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及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循环经济论文,途径论文,模式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06)01—0087—03
1 引言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及战略对策研究已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1]。城市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综合载体,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面临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的双重压力,要解决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与城市发展的矛盾,走以循环使用资源、减少产生废物为特点的循环经济之路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2,3,4],因此,本文将结合城市实际,对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及途径进行研究。
2 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
有学者在研究中将循环经济的实现模式归结为三种[5]:杜邦化学公司模式、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模式以及德国双元系统模式,把城市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这三种模式正是城市循环经济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城市整体层面3 个层次上的实践。
2.1 企业内部资源的循环
企业的生产活动是经济系统中的废弃物产生的源头,循环经济在这一层次的依托是清洁生产。对于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削减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于产品而言,清洁生产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通过清洁生产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循环,主要表现为:首先,从源头削减了进入生产过程的物质流量,以主动的方式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其次,采取一定的技术工艺对生产环节中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打造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进一步减少了企业所产生的废弃物;第三,以新的思维来设计产品,使得产品在使用寿命终结后,便于回收和重复利用。
2.2 企业之间资源的循环
企业在生产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并不一定就能为自身生产所回收利用,也就是说,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能力充当自身废弃物的循环使用者。但是依照工业生态学的观点,经济系统中是存在着工业生态群落的,各行业部门之间存在着“工业代谢”关系,即一个企业的废弃物可被另一个企业作为生产原料,废弃物的资源化突破了企业内部局限,企业自身所无法处理的废弃物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分解,生态工业园就是根据这种原理建立起来的。园区内“至少包括相互关联的一些工业企业,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减少固定投资和降低生产成本)而在某些方面(能源共享、原材料和副产品的再利用等)实现合作”。
2.3 城市整体层面资源的循环
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循环所减少的是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但是经济系统所产生的废弃物不止这些。产品自身经过消费过程后也会产生废弃物,比如说包装;甚至产品自身在服务的生命周期完结后,也是一种废弃物,例如汽车、家用电器等。由于这种产品演化而来的废弃物已经跳出了生产过程,就要在城市整体层面对此类废弃物进行综合回收和循环利用,并对不能再生循环的废弃物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
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城市整体层面3个层次上的物质循环模式中, 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为企业之间和城市整体层面的循环做了铺垫。随着物质循环范围的层层扩展和对无法循环利用的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经济系统在内部消化了自身的废弃物,使得流入其中的物质以自然环境能够容纳的形态重新流回生态系统之中,从而将经济和生态两个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统一起来,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3 城市循环经济的具体实现途径
3.1 构建企业内部资源的循环体系
企业是城市经济体系的具体组成部分,通过企业微观循环经济的发展可实现城市宏观循环经济的目标,所以城市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首先应在支柱产业、重点行业和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内推进微观循环经济,然后逐步推广到其他企业中去。企业内部资源循环的实现主体是企业,目前许多企业不知道如何在企业内部实施循环经济,还没有形成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因此需要城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发挥作用,通过多种手段,出台相关政策,让企业接受并主动去实施循环经济。
在企业内部实施循环经济过程中,城市管理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创造外部环境,促使企业主动发展循环经济,政府应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1)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角度宣传实施循环经济的必要性;(2)从外部环境上建立必要的法规和激励措施;(3)从现代化标准要求促进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从政府讲, 不仅要将循环经济作为一项发展战略,并要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行政职责,大力倡导、扶助和推进企业的循环经济建设。
企业内循环经济的实现途径主要是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要求企业在生产层次上组织物料和能源的循环,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推行清洁生产,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量化。企业在寻找实现循环经济的具体途径时,要根据自身产品和生产情况,从清洁生产和物料循环两个层面上入手,建立清洁生产体系和物料循环体系。
3.2 构建企业之间资源的循环体系
企业之间资源的循环通常以生态产业链或生态工业园区的形式出现,把城市内不同的企业联合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得这家企业的废气、废热、废水、废物等成为另一家企业的原料和能源。因此,生态工业园区是企业之间资源循环的载体,通过在园区内构建企业之间生态工业链,可以使物质和能量进行循环。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全新规划。全新规划的生态工业园区是在良好规划和设计的基础上从无到有地进行建设,主要吸引那些具有“绿色制造技术”的企业入园,并创建一些基础设施,使得这些企业间可以进行废水、废热等的交换。
