,有助于他们在面对较小的挫折和困难的时候,保持正面积极态度,以免病情朝着分裂症的方向深入发展。因此可以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定期的单人或者团体心理弹性干预活动,提高他们的情绪控制能力,端正他们的自我认知方式,达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但是也要注意,虽然目前研究对于心理弹性的影响基本集中于个体、家庭、社会三个方面,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弹性影响因素仍然是多变而且复杂的,在进行干预的时候应该随着动态变化,采用更加丰富的手段和稳固的耐性[5]。
3.结语
对心理弹性的研究具有很大积极意义,尤其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治疗和隐藏患者的预防保护方面。目前对于心理弹性的理解主要分为特质取向、结果取向、过程取向三种,对心理弹性具有影响的因素主要分为个体、家庭、社会三个方面,针对这几个方面对心理弹性进行干预,能够有效促使心理弹性的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平静,谭小林,蒋国庆,程雪,杨辉,胡舒,袁刚,曹国兴.?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环境色偏好及色彩与症状评分的相关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21):54
[2]史靖宇,王璐,陈发展,姚玉红,苏娜,赵旭东.?精神病超高危大学生心理社会特征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4):3
[3]王玉龙,姚明,易明.?不同心理弹性个体在挫折情境下的注意偏向——积极音乐的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06):34-35
[4]王艺,彭李,于永菊,李敏.创伤后康复期患者创伤后成长特点与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4(02):8-9
[5]周勇,刘蔼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分析[J].重庆医学. 2010(15):24
论文作者:赵文靓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弹性论文; 心理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个体论文; 患者论文; 他们的论文; 环境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2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