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的价值评价论文_费薇,黄梅,朱光红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手术室 辽宁大连 1160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手术麻醉后复苏患者180例,并从中选取90例设为实验组,其余90例设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精细化管理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取得显著临床效果,患者恢复好,不良反应少,方法安全可靠,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手术后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价值评价

由于术后麻醉复苏管理是患者在手术室内重要的护理内容[1],如果护理不当,不但会导致手术失败,还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应受到重视[2]。本研究为探索更科学有效的麻醉后复苏护理,对我院90例术后麻醉复苏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手术麻醉后复苏患者180例,并从中随机选取90例设为实验组,其余90例设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男56例,女34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3.2±4.8)岁;其中甲状腺手术12例,胃肠手术14例,肝胆手术15例,骨折手术15例。对照组患者男52例,女38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44.9±4.5)岁;其中甲状腺手术14例,胃肠手术13例,肝胆手术14例,骨折手术11例。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模式,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心理护理、准备抢救药品以及补液治疗等。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手术麻醉后复苏的精细化管理,主要包括:①复苏室的精细化管理:麻醉复苏室又称为麻醉后的监测治疗室,其内配备有各种检测设备和仪器,可密切监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时发现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予以预防和治疗,保证患者能够安全返回病房。复苏室内抢救药品需齐全,以免耽误抢救时机。复苏室内要保持相对无菌的环境,并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室内仪器和药品进行定量、定位、定类的检查,做到班班交接记录。②复苏室内护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复苏室内护士需具有麻醉学知识基础和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在手术室工作满5年,曾在三级甲等医院进修或经过专门的培训,以提高麻醉复苏理论和急救复苏技能。能独立熟练的应用各种生命体征和麻醉检测仪、抢救药品等,并正确评估各项检测结果,如发现危急值立即上报并紧急处理。积极预防各种手术麻醉复苏后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同时,护理人员还应通过网络、讲座、期刊杂志等各种途径不断丰富麻醉护理知识,并定期进行考核。③转入转出标准及流程的精细化护理:手术室人员制定患者转入转出的标准及其流程,并经医务科审核通过后执行,制定的标准和流程需一年修改一次。护士长对护理人员进行组织培训,并制定出考核内容和实施计划。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严格遵守转出标准,特别要注意待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自主呼吸良好、定位准确、麻醉药物代谢完全后才能转出,由复苏室内护理人员亲自送回病房,与相应科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复苏、以及治疗情况进行详细交接,并于第二日再次随访病人情况。④复苏护理质量考核精细化:护士长对复苏护理人员进行每周一次的考核,明确考核的目的、标准、内容、意义等,发现存在问题的护理人员需对其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满意度主要根据复苏后患者问卷反馈,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满意: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临床效果好,无并发症发生。满意:患者愿意配合护理,临床效果较好,并发生发生率低。不满意:患者拒绝配合护理,临床效果差,并发症发生率高。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 )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发现,aP<0.05,差异显著

3讨论

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升高。患者手术后麻醉复苏护理作为手术过程中的重要一个环节,更需要对护理工作进行严格要求,提高护理质量[3]。

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精细化管理从复苏室的环境、仪器设备、抢救药品、标准流程以及护理人员要求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护理[4],确保患者能安全返回病房,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5]。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取得显著临床效果,患者护理后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6],方法安全可靠,临床上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林秀珍,丛丽霞,徐颖超.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5):272-273.

[2]冯永贤.精细化管理在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2016,40(1):39-40.

[3]李凤琴.精细化管理在麻醉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6,6(17):293-294.

[4]王艳苹,孙丽,鲍宪平.精细化管理用于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0):213-214.

[5]谭洁.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1):150-151.

[6]孙宁,邵晓梦.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7,30(6):59-60.

论文作者:费薇,黄梅,朱光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  ;  ;  ;  ;  ;  ;  ;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的价值评价论文_费薇,黄梅,朱光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