(2)现有工业园区改造。 城市目前有各种不同类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针对不同特点的工业园区,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改造,使之成为生态工业园区[6]。
(3)虚拟生态工业园区。虚拟生态工业园区不严格要求其成员在同一地区, 由园区内和园区外的企业共同构成一个更大范围的工业共生系统。有些园区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园区信息系统,首先在计算机上建立成员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联系,再付诸实施,区内企业既可彼此交换也可与区外企业发生联系。
3.3 构建城市整体资源的循环体系
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其产品可能来自于其它区域,要实现一个城市的循环经济,除了在自己制造的产品中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和再使用原则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城市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处理。通过对城市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处理后,达到固体废物排放的减量化,对目前技术无法处理的固体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固体废物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城市排放的固体废物进行再使用和再循环处理是城市实现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城市固体废物处理系统中,主要是对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包括再使用和再循环。再使用是对废物进行相同用途的利用;再循环分为原级再循环和次级再循环,原级再循环是固体废物被循环用来产生同种类型的新产品,例如纸张再生、塑料再生、易拉罐再生等,次级再循环是经物理或化学处理后将废物转化为其它原料或资源,例如提炼贵金属或转化为燃料等。城市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优化的固体废物处理系统,实现城市整体层面上的资源循环。
4 实证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4.1 扬子石化的企业内部资源循环
石化是南京市的支柱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行业,扬子石化进行清洁生产的经验值得借鉴。扬子石化9 套主要化工生产装置采用国际上新的工艺流程,降低了能耗,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通过新建硫回收装置、二氧化碳酸化法处理乙烯废碱装置、PTA氧化残渣回收钴、锰装置以及火炬气回收等环保装置, 降低了废物的排放。公司在生产规模扩大一倍以上的情况下,环保主要控制指标——万元产值排放污水中的COD(化学耗氧量)下降47.82%,废渣综合利用率、废气外排达标率均达到100%。
4.2 南京市主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态化改造模式
南京市有4个国家级开发区, 其中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属于核心企业为中心的工业园区,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同类企业聚集工业园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属于综合型工业园区。
(1)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模式。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以扬子石化公司、扬巴公司、南京医药制药公司、塞拉尼斯公司、BP公司、沙索公司、锦湖公司等为核心企业,通过对现有企业进行适当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构建由化工产业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和信息循环组成的生态工业链。同时,在改造中不局限于园区内,还可以确定若干与园区企业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当地周边企业(如南化公司、金陵石化等)作为园区的远程成员,形成虚拟型的生态工业链,将园区置身于宏观产业循环中,充分发挥生态工业链对循环经济的推动作用。园区内石化企业的副产品如石油焦可以作为化肥厂、活性炭厂的原材料,石化企业的产品如聚烯烃塑料、聚酯原料、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也可作为其他工厂的原材料。园区内石化综合利用厂从事加工燃料油,主要产品是利用扬子石化的污、废、渣油生产加工合成燃料油。
(2)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态化改造。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按照“区中园”的思想建立起来,包括出口加工区、南京生物医药科技工业园、南京韩国工业园、南京LG产业园、南京新港高新技术工业园、南京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等,形成了以电子产品、新材料产品、生物制药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园区内电子工业、新材料工业、生物制药等企业按照在整个工业系统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资源生产(生产者)、加工生产(消费者)和还原生产(消费者)三种类型。电子生态工业链以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器、光纤产品作为资源生产者,以空调、彩电生产等生产厂家为消费者;新材料工业链中的产品主要是围绕电子工业链而发展起来的,软磁铁氧体材料是作为开关、电源插头的原料,也是为电子工业链的生产者;彩显偏转磁环是电视产品的原材料必不可少,这些材料的生产过程中有废金属产生,可以作为金属回收厂的原材料。
4.3 南京市固体废物处理系统
南京市的城市生活垃圾来自于居民家庭、单位和社区街道保洁,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垃圾处理系统首先要建立垃圾源头的初步分类体系,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把其中可回收的物资分离出来,进入再使用或再循环体系,其余生活垃圾由保洁员定点收集运输到分拣中心,进行进一步分类,产生三种不同的物质流,分别送到不同的处理部门进行处理。第一种物质流是可回收物资,直接由废旧物资回收站回收进入再使用或再循环体系;第二种物质流是湿材料,被送到特珠的有机材料处理工厂,产生有机材料和废渣,有机材料可以作为农业用肥料或沼气发电,进入再循环体系,废渣作为减量化后的废物卫生填埋;第三种物质流是干材料,具有低湿度和高热值,分类后被送到焚烧工厂焚烧或送到燃料提炼工厂或送到填埋场直接填埋,焚烧工厂焚烧产生的能源进入再循环,焚烧产生的灰直接填埋,燃料提炼工厂提炼的燃料进入再循环,产生的废渣直接填埋。
根据南京市固体废物处理现状,南京市目前已建立相应的废旧物资回收站和3个固体废物填埋场,按照循环经济模式下南京市固体废物处理流程,可把目前的垃圾转运点优化整合为若干固体废物分拣中心,另外根据整体最优的原则建立若干有机材料处理工厂、燃料提炼工厂和焚烧工厂,使整个城市的固体废物处理系统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
收稿日期:2005—07—04
基金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403061)
标签: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污